大漢王朝:衛青建功公主願嫁,汲黯忠直武帝生畏

大漢王朝:衛青建功公主願嫁,汲黯忠直武帝生畏


  衛青何故得升大將軍?查考原因,仍是為了征虜有功,因此得超擢。自從漢於朔方置郡,匈奴右賢王連年入侵,欲將朔方奪還。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武帝特派車騎將軍衛青,率三萬騎出高闕銳擊匈奴,又派衛尉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俱歸衛青節制,並出朔方。再命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出右北平,作為聲援,統計人馬十餘萬,先後北去。匈奴右賢王探得漢兵大舉來援,倒也自知不敵退出塞外,依險駐紮。一面令人哨探,不聞有甚麼動靜,總道漢兵路遠未能即至,樂得快樂數天。況營中帶有愛妾並有美酒,擁嬌夜飲,趣味何如。不料,漢將衛青率同大隊星夜前來,竟將營帳團團圍住。胡兒突然遇敵,慌忙入報,右賢王尚與愛妾對飲,酒意已有八九分,驀聞營帳被圍,才將酒意嚇醒,令營兵出寨禦敵,自己抱妾上馬,帶了壯騎數百混至帳後。待至前面戰鼓喧天,殺聲不絕,方一溜煙似的逃出帳外,向北急遁。漢兵多至前面廝殺,後面不過數百兵士,擒不住右賢王,竟被逃脫。還是忙中有智。惟前面的胡兵,倉皇接仗,眼見是有敗無勝,一大半作為俘虜,溜脫的甚屬寥寥,漢兵破入胡營,擒得裨王(即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全數截住,約有數十百萬,再去追捕右賢王已是不及,乃收兵南還。
  這次出兵總算是一場大捷,露布入京,盈廷相賀。武帝亦喜出望外,即遣使臣往勞衛青,傳旨擢衛青為大將軍,統領六師,加封衛青食邑八千七百戶,衛青三子尚在襁褓,俱封列侯。衛青上表固辭,讓功諸將,武帝乃更封公孫賀為南窌侯,李蔡為樂安侯,余如屬將公孫敖韓說、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等,也並授侯封。及衛青引軍還朝,公卿以下,統皆拜謁馬前,就是武帝,也起座慰諭,親賜御酒三杯,為衛青洗塵。曠古恩遇一時無兩,宮廷內外,莫不想望丰儀,甚至引動一位孀居公主,也居然貪圖利慾,不惜名節,竟與衛大將軍願結絲蘿,成為夫婦。
  這公主就是前時衛青的女主人平陽公主。平陽公主曾為平陽侯曹壽妻,此時,曹壽已病歿,公主寡居年近四十,耐不住寂寞嫠幃,要想擇人再醮。當下召問僕從道:「現在各列侯中,何人算是最賢?」僕從聽說,料知公主有再醮意,便把衛大將軍四字,齊聲呼答。平陽公主微答道:「他是我家騎奴,曾跨馬隨我出入,如何是好!」僕從又答:「衛青今日卻比不得從前了!自身為大將軍,姊做皇后,子皆封侯,除當今皇上外,還有何人似他尊貴哩!」平陽公主聽了,暗思此言,原是有理。且衛青方在壯年,身材狀貌,很是雄偉,比前夫曹壽大不相同,我若嫁得此人,也好算得後半生的福氣,只是眼前無人作主,未免為難。左思右想,只有去告白衛皇后,求她撮合,或能如願,於是淡妝濃抹,打扮得齊齊整整,自去求婚。此時皇太后王氏已經崩逝,約莫有一年了。公主夫喪已滿,母服亦終,所以改著艷服乘車入宮。衛皇后見她衣飾,已經瞧透三分,及坐談片刻,聽她一派口氣,更覺瞭然,索性將它揭破,再與作撮合山。平陽公主也顧不得甚麼羞恥,只好老實說明,衛皇后樂得湊趣滿口應允。待公主退歸,一面召入衛青,與他熟商;一面告知武帝,懇為玉成,雙方說妥,竟頒出一道詔書:令衛大將軍得娶平陽公主。成婚這一日,大將軍府中布置禮堂,靡麗紛華,不消細說。到了鳳輦臨門,請出那再醮公主,與大將軍行交拜禮,儀文繁縟,雅樂鏗鏘。四座賓朋,男紅女綠,都為兩新人道賀,那個不說是美滿良緣!至禮畢入房,夜闌更轉,展開那翡翠衾,成就那鴛鴦夢。衛青並未斷弦,又娶平陽公主,此後將如何處置故妻,史皆未詳,公主不足責,衛青有愧宋弘多矣。
  衛青自娶公主以後,與武帝親上加親,越加寵任,滿朝公卿,亦越覺趨奉衛青,惟汲黯抗禮如故。衛青素性寬和,原是始終敬汲黯毫不介意。最可怪的是好剛任性的武帝,也是見汲黯生畏,平時未整衣冠,不敢使近。一日御坐武帳,適汲黯入奏事,為武帝所望見,自思冠尚未戴,不便見汲黯,慌忙避入帷中,使人出接奏牘,不待呈閱便傳旨准奏。待汲黯退出,才就原座。這乃是特別的待遇。此外,無論何人,統皆隨便接見。就是丞相公孫弘進謁,亦往往未曾戴冠,至如衛青是第一貴戚,第一勛臣,武帝往往踞床相對,衣冠更不暇顧及。可見得大臣出仕,總教正色立朝,就是遇著雄主,亦且起敬,自尊自重人尊重,俗語原有來歷呢。汲黯常多病,一再乞假,假滿尚未能視事,於是托同僚嚴助代為申請。漢武帝嚴助道:「汝看汲黯為何如人?」嚴助即答道:「汲黯居官任職,卻亦未必勝人,若寄孤託命定能臨節不撓,雖有孟賁夏育,也未能奪他志操哩。」武帝因稱汲黯為社稷臣。不過,汲黯學黃老,與武帝志趣不同,並且言多切直,非雄主所能容,故武帝雖加敬禮,往往言不見從。就是有事朔方,汲黯亦時常諫阻,武帝還道他膽怯無能,未嘗入耳。況有衛青這般大將,數次出塞,不聞挫失,正可乘此張威,驅除強虜。
  那匈奴卻亦猖獗得很,入代地,攻雁門,掠定襄上郡,於是,元朔六年(公元前公元前123年),再派大將軍衛青出討匈奴,命合騎侯公孫敖為中將軍,太僕公孫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後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分掌六師,統歸大將軍節制,浩浩蕩蕩,出發定襄。衛青有甥霍去病,年才十八,熟習騎射,官拜侍中。此次亦自願隨征,由衛青承製帶去令為嫖姚校尉,選募壯士八百人,歸他帶領,一同前進。既至塞外,適與匈奴兵相遇,迎頭痛擊,斬首約數千級。匈奴兵戰敗遁去,衛青亦收軍回駐定襄,休養士馬,再行決戰。約閱月余,又整隊出發,直入匈奴境百餘里,攻破好幾處胡壘,斬獲甚多。各將士殺得高興,分道再進,前將軍趙信本是匈奴小王,降漢封侯,自恃路境素熟,踴躍直前;右將軍蘇建,也不肯輕落人後,聯鑣繼進;霍去病少年好勝,自領壯士八百騎,獨成一隊,獨走一方;餘眾亦各率部曲,尋斬胡虜。衛青在後駐紮,專等各路勝負,再定行止。已而諸將陸續還營,或獻上虜首數百顆,或捕到虜卒數十人,或說是不見一敵,未便深入,因此回來,衛青將軍士一一點驗,卻還沒有什麼大損,惟趙信、蘇建兩將軍,及外甥霍去病,未見回營,毫無音響。衛青恐有疏虞,忙派諸將前去救應。過了一日一夜,仍然沒有回報,急得衛青惶惑不安。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