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永不放棄的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人總結出毛主席影響中國最為深遠的十句話,其中之一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1959年7月23日,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批評「共產風」的時候,他要求搞「共產風」的幹部要聽得進好話,也要聽得進壞話,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他說: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先犯我,我後犯人。這個原則,我現在也不放棄。」

從這句話里,可以看出毛主席治理「共產風」的決心,也能看出毛主席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一原則的堅定性和持久性,它不只適用於戰爭年代,而是貫穿於方方面面的一條處事原則。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提法最早來自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召開的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擴大會議,毛主席在會上批判了統一戰線問題上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立了獨立自主領導抗日武裝鬥爭的路線。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反擊國民黨頑固派武裝挑釁的基本原則。

1939年1月28日,毛主席在第十八集團軍延安總兵站檢查工作會議上發表「關於目前戰爭局面和政治形勢」的講話,對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磨擦問題,他指出要盡一切力量減少磨擦,但如果有人硬要磨擦,就必須進行「反磨擦」,他說:

「在六中全會裡我們曾說過,對無理的磨擦我們是決不容忍姑息的,我們要抱定『人不犯 我,我不犯 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這後一條原則是很重要的,比方我在這屋子站著,他把我擠一下,我若讓他,退一下,這樣一步一步會擠得我無容身之地,所以,他擠來,我們反擠一下,擠回他到原來地位,他要磨擦,我們就反磨擦。他在陝甘寧邊區周圍大搞其磨擦,占村子,他佔一個村子,我們占他兩個,他把一個還我們,我們也就原數奉還;他要捉人, 他捉二個,我們捉他四個,他把我們關三天,我們就關他六天釋放。為什麼我們要加倍地對付他呢?就是因為他先犯了我,他理屈,要懲罰懲罰他,這就是反磨擦。要親愛,要團結,但要站起來,否則就會有『亡黨之痛』。」



正如毛主席所說,有統一戰線就會有磨擦,自抗日統一戰線建立以來,磨擦就沒有停止過。1939年1月21日至30日,國民黨在重慶召開五屆五中全會,確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動方針,全會以後陸續統過了《限制異黨活動辦法》、《異黨問題處置辦法》等一系列反共秘密文件,在反共思想指導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共高潮,屠殺中共抗日軍民,解放區軍民一一進行了英勇的反擊。

1939年9月16日,毛主席接受國統區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記者的採訪,對記者們提出的國共磨擦問題,毛主席回答說:

「先生們的問題表中還問到共產黨對待所謂磨擦的態度。我可以率直地告訴你們,我們根本反對抗日黨派之間那種互相對消力量的磨擦。但是,任何方面的橫逆如果一定要來,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實行壓迫,那末,共產黨就必須用嚴正的態度對待之。這態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我們是站在嚴格的自衛立場上的,任何共產黨員不許超過自衛原則。

1940年3月11日,毛主席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就「目前抗日統一戰線的策略」發表講話,對與國民黨頑固派的鬥爭,他提出了自衛、勝利、休戰三原則,關於自衛原則,他說: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就是說,決不可無故進攻人家,也決不可在被人家攻擊時不予還擊。這就是鬥爭的防禦性。對於頑固派的軍事進攻,必須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之。」



1940年12月25日,毛主席為中共中央起草黨內指示,提出抗日統一戰線的一系列策略原則和具體政策,其中關於軍事政策,他說:

「對於國民黨軍隊,應繼續採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政策,盡量地發展交朋友的工作。應儘可能地吸收那些同情我們的國民黨軍官和無黨派軍官參加八路軍新四軍,加強我軍的軍事建設。」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後,毛主席提出懲辦皖南事變禍首何應欽顧祝同上官雲相以及撤退華中剿共軍等十二條解決辦法,他指出:

「如能實行以上十二條,則事態自然平復,否則,『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七大」上作口頭政治報告,對於自衛與反擊的問題,他說:

「一切國民黨的大小進攻,必須給以反擊,給以回答。不論是文的也好,武的也好,特別是武的,只要它進攻,就要把它消滅乾淨。我們曾經提出,要堅決、徹底、乾淨、全部消滅之。 我和國民黨的聯絡參謀也這樣講過,我說我們的方針:第一條,就是老子的哲學,叫做『不為天下先』。就是說,我們不打第一槍。第二條,就是《左傳》上講的『退避三舍』。你來,我們就向後轉開步走,走一舍是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不過這也不一定,要看地方大小。我們講退避三舍,就是你來了,我們讓一下的意思。第三條,是《禮記》上講的『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就是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還在一九三九年我們就提出了這個口號,現在還是這個方針。」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國人民的英勇的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當年下午,蔣介石的發言人在重慶的記者招待會上指稱共產黨違反了蔣介石關於禁止八路軍、新四軍打日本打偽軍的命令,並稱「違反者即為人民之公敵」,這一發言被認為是蔣介石公開發出的全面內戰的信號。次日,毛主席為新華社撰寫評論「評蔣介石發言人談話」,評論曆數了蔣介石於一九四○年、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三年發動過的三次大規模的反共高潮的黑歷史,揭露了蔣介石準備全國範圍內戰的險惡用心,評論指出:

「三次反共高潮以及其他無數次挑戰,不是因為共產黨的無限制的讓步和服從而打退的,而是因為共產黨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嚴正自衛態度而打退的。如果共產黨毫無力量,毫無骨氣,不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奮鬥到底,十年內戰何能結束?抗日戰爭何能開始?即令開始,又何能堅持到今天的勝利?」

毛主席同時指出了反對內戰的辦法,他說:

「堅決迅速努力壯大人民的民主力量,由人民解放敵佔大城市和解除敵偽武裝,如有獨夫民賊敢於進犯人民,則取自衛立場,給以堅決的反擊,使內戰挑撥者無所逞其伎。這就是辦法,也只有這個唯一的辦法。」



抗戰勝利後的三年解放戰爭,是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向著蔣介石腐朽政治軍事集團進行的一場浩大的反擊戰,從各個方面對來犯之敵進行的徹底的迎頭痛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發揮出了摧枯拉朽的威力,讓犯妄地發動內戰的蔣介石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的「十六字訣」還用不用?

1951年10月,毛主席在政協一屆三次會議的開幕詞中指出:「我們不要去侵犯任何國家,我們只是反對帝國主義者對於我國的侵略。」

1954年6月11日,毛主席主持召開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何香凝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她說:「如果遇到緊急關頭,比如帝國主義侵略我們,中央要能採取辦法才行?」毛主席回答說:

「遇到緊急關頭,別人打進來了,常務委員會可以決定問題,無須等著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還是講宣布戰爭狀態。如果敵人打來了,我們的軍隊當然立即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是等到宣布了戰爭狀態再開槍,而是先『打』後『布』。常務委員會也可以立即開會,國務院總理也可以立即下命令行動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可以立即指揮軍隊。根據憲法草案第二十條,我們軍隊的任務是『保衛國家的安全和領土主權的完整』,哪個打來我們就打,討論也不要討論。」



從1959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鄰國印度在邊境推行「前進政策」,不斷向中國境內縱深挺進,而蘇聯赫魯曉夫政府對這一問題的態度是偏袒印度,拉偏架。1959年新中國第十個國慶節前夕,赫魯曉夫來華參加慶典,在中印問題上與中共領導人發生了語言爭吵,毛主席說:

「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我們希望蘇聯同志也可以聽取中方的意見,把情況講清楚。我們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我們被攻擊,我們一定會還擊!」

對印度政府的步步挑釁,中國政府忍無可忍,於1962年10月20日發起了自衛反擊,徹底打痛了印度。毛主席談起這場戰爭的時候說:

「印度整了我們整整三年。從1959年開始,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有四個年頭了,我們才還手。不打不行了,打就打嘛。你整了我們三年嘛。」

自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在朝鮮半島插上了一把刀,還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插上一把刀,美機美艦時常對中國領空領海進行侵擾,中國除了在朝鮮戰場上對美軍痛擊之外,對入侵的美機美艦也毫不手軟,堅決還擊。

1950年9月16日,毛主席就抗議美機美艦侵襲我領空領海問題作出批示:

「東北及上海、山東沿海(漁民發現的)均繼續發現美機或美艦侵襲,置之不理是不妥的。」

1965年4月8日、9日,美軍機連日侵入我海南島領空並連續發射導彈攻擊我軍機毛主席得到情況後指示:

「美機入侵海南島,應該打,堅決打。海軍駐青島的那個師調去海南島沒有?海軍應該調強的部隊去,不夠就由空軍調強的部隊去。美機昨天是試探,今天又是試探,真的來挑釁啦!既來,就應該堅決打。海軍航空兵和空軍應該統一指揮,海軍和空軍應該很好配合起來打!」



在非戰爭情況下,我人民解放軍自1949年至1969年底,在保衛祖國領空的防空作戰中,共擊落敵機141架、擊傷238架,美國的囂張氣焰都被打沒了。

在與蘇聯修正社會帝國主義的長期鬥爭中,毛主席所堅持的仍然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個法寶。

1969年3月,中蘇在黑龍江省虎林縣的珍寶島發生武裝衝突。3月2日,蘇聯軍隊出動70多人,搶佔珍寶島,阻止中國邊防巡邏隊登島巡邏,並向中國軍隊開槍,打死打傷中國邊防戰士6人。中國邊防軍奮起還擊,將蘇聯軍隊驅逐出珍寶島,並成功地守住了島嶼,保衛了領土主權。對珍寶島戰役,毛主席在對聲討蘇聯的侵略行徑的遊行群眾講話時說:

「我們要團結一致,同仇敵愾,誓死保衛祖國神聖的領土,堅決消滅一切來犯之敵!」

1969年5月,毛主席審閱針對蘇聯關於中蘇邊界問題的聲明而準備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稿,在稿件的最後一段加寫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人們總結的毛主席影響中國最為深遠的十句話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是作為「最正氣凜然的一句話」而被選入其中的,的確,當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人們彷彿看到了正氣,看到了骨氣,看到了勇氣,看到了霸氣,看到了浩氣,看到了凜然不可侵犯的大氣!「十六字訣」是毛主席披肝瀝膽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立下的做人處事原則,是我們的「國訓」,它支撐著中國人的腰桿,養護著中國人的尊嚴,維護著中國人的安全,須臾也不能捨棄和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