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這一生有一個非去不可的地方,那就是安仁古鎮。
安仁古鎮不僅有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古建築群,更是在民國時期出了一大批軍政要員帶領川軍出川抗敵,讓這個歷史悠久的古鎮充滿神秘,令人敬畏。
有人說,去安仁古鎮早已不是簡單的旅遊拍照,而是基於中華文明更深層次的探索與追求。


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里說:「所有人其實就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為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那些動蕩的歲月里
在民國那些動蕩的歲月里,安仁古鎮出了三個軍長、九個旅長、十八個團長,然而,這並不是讓人記住它的地方。真正讓人對它印象深刻是,作為民國時期沒有被敵軍侵略的大後方,這些國軍將領,沒有丟失作為中國人的精神與責任。

他們看著國家被日寇侵略,既不苟且偷生,也不置身度外,而是以一種視死如歸的英勇,帶領川軍出川,與全國人民共同抗敵。安仁古鎮的這些將領,讓人看見了中華文明之於每個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家國使命,讓安仁古鎮「仁者安仁」的核心價值觀,源遠流長。
劉湘,四川大邑安仁鎮人,國民黨軍閥、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四川省政府主席。1935年2月,劉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他便電呈蔣介石,請纓抗日,並同時通電全國,呼籲全國一致抗日。

(川軍抗日將領劉湘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1937年10月,劉湘被任命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任集團軍總司令,帶病率領川軍奔赴抗日前線。1938年1月20日,劉湘在漢口病逝,臨終前,他沒有留給家人什麼話,而是關心著抗敵,並留下遺言:「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後之勝利」。這句話,猶如一枚定海神針,成為當時大多數出川將士的信條,激勵著川軍抗日殺敵。
據統計,抗戰期間四川出兵總計約340萬人,平均每17個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線,抗日軍隊中平均每5人就有一名川軍。抗戰八年,川軍將士足跡遍及13個省,參加了28個大小會戰,最終以犧牲65萬餘人的慘重代價,踐行了川軍誓死保家衛國的責任使命。川軍,蜀道上一支原本可以遠離戰場的軍隊,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以身體之軀,與敵人浴血奮戰。他們保家衛國,讓四川、讓安仁古鎮這塊地方,猶如川西平原上一顆閃亮的明珠,照耀著後來人的路。那些曾經從安仁古鎮走出的將領,從四川走出的軍民,也許我們已經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但是我們知道,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每個中國人民的體面與驕傲。
川西建築文化精品
有人說,安仁古鎮是半部西川史,安仁古鎮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精、氣、神。
不論你是帶孩子出遊,還是和父母朋友出行,那都是一生中,最值得你去探索的地方。

特別是在國富民強的今天,當旅遊成為一種常態,而大多數古鎮如一個模子里刻出來一樣毫無新意時,安仁古鎮像是從歷史裡走出的古典美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以歷史的角度,啟迪著你,帶給你知性、優雅、清新、美麗。

作為「川西建築文化精品「,安仁古鎮由劉氏莊園、建川博物館聚落、安仁老街三大板塊構成。總共有保存完好中西合璧的老公館27座、現代博物館(含展示館)32座、文保單位16處,現存文物的價值和規模、擁有博物館的數量,在全國小鎮中尚屬唯一。
最不能錯過的地方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站在安仁古鎮,看從前的劉氏公館,現在遊人如織,它的繁華與沒落,就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真實寫照。它像極了一個活生生地,會講故事的人,無聲地告訴著後來人: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國,就沒有今天的幸福。國強則民強。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一份子,一榮俱榮,誰都不是局外人,誰也不能少了誰。就像海明威所說的那句話:「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是為你而鳴。「

人的一生中,要去的地方有很多,而安仁古鎮應該就是你最不能錯過的古鎮。它屹立在川西平原,等著千千萬萬個你,去書寫一個屬於你的傳奇故事。那些年,中國的歷史滄桑,這些年中國的繁榮和發展,都在那裡,等著你去慢慢詳談。
此文由網友投稿,作者:樊江艷

關 注 文 旅 大 邑,大 邑 人 的 平 台
帳號主體:大邑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文旅大邑(Wechat ID: dywt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