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花月宴」為啥不邀請袁屯田?原來劇中早已埋下3處伏筆

趙盼兒的店名,從「趙氏茶坊」到「半遮面」,再到後面的「永安樓」,不管店名如何變換,也不管店的地址如何改變,總會有「兩個老顧客」,去店裡捧場。

這兩位老顧客就是「濁石先生」和「袁屯田」。不知道觀眾是否發現,只要有他們二人出現的地方,就會給人帶來一種「愉悅」和「融洽」的意境。

他們二人每一次出現,就像是「捧哏」和「逗哏」那樣引人注目。

當清茗坊的老闆胡掌柜,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找趙盼兒鬥茶時,濁石先生和袁屯田不僅為盼兒引薦胡掌柜,還做了鬥茶品評人。

當葛招娣和「大哥」在眾目睽睽之下,訛詐趙盼兒的茶飲有毒時,濁石先生和袁屯田提醒盼兒趕緊報官。

當盼兒開張「永安樓」的時候,濁石先生和袁屯田又是第一批看客,甚至袁屯田還說:「果然是熱鬧非凡啊」。

不得不說,濁石先生和袁屯田,不僅見證了盼兒的成長,還成為了盼兒店裡的「老顧客」。

按現代的話來說,濁石先生和袁屯田,簡直是「榜一大哥」與「榜二大哥」。

既然濁石先生和袁屯田是如此特殊的「老顧客」,為啥名震東京的「花月宴」上,盼兒邀請了濁石先生,而沒有邀請袁屯田呢?其實劇中早已埋下3處伏筆。

1、80文一壺的桂花飲+300文一盒的桂花茶果

當三娘端上「桂花飲」,濁石先生和袁屯田品嘗後,濁石先生說:「給我來一壺」,而袁屯田在一旁直誇:「桂花飲好香」。

而後,三娘又端上「桂花茶果」,濁石先生和袁屯田品嘗後,倆人直呼「好吃」。而且,濁石先生說:「給我來一盒」,三娘說:「一盒三百文」,濁石先生又說:「三百文我也要」。

而旁邊的袁屯田,一聽說「三百文一盒」,立刻表現出一副「吃驚」的樣子。

這麼短的時間,濁石先生就花了380文:一壺80文的桂花飲+一盒300文的桂花茶果,足以看出濁石先生的「財大氣粗」。濁石先生也說過:「自己是個吃貨,不管錢財多少,味道正宗那是最緊要的」。

當然,盼兒也說過濁石先生的「財勢」狀況,盼兒說:「同樣是桃花扇面,為何濁石先生的潤筆,可以賣到一張50貫,而尋常畫匠的卻只能賣50文」。50貫和50文有如此大的差別,足以看出濁石先生特別能賺錢。

所以,品嘗到好喝的茶飲、好吃的果子,濁石先生才能財大氣粗地直接買下來。

反觀袁屯田,聽到300文一盒的果子,不僅吃驚,還很難為情。足以見得,袁屯田並不像濁石先生那般富裕。

2、250文一套的九九歸元茶

濁石先生說「桂花茶果300文我也要」,盼兒說:「先生果然是知音,還請上雅室欣賞宋娘子的琵琶語」。後面的觀眾,聽到能「欣賞宋娘子的琵琶」,立即紛紛效仿,爭著搶著也要買桂花茶果。

而此時的袁屯田,看到別人都去雅室了,他也不甘落後。誰知,雅室限制名額,一共10位。不巧的是,袁屯田正是第11位。於是,袁屯田說:「趙娘子啊,我只不過是晚了一步,憑什麼卻沒有聽琴的份兒啊」。

趙盼兒立即安撫袁屯田的情緒,還給袁屯田介紹了「九九歸元茶」,袁屯田本想花錢買下「九九歸元茶」,但趙盼兒說:「250文」,袁屯田驚訝的瞳孔放大,一時之間說不出任何話。

接著,盼兒又說:「每日只售10套」。袁屯田對盼兒說:「只賣10套啊,那你先給我訂一套」。

從「雅室」到「只賣10套」,袁屯田的關注點,不是東西本身,而是這個東西給他帶來的價值。倘若能加持自身的價值、名譽,那就值得買。

所謂「物以稀為貴」,而九九歸元茶一天只賣10套,正中了袁屯田「要面子」的心理。所以,袁屯田才咬緊牙關,訂下了如此名貴的九九歸原茶。

足以看出,對於並不富裕的袁屯田而言,「面子」還是很重要的。

3、「免費」、「便宜」、「50貫」

當然,從袁屯田與別人的對話中,也能看出他並不富裕。

①當葛招娣問袁屯田:「先生,今兒準備吃點什麼啊」,袁屯田回答說:「哪樣果子可以免費呀」。「免費」二字,或多或少都能看出袁屯田的「財勢」狀況。

②當宋引章因柯相的「風骨」二字,名揚東京時,濁石先生、袁屯田來半遮面做客。袁屯田說:「我們可不是沖著便宜二字來的」,隨後濁石先生對盼兒說:「他(袁屯田)自己買單啊」。

而且,濁石先生還說袁屯田:「你都白聽了好幾回(指宋引章的琵琶)」。

哈哈,濁石先生這麼說,也足以證明往常的袁屯田不花錢,也能聽宋引章的琵琶。可見,盼兒對袁屯田的友好,並給足了袁屯田面子。

③濁石先生接到定價50貫的「花月箋」時,是家僕送過來,遞到他手上的;反觀袁屯田,並沒有家僕,而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足以看出,袁屯田的經濟狀況不富裕。

總的來說,盼兒在「花月宴」上,不邀請袁屯田,並不是盼兒太勢力,而是切切實實地考慮到袁屯田的經濟狀況。畢竟花月箋的定價,是足足「50貫」,對於濁石先生而言,只不過是一張桃花扇面;而對於300文都顯貴的袁屯田而言,真的是「天價」。

退一步講,如果盼兒真的邀請了袁屯田參加花月宴,那麼,袁屯田為了自己的面子,即使自己錢不夠,也會湊錢,參加花月宴的。

可是,花月宴之後呢,袁屯田與盼兒之間的關係,就不再像從前那般簡單了,甚至還會變得很複雜。

所以,盼兒不邀請袁屯田,是正確的。畢竟「不要成為彼此的負擔」,一個願意買,一個願意賣,才是顧客與老闆之間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更重要的是,花月宴後,三娘還親自下廚上菜,做了袁屯田最愛吃的魚鮮,顯然是給足了老顧客的待遇,更是給足了袁屯田面子。那麼,你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認同扣1,不認同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