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普民國行攝記之四:1914年的遼寧凌源老照片

前言

1914年2月10日,北洋政府與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簽訂了《中美合資創辦石油公司合同》,約定由美孚石油公司派出專家,組建「籌辦全國煤油礦事宜處堪礦測量隊」,前往陝西省延安府、直隸省承德府附近地區進行地質勘查與鑽探。

美國地質學家菲德克·克拉普(Frederick G. Clapp)身為美孚石油公司所聘專家,於1913年12月先期抵達北京,次年2月下旬前往秦皇島,再轉往直隸建昌(今遼寧凌源)周邊考察,得出石油無開採價值的結論,返回北京後,中美雙方商定前往陝西勘探,分為兩路,其中第一路由馬棟臣(克拉普的中文名)率領由北京出發,經直隸張家口、懷安,再由山西岢嵐、陽高、天鎮、應州、寧武等處入陝,最後經河南往武漢,再乘船前往上海轉回天津。

克拉普在華考察期間,除了拍攝山川地質照片,其極高清的相機,也為百年前的中國留下了珍貴的風光人文瞬間,

接上一期的行程,考察團一行1914年2月和3月在建昌縣(1914年改為凌源縣,駐地為塔溝。今屬於遼寧)境內繼續考察,上圖為《凌源縣誌》中的民國19年地圖。

二、凌源境內的照片


1、克拉普於1914年2月23日在一處名為 San-tui-tse的客棧拍攝,大家正在收拾行李,準備出發,筆者判斷為「山嘴子」地區。

2、同樣在1914年2月23日,克拉普拍攝了一直運輸石油的騾隊,不過他沒有註明拍攝地,根據行程,應該是哈叭氣和山嘴子之間。


3、克拉普給考察隊成員騎馬列隊拍攝了一張合影,他在注釋中提到可能是遼寧凌源,看來是他後期回憶,因為建昌縣正是在1914年改名為凌源縣。


4、克拉普本人騎在馬上,在一處院子里拍攝了這張照片,他在圖片說明中只提到在Ha-Ba-Chi地區,讀音應是哈叭氣,蒙語的意思是「山口」,這樣的地名在凌源有多處,經過筆者查找判斷,確定為凌源市烏蘭白鎮的哈叭氣村。


放大前圖,克拉普目光堅毅,右上的尖山輪廓清晰可辨,是位於哈叭氣村的金花山


5、這張圖片同樣在哈叭氣村所拍,和第4圖同一處,克拉普將圖片注釋為1914年2月23日拍攝,從左至右分別是Cheng、Ho、 Wu,通過其它資料考察團的成員信息,筆者判斷Ho是指何淼森,Wu是指吳烓靈,期待他們的後人能夠看到本文,看到百年前的祖輩身影。


6、克拉普於1914年2月28日在Pei-tsiao-ling拍攝的山中礫石。

7、和前圖是同一天,克拉普也是於1914年2月28日在Chu-chan-kou拍攝的山崖礫石照片。

8、克拉普於1914年3月1日拍攝於Deng-chia-chang-tze附近,凌源有「登家杖子」的地名,岩石嶙峋,下方還有一把從美國帶來的鐵鎬和板狀物,這些山形地貌所表現出的岩石肌理,應該是被克拉普用於地質分析。


9、同樣是1914年3月1日,克拉普在一處名為Wu-tao-Ling-tze的地區拍攝了火山凝灰岩和泥岩層,筆者判斷應該是「五道嶺子」的音譯。


通過1954年美國陸軍製圖局繪製的地圖,登家杖子、五道嶺、哈叭氣均位於窟窿山附近。

10、克拉普拍攝的此處河谷,名為Hsiao-lan Ho峽谷的入口,周圍是Ku-lung-shan地區,筆者判斷可能是凌源的窟窿山,峽谷中遍布白色的積雪,同行人騎著馬,那處小屋可能是土地廟。


11、克拉普來到了建昌縣城,不過他沒有註明拍攝日期,應該是在3月1日之後,當時已是大雪之後的晴日,城內的大街上積滿了厚雪,左邊的住戶正在屋外鏟雪。


得益於克拉普拍攝的高清照片,前圖放大後,街道中豎立的長桿其實是廣告牌,上面寫著:「存益堂自置雲貴南北各省地道生熟葯」,看內容是一家藥店。


12、在建昌縣城的街道,厚厚的白雪已經凍成光滑的冰面,彷彿一條冰河,兩側商鋪的門前,有好幾個人看著這些硬邦邦的路面,不知道如何進出。


13、在建昌縣城的一處旅館,整個考察隊準備出發,大家騎在馬上,留下了這張合影,護衛士兵們排成一排很是威武。

14、克拉普將這張照片標註為建昌縣境內,通過他的行程,可能是在第3圖的旅店院內,雖然屋頂沒有雪,可能是朝陽的一面早已融化。

15、在建昌縣(今凌源)境內,克拉普於1914年3月3日在大凌河旁拍攝了此景,冬季斷流,幾乎沒有河水,岸邊殘存的水窪已凍成冰。


前圖放大,可以看到岸邊的道路上,一位老漢牽著一匹馱著貨物的騾馬走來,旁邊是一壟壟的地,遠處的村莊規模不小,看樣子比較富庶,由於克拉普未註明拍攝地名,期待熟悉凌源的讀者朋友們根據照片中的山勢地形來判斷。


16、克拉普於1914年3月3日在Nan-tze-shan所拍的火山碎屑岩及集塊岩, 位於Niu-ying-tze,筆者根據音譯大概率為牛營子。


17、克拉普拍攝的這張照片註明為在 Yo-schui-tang的溫泉浴場,筆者判斷為「熱水湯」的音譯,而熱水湯正位於凌源縣城的北面三十多里,歷史悠久,相傳唐玄宗曾來此,當然只是傳說沒有史書實證。不過清康熙二十年的公元1681年,康熙帝北巡塞外曾在此洗浴,其侍講學士高士奇寫有一詩:

《駐蹕巴爾汗湯泉》

夕照西下嶺,平楚生荒煙。

旌旗散晚獵,萬馬奔前川。

忽看碧草際,一水流濺濺。

深間轉澄澈,暖氣如沸煎。

小坐濯塵纓,雲是古湯泉。

遠聽鐃吹髮,簾幕燈光懸。

四望盡暝色,圓月明山巔。


前圖放大,考察團的成員們圍在前方的溫泉小屋,大約是準備泡溫泉,一洗旅途的勞累。

18、克拉普將這張照片拍攝地註明為Yuanbaoshan and Yingtaogou,音譯「元寶山」,而熱水湯附近就有元寶山,期待當地的讀者朋友通過山的形狀來判斷是否為該地。

三、未知地區的照片

本節所列照片,筆者無法確定拍攝地,只待讀者朋友們能夠分析指正。

19、克拉普在一處名為Lau-ha-kou的地區拍攝,山川河谷都有白雪覆蓋。

20、克拉普將這裡注釋為Kwon-di-tung-shan,考察隊成員中的一人騎著白馬在山下雪地中,山的上方有一個大洞,根據音譯極可能是「空洞山」或者是「空底洞山」。

21、克拉普拍攝的此處峽谷位於Tso-chao-tung-tze,和第10圖的地貌很相似,此處兩側都是陡峭的山崖。



放大前圖,同行的成員騎著馬,魚貫而入,對比來看,山體險峻高大。



22、克拉普給考察團的中國同伴何淼森在Tso-chao-tung-tze拍攝了一張照片,他下馬站在雪地中,頭戴著帽子,系著圍巾,眼睛上還戴著護目鏡



23、克拉普拍攝的一支駱駝隊,身上馱著一箱箱的煤油。

24、克拉普在Wu-tao-kou-shan拍攝了這張照片,護衛隊兩位隊員騎著馬在山下的雪地中,後方的山體,岩石峭立。

上一期鏈接:克拉普民國行攝記之三:1914年的葫蘆島境內老照片

克拉普下一期行程前往河北承德,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