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參加八路軍,1950年被聶榮臻下令槍決,1986年恢複名譽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文學家,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1936年10月,魯迅因病去世,消息震驚全國。魯迅去世後,有一位來自廣東的青年奔赴上海,全程用相機記錄了魯迅葬禮的所有過程,這個青年名叫沙飛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沙飛在聶榮臻的批准下參加了八路軍,不過,新中國成立後不久,聶榮臻親自下令將沙飛槍決。那麼,沙飛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作為他的引路人,聶榮臻又為何親自下令將他槍決呢?

沙飛出生於1912年,廣東開平人,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出生於這樣的家庭,沙飛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童年時期與少年時期,沙飛主要在廣州讀書,也是在讀書時期,沙飛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熱愛魯迅的作品,並立志將來要成為像魯迅一樣的文學家。

沙飛崇拜魯迅,也深受魯迅的革命思想影響,1936年,魯迅去世後沙飛第一時間奔赴上海,他忍住悲傷,用自己的相機全程記錄了魯迅先生的葬禮過程,引起了轟動。在這之後,沙飛多次舉辦攝影展,展覽與魯迅先生有關的攝影作品,以此懷緬魯迅先生。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作為一名深受魯迅先生影響的愛國青年,沙飛義無反顧地奔赴華北抗日前線,成為《全民通訊社》的攝影記者。1937年10月,經過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親自批准,沙飛加入了八路軍,他也成為八路軍第一位專職新聞攝影記者,主要拍攝八路軍與日本侵略者戰鬥的相關照片。

那段時期,沙飛拍攝了百團大戰、白求恩以及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一系列照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比如他拍攝的《聶榮臻與日本小姑娘》,在建國後成為日本小姑娘尋找聶榮臻的重要證據。可以說,那段時期,沙飛用自己的相機記錄了抗日戰爭的壯麗畫卷,也記錄了中國人民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過程。

可惜的是,沙飛感染了肺結核,那個時候的醫療條件不好,沙飛的病也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這就導致他的病情不斷加重。另外,抗日戰爭時期,沙飛也患上了精神疾病。1948年5月,沙飛因為肺結核病情加重到石家莊白求恩和平醫院治療。那所醫院有很多日本的醫護人員,住院期間,沙飛精神病複發,他總是告訴家人:「日本醫生害死了魯迅,又來害我」。

在沙飛的心中,魯迅是被日本醫生害死的,住院期間,他的精神病複發,又見到了日本醫護人員,無形之中給他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壓力。也因為這個原因,沙飛一直覺得日本人要害自己,1949年12月,沙飛精神崩潰,槍殺了為他治病的日本籍醫生津澤勝。

這件事情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時任華北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非常重視這件事,1950年,聶榮臻親自下令對沙飛實行槍決,年僅38歲的沙飛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新中國成立後,沙飛的家人曾經多次上訴,希望對這起案件進行重新審查,不過,直到十年特殊時期結束後,沙飛的案件才得到重新審查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調查後,1986年,北京軍區法院撤銷了當年對沙飛的判決,認為他開槍時處在精神病發病期間,可以不追究責任,因此恢復了沙飛的一切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