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恥辱的貿易,沙俄對新疆的強勢貿易,貿易下的野心有多大?

歷史發展到十九世紀,東方的清朝,已經衰落到谷底,最終被西方列強打開國門。在西方列強的強迫下,西方國家的商品不斷進入清朝。隨著越來越多列強來到東方,清朝打開的國門越來越大,也開始和世界各國貿易。在與眾多國家貿易中,是少不了沙俄的。由於俄國與清朝接壤,可以通過陸地貿易。


而在與沙俄的貿易中,西部的新疆,為何發展那麼快?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1:地緣的優勢。由於新疆與沙俄接壤,新疆是前沿陣地,而且邊界線非常長。此時的中亞,已經被沙俄吞併。並且憑著《勘分西北界約記》,沙俄從清朝割佔了巴爾喀什湖以東廣大領土。而邊界的接壤,也讓沙俄特別重視新疆的貿易。由於距離問題,沙俄更喜歡與新疆貿易,這樣就省了一半的距離。


憑著優越的地緣,沙俄在與新疆的貿易中,就能起到很大的關係。邊界接壤是一個優勢,如果沒有好的交通道路,依舊會限制雙方的貿易,而鐵路是雙方重要的交通道路。加上開設的關卡越來越多,使得雙方的貿易量逐漸增多。到1881年,西北邊界開設了12處口岸,重要的口岸都有鐵路連接。

2:文化的影響。和內地不同,位於西部的新疆,在唐朝後期,就已經失去和中原的聯繫,原本受到漢文化影響到西域,卻被伊斯蘭教影響。到清朝收回新疆時,時隔近千年之久。這裡沒有了漢文化,只有穆斯林文化。在文化相近的情況下,新疆與中亞有著比較有好的基礎,這都為貿易帶來方便。


哪怕俄國佔領中亞,但這裡的人文地理,民族構成,宗教信仰,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等等,都與新疆相同,這也為貿易提供便利的條件。在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基礎上,新疆與中亞的社會也產生互補關係。而經濟上的互補,也推進雙方的貿易。加上俄國對中亞的控制,使得中亞的地位也得到提升。

3:強權政治的影響。在晚清時期,國門被迫打開。許多口岸都是簽訂條約後,作為附加條件開放的。從沙俄對清朝的態度來看,他憑著強大的實力,讓清政府給出許多優惠的條件。這使得貿易,都是為殖民擴張服務的。


正如前蘇聯史學家所指出:沙俄政府,以政治利益來看待同中國的貿易,它的主要目的是鞏固帝國的政治和軍事,而貿易只是服務於這一目的的手段。

他們特別重視俄國商人,利用貿易的目的,掩蓋他們的擴張行為,並且為俄國的征服政策服務。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沙俄趁清朝內憂外患之際,威逼清政府開放塔城伊犁,喀什三處口岸。迫於無奈,清政府開放了塔城和伊犁兩處口岸,這為沙俄吞併外西北提供機會。在強權政治的影響下,沙俄要求開放的口岸越來越多,更通過各種借口,不斷吞併周邊領土。獲得外西北後,他的觸手也深入到新疆內地。


4:沙俄盯上新疆的野心。都說沙俄是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從沙俄龐大的領土就可以知道,為了尋找不凍港,沙俄對周邊國家採取擴張政策。近代史中,中國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失去的幾百萬領土,都與沙俄有關。而沙俄也看上了新疆,如果不是左宗棠收復新疆,新疆被沙俄割占的機會更大。而與新疆的發展,自然是想要吞併這裡。英國想在新疆擴大勢力,都被沙俄針對與擠壓,他為的就是獨吞這裡。而加大貿易,對新疆也有更大的影響力。

從這些可以看出,新疆對沙俄的貿易,能快速發展,也是有原因的。在衰落的時代,晚清自然不是沙俄的對手,沙俄憑著強大的實力,自然想從清朝身上,獲取更多的利益。這種貿易,也隱藏著沙俄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