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奸臣賈似道,為何凄慘地死在了廁所?

宋度宗死後,太皇太后謝道清登上了政治舞台。這個老太太很糊塗,繼續寵信奸臣,任人不當,導致前線節節敗退。元軍兵臨城下,朝臣慌了,這時大家忽然對一個人格外心心念念起來,但不是喜歡,而是無比痛恨……

這個人就是有蟋蟀宰相之稱的賈似道。眾人強烈要求處死他,但謝老太太以他是三朝元老為由,只是降職三級,遣回老家紹興。

然而接下來,令大家怎麼也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賈似道鬥蟋蟀圖


老太太謝道清對賈似道還是不錯的,命令時任揚州守將的抗元名將李庭芝派人護送他回紹興。

賈似道一開始還想賴在揚州不走,但是朝中眾人對他恨之入骨,不斷來催,他只好啟程了。

然而當他來到紹興時,紹興的當地官員和百姓都覺得他十分晦氣,不讓他進去.......

無奈之下,朝廷只好把他發配到婺州,也就是現在的浙江金華。

悲劇的是,婺州官員和百姓一聽說他要來,一夜之間,滿城都是痛罵他的帖子,死活不讓他進去.......

賈似道只好轉道去建寧,也就是現在的福建建甌。

這時的朝堂上,依然有人孜孜不倦地想要置賈似道於死地,於是羅列了他的十大罪狀,但老太太謝道清還是沒同意處死他。

有個叫翁合的大臣說了:「建寧那地兒是朱熹講學的地方,連三歲小孩都明白事理,那兒的人聽到賈似道的名字都要作嘔,更別說瞧見他了,不如把他流放到偏遠地區。」

民意不可違啊,謝老太太沒辦法了,只好同意把他發配到嶺南去。

誰送他去呢?這麼一個人見人憎的過街老鼠,沒人想搭理。

就在賈似道尷尬萬分的時候,一個人自告奮勇要送他前去嶺南。這個人就是會稽縣尉鄭虎臣。

不過賈似道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現,這個鄭虎臣和他有仇......自己曾經把他父親貶官發配過。

他意識到,自己接下來的日子將會更加不好過了.......

果然,鄭虎臣一來,就把他身邊十幾個侍妾給趕走了,就給他留了倆。

接著把他的轎子頂蓋兒揭掉,讓他雖然坐著轎子,但天天被太陽暴晒......

這還不算完,鄭虎臣指使抬轎子的車夫,一路上都唱著辱罵他的方言小曲兒.......

賈似道氣得要吐血,但也沒辦法。誰讓自己當年得罪那麼多人,如今還債的時候來了。

但他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這麼遭人恨,根本原因是他當年做的那些欺上瞞下、禍國殃民的事情。


欺上瞞下的「戰功」

公元1254年,忽必烈圍攻江淮要地鄂州,宋理宗命賈似道領兵出戰。恰好這時,蒙古大汗蒙哥死在了釣魚城之戰,忽必烈決定啟程趕回蒙古爭奪大汗之位。

賈似道私下裡派使者聯絡忽必烈,表示南宋願意稱臣納幣,並割讓長江以北的土地,以求和平。

忽必烈急著回蒙古奪位,就順水推舟地答應了賈似道的求和。鄂州之圍就這樣解了。

接下來戲劇性的場面來了。賈似道明明靠屈辱求和解了鄂州之圍,回去卻聲稱是自己率兵戰勝了蒙古大軍......

這樣低級的謊言,昏庸的宋理宗居然相信了……然後表揚他對社稷有功,封少師、衛景公。

公元1260年,忽必烈派使臣郝經來到南宋,向賈似道索要之前和談時答應上交的歲幣。賈似道擔心自己暗中向忽必烈屈辱求和的事被抖出來,於是將使臣郝經扣在了真州。

忽必烈知道了此事後勃然大怒,對於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無比憎恨,南宋的信譽因為賈似道的這一愚蠢做法而降到了冰點。

此後的宋、蒙之戰中,忽必烈面對南宋的求和無動於衷,堅持要它投降,與賈似道這次欺上瞞下的行為密不可分。

雖然這件事對宋、蒙外交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但宋理宗卻對此一無所知。賈似道也因為解除了鄂州之圍,一躍成為南宋王朝獨掌朝政的權相。


蟋蟀宰相

鄂州之圍後,忽必烈忙於解決蒙古內部事宜,無暇顧及南宋朝廷。南宋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平的時期。這讓南宋君臣沉浸在一種太平盛世的幻覺之中。

公元1264年,宋理宗去世,賈似道擁立宋度宗繼位,因為擁立之功,他的權勢更加穩固。宋度宗的昏庸比起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對近在咫尺的蒙軍威脅視而不見,君臣繼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宋度宗為了更加暢快地享樂,把朝中大權交到了賈似道手中,尊稱他為「師相」,加封平章軍國重事。這個時期的賈似道,儼然就是一副太上皇做派。

公元1267年,宋度宗將西湖旁邊的別墅賜給了賈似道,還恩許他三日一朝。賈似道將別墅大肆擴建後,命名為半閑堂。

雖然宋度宗恩許他三日一朝,但實際上,他卻是五日一朝,其他時間,對朝政不理不問,終日沉迷於斗蛐蛐兒,還把他養蛐蛐兒、斗蛐蛐的心得寫成了一本書,《蟋蟀經》。

當然,貫會享受生活的賈似道並不僅僅只是斗蛐蛐兒。

他聽說功臣余玠有一條陪葬的玉帶,於是就不顧余公已入土為安,喪心病狂地挖開了他的墓冢,取出了那條玉帶。

因為他常年在半閑堂和西湖上玩樂,於是當時臨安百姓中流傳著一首譏諷他的兒歌:「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

公元1270年,文天祥因政績突出,被提拔為軍器監、崇政殿說書一職。這在賈似道看來,文天祥的升遷完全有賴於自己的提攜之恩。

此時前線襄陽戰事的節節敗退,使得朝野風評直指賈似道。他因朝局不利,想要以辭職歸鄉來要挾宋度宗。而文天祥在為宋度宗起草挽留詔書時,沒有像別人那樣奉承他,而是直言指出他的失職行為,這引起了賈似道的強烈憎恨。

於是,一腔報國熱忱的文天祥,就被他想法驅逐出朝堂,趕回家去了。

賈似道執政期間,非但沒有作為,反而處心積慮排除異己,南宋的快速滅亡,與他脫不了干係。


為自己鳴冤叫屈

雖然有以上累累罪行,但賈似道本人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大罪過,對於自己的流放,他心裡覺得無比委屈。

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個生日,他寫了一首《建本醮青詞》,不但為自己鳴冤叫屈,還誇讚自己為人正直,有功於國家黎民。

鄭虎臣忍無可忍,在這年的九月,一行人走水路到達南劍州時(也即今天的福建南平),他試圖慫恿賈似道自殺:「這裡的水真清,是個自殺的好地方!」

賈似道一驚,乾笑道:「沒辦法啊,太皇太后不讓我死。」

鄭虎臣氣得牙根癢,一路上不斷羞辱他,折騰他,但他就是該吃吃該喝喝,就像沒事兒人一樣。

到了漳州,有一天晚上,賈似道做了一個噩夢,嚇得不輕。這個噩夢讓他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活到頭兒了,但他還是捨不得死,還想再挺挺。

不久到了木棉庵,他心頭的不詳之感更重了。

看來真的是時候上路了!他硬著頭皮吞了大量冰片。誰知道冰片居然過期了!他吃了沒死成,還上吐下瀉地折騰了起來……

鄭虎臣氣得七竅生煙,徹底失去了耐心,衝進廁所抓住賈似道就往地上摔。

奸臣賈似道就這樣被摔死在了廁所里......

參考文獻:《宋史》、《錢塘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