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謀害朱元璋(二)明實錄隱藏了什麼?

朱元璋去世的過程,太祖實錄、太宗實錄還有國榷寫的都不一樣。朱棣的太宗實錄記載,「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宮召,上以至淮安太孫齊泰等謀詐,令人賫敕符,令上歸」。就是朱元璋在生氣之後,派遣宮中內臣去召朱棣進京。朱棣在到達了江蘇淮安的時候,收到了朱允炆的敕書,灰溜溜地回去了。


之後,「乙酉,太祖崩,是日既斂,七日而葬,皇太孫遂矯詔嗣位」。閏五月的十日夜裡,朱元璋暴斃,然後當天晚上裝盒,七天就給埋了。朱允炆和齊泰偽造遺詔繼位,改元建文

朱元璋的太祖實錄和朱棣那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召朱棣是因為朱元璋病了,去世也是因為病情加重,而且他也沒有提到偽造遺詔的事兒,這明顯就和諧了很多。但這倆誰說得對?都不對,因為明實錄本身就是文官寫的,而且咱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版本還是清朝再版。他這裡頭有一個明顯的錯誤。南京到北京的距離超過了兩千多里,明朝的驛站,哪怕你是騎兵急行軍,最快一晝夜也就三百里,單程就要七天,往返就是半個月。朱元璋除非是派專車走高速去接朱棣,否則他不可能在十日之前到淮安。因此,國榷記載的十日朱元璋暴斃,十六日之後,就是建文帝繼位之後,朱棣才到淮安,這才是對的。

順序不同,性質完全不一樣。真正的過程應該是月初,朱元璋繞過朝中大臣遣密使,拿著調兵用的走馬符牌去招朱棣。齊泰和朱允炆得到消息後,果斷地在十日夜裡幹掉了朱元璋,並且偽造遺詔,在六天之後就繼位稱帝了。

當天把朱元璋埋了。為什麼這麼急?是因為朱棣眼看就要到了,朱元璋是用兵符招的朱棣,誰知道他帶沒帶兵?

朱允炆登基之後,第一道詔書就是命令所有的親王不許來奔喪。願意哭,在家裡哭。國榷原文:「止諸王會葬,哭臨本國,燕王入臨,江至淮安,兵部左侍郎齊泰,言於上,急敕還。就是朱元璋沒了,也不能讓朱棣到南京。


齊泰提醒朱允炆發了一道敕令,北上去迎朱棣,終於在江蘇淮安堵到他了,然後給攆回去了。朱允炆和齊泰這個時間掐得太准了,江蘇淮安到南京只有一百五十公里,他如果再晚一天繼位,朱棣就到南京了。

朱允炆矯詔即位,給明朝留下了兩個極不合理的制度,一個是皇帝的速葬。除了朱元璋和崇禎是七天以外,其他都是27天。另一個就是不讓藩王奔喪。這一條就連史書的作者都看不下去了,老子死了,你不讓兒子奔喪,這違反天理人倫。


中國曆朝以仁孝治天下,康熙乾隆辦喪事,朝鮮都來人了,你明朝不讓親兒子弔孝,你是什麼鬼?而且執行了200多年,這又證明了明朝的皇帝,他就沒有正常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