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卻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誰

2021年01月24日04:00:02 歷史 1849

在小學課本里,我們就曾學習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司馬光還很小時,和一群小夥伴在庭院中嬉戲打鬧,其中一個人爬上了假山上,因腳底打滑,掉入大水缸中,其他的小夥伴見到後紛紛嚇傻了,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

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卻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誰 - 天天要聞

司馬光卻鎮靜自若,不慌不忙地搬上一塊石頭,朝著水缸砸了過去,在一番暴力之下,這個水缸破了個大洞,小夥伴就此得救。

這個故事表現出了司馬光臨危不懼,做事果斷利落的性格,很多人對故事的真假產生質疑,認為他是後人杜撰的。其實,在《冷齋夜話》中就有這一記載,同樣的在《宋史列傳九五》中也詳細地記載此事。當時的司馬光才七歲,就已經比大多數人更出色。

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卻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誰 - 天天要聞

相比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的貢獻,顯然砸缸只是一件小事。但宋朝統治者以德行治國,宣傳砸缸事件本就是社會的進步。

不過有人問,被司馬光救下的孩子,他是什麼身份?為何老師從來不告訴我們?其實,司馬光的出身比較好,是典型的名門貴族。那麼能和他一同玩耍的夥伴,自然不可能是普通人。尤其是在古代這種尊卑次序嚴重的時期。

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卻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誰 - 天天要聞

被救出的孩子,名字叫做上官尚光。他的家庭在光州影響頗為深遠,為了感謝司馬光當年的幫助,上官家族也是為此送來了不少禮品。

上官尚光其實也很優秀,從小就博覽群書,長大後也參加過科舉考試,其成績很是出色,擔任了一個地方官。不過上官尚光本人一直渴望能成為朝廷命官,然而卻始終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和提拔。

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卻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誰 - 天天要聞

官場上抑鬱不得志的他,回到故鄉之後擔任了一名教書先生,並將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廣為傳播,從而代代可以傳送。最後,上官家族還將此事寫在了族譜內,一直感激著司馬光的恩情。

以前的時候,人們總是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是從上官尚光這個人來看,也印證了「君子報恩,十年不晚」一說。直到今天,依然有人不斷地質疑「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說什麼那個年代沒那麼大的缸啊,或者是7歲的小孩根本拿不動能砸破缸的石頭。

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卻很少有人知道,掉缸里的小孩是誰 - 天天要聞

但是,這個故事並不是讓你們去質疑它的邏輯性合不合理的,而是要告訴你們故事本身蘊涵的道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有人當場哭了?美國白宮國安委裁員「降級」 - 天天要聞

有人當場哭了?美國白宮國安委裁員「降級」

據多名消息人士5月23日透露,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開始裁撤人員,計劃從數百人減少至數十人,且職能重大「降級」。5月23日,在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走向南草坪準備登機。新華社發大裁員路透社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當天數十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人員被裁,場面混亂,一些人甚至當場哭泣。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
守成之主:唐代宗李豫 - 天天要聞

守成之主: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762-779年),是安史之亂後力挽狂瀾的守成之主,卻終其一生深陷內憂外患的泥淖,其統治時期堪稱大唐由盛轉衰的縮影。一、李豫之死:積勞成疾的悲劇終局 李豫的去世與長期高壓統治密切相
馬占鰲降清後清政府對甘肅河州兩萬回民的安置 - 天天要聞

馬占鰲降清後清政府對甘肅河州兩萬回民的安置

同治十二年十月,清軍奉命將肅州(今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的老弱婦女回民集結起來,遷徙到蘭州。據左宗棠的《奏稿·安插肅州老弱回民片》記載:「其老弱婦女二千數百名,概行遞解蘭州。俟臣凱旋,擇地安插。現在肅州實無一回羼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