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晚年回憶淮海戰役,先打劉伯承可獲勝,卻被蔣介石否決

2020年12月24日15:05:10 歷史 1647

杜聿明是國民黨軍中比較有戰略頭腦的統帥之一,在淮海戰役前,他曾對國共雙方在華東戰場的走勢及各種戰爭可能作出過準確的判斷。但蔣介石並未按他的分析來籌劃戰爭,所以杜聿明被俘後一度不服輸、想自殺,後來經過教育改造,思想終於轉過了彎。

被特赦後杜聿明曾追憶過淮海戰役往事,其中關於淮海戰役最初的戰略,涉及到對中野作戰的一項計劃,引起過我軍不少高級將領的驚嘆。


杜聿明晚年回憶淮海戰役,先打劉伯承可獲勝,卻被蔣介石否決 - 天天要聞

一、杜聿明想和粟裕打對攻

1948年豫東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對徐州方向國軍主力造成的威脅越來越大,國民黨軍將主力擺在豫東、淮北一線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戰線上,驚恐之意與日俱增,不知道粟裕何時會再向南進攻。

國民黨軍為扭轉劣勢,進行戰略層面的籌劃,這個籌劃的主要主持者,即為時任徐州剿總副司令長官兼第二兵團司令的杜聿明。

杜聿明認為,華東野戰軍雖然攻克了濟南,但總實力尚不如徐州當面國軍,國軍還具備發動主動進攻的能力,唯一擔心的是,如果國軍主動進攻華野,中野劉鄧大軍會乘虛而入進攻徐州。

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大體的戰略。

第一,將徐州剿總所部兵力收縮,尋機向華野一部進攻,以奇襲戰術包圍其一部並殲滅之。具體的攻擊方向是魯南、魯西南的兗州、濟寧、大汶口一帶。此地距離徐州本部最近,又是華野東西兵團分兵之處,好抓空隙。

第二,華中剿總派出主力,向豫南、豫西南一帶進擊,絆住中野劉鄧大軍。如果劉鄧快速向華東靠攏,則徐州剿總與華中剿總并力攔、堵,使華、中兩大野戰軍無法匯合。後來白崇禧確如杜聿明所說,對豫西南發動掃蕩,企圖牽制劉伯承,但劉鄧大軍沒吃這一套,繼續向東北攻擊前進。

第三,攻破華野一部之後,相機採取固守某一要點的戰法,引誘華野主力來攻,待其進攻頓挫之時,再發動全線反擊,進而收復濟南、泰安一線。

平心而論,杜聿明這個戰略還是可以的,他的預測可以說與淮海戰役實際發起者粟裕的謀劃幾乎相同。

我軍攻克濟南、取得豫東戰役勝利後,戰鬥力出現一定下降,因長期連續作戰,部隊需要休整補充,無法支撐起全面的主力決戰。所以粟裕最初的決心是,先打徐州剿總中力量最強的黃百韜兵團或邱清泉兵團,破其一部,癱其全局,而非拉開架子與徐州國軍諸兵團全面開打。

在粟裕的謀劃中,也確實估計到了,如果將淮海戰役打成大決戰,必須使中野、華野合二為一,集中全部兵力與徐州剿總決戰。

可以想見,如果杜聿明繼續堅持在徐州貫徹他的戰略,向魯南、魯西南一帶攻擊,勢必以攻代守,迫使華野將主戰場縮回山東。而眾所周知的是,山東戰場在數年激烈的解放戰爭中,群眾負擔已經非常沉重,如果戰爭重新由外線轉入內線,縱使華野還能作戰,解放區能否繼續支撐下去已很難說。


杜聿明晚年回憶淮海戰役,先打劉伯承可獲勝,卻被蔣介石否決 - 天天要聞

此時東北戰場突生變數,衛立煌在東北越戰越狼狽,蔣介石不顧臨陣換將之忌,把杜聿明調到東北戰場,徐州戰場仍由劉峙指揮。劉峙被國軍同僚譏諷為豬,毫無指揮才能,杜氏一走,徐州的軍事實際上陷入停滯。所謂的主動反擊,也成為空談,華野得以從容休整補充部隊。

二、杜聿明識破郭汝瑰是間諜

1948年10月底東北大局已定,杜聿明奉蔣介石之令,在葫蘆島組織東北國軍殘兵撤退。

蔣介石炮製了一個徐蚌會戰計劃,打算將徐州一線國軍南撤至淮河南岸,以蚌埠為核心,將徐州剿總的60萬大軍全都集中起來,與華野決戰。

這種計劃與杜聿明本來打算的主動進攻戰略已相差甚遠,純粹是被動防守。故而他很不願意去淮海戰場接手這個爛攤子。所以他一再借口東北大事未了,想等撤兵事宜結束之後再南返。

杜聿明晚年回憶時說,第一是不想承擔放棄徐州的罪名,因為蔣介石一貫喜歡事後找替罪羊。棄守徐州這樣的大城市,在蚌埠戰勝還好,如果戰敗,自己作為實際指揮者,肯定免不了背鍋。因此他想等國軍撤離徐州後再南下。

第二,懷疑郭汝瑰。郭汝瑰時任國民黨國防部作戰廳廳長,主要負責制定國軍總的作戰計劃。其人在1928年曾加入中共,後來與黨失去聯繫。但解放戰爭期間已恢復同黨的聯繫,並一直秘密為我黨提供絕密情報。他一直在陳誠手下,因其出色的作戰指揮能力被陳誠信任,進而被蔣介石信任。


杜聿明晚年回憶淮海戰役,先打劉伯承可獲勝,卻被蔣介石否決 - 天天要聞

郭汝瑰

杜聿明懷疑他是間諜,但苦於沒有實際證據,只能不斷向參謀總長顧祝同反映郭汝瑰有嫌疑。杜聿明有時到南京向蔣介石彙報作戰打算,甚至向顧祝同要求,不能事先讓郭汝瑰知道。顧祝同雖然認為有理,但也不敢向蔣介石說。

杜聿明認為,這種窩囊的計劃很有可能早就被郭汝瑰透露給了中共,甚至這種計劃本身,都是郭汝瑰在坑蔣介石。這樣把牌攤明了,根本沒法打。

果然如杜聿明所料,即使是這個相對穩妥的方案,後來也沒有執行。郭汝瑰又利用蔣介石狐疑的性格,向其建議還是放在徐州打,拉長了國軍各部之間的距離,為華野我軍在運動中殲敵創造了機會。

三、杜聿明盯上了中野劉伯承

饒是如此,杜聿明仍然認為,只要運籌得當,他有機會戰勝華野和中野。

黃百韜兵團被圍之時,淮海敵我形勢大致是東、中、西三條線。

東線,粟裕圍攻黃兵團,另以主力打援,吸引徐州一帶國軍無法遠離。華野準備拼血本與徐州剿總決戰。

中線,杜聿明指揮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劉汝明等兵團,據守徐州,與華野各部交戰。握有相當大的主動權,可攻東,亦可攻西,亦可持重不動。這也是杜聿明自信能戰勝粟裕的關鍵。

西線,黃維兵團晝夜兼程向阜陽前進,企圖到徐州與杜聿明匯和。

我們作事後之論,當然對敵我意圖、兵力布勢知道的很清楚。但當時國軍高層卻陷入極大混亂,根本判斷不明形勢。

在黃百韜被圍之時,粟裕派出偏師在徐州周圍四處出擊,連民兵和游擊隊都用上了,到處都打著主力縱隊的番號。

邱清泉兵團與我軍作戰,判斷華野主力在徐州以西或西北,而徐州東面各軍又不斷彙報華野主力在東。當時徐州外圍的群眾都十分配合華野作戰,不向國軍提供真實信息。徐州剿總司令長官劉峙和參謀長李樹正對四面八方湧來的情報一籌莫展,到處都是共軍主力,共軍的主攻方向到底是哪裡?他們根本判斷不清楚。

杜聿明拖來拖去,一直拖到葫蘆島軍隊撤完,才到南京受領了作戰任務。當他發現既定的退守蚌埠計劃又被改變,又知道是郭汝瑰出的主意,氣得火冒三丈。可是他又無可奈何,郭是陳誠的心腹,顧祝同也不敢得罪。

杜聿明到徐州後,劉峙如同見了大救星,把徐州的情況和各種情報擺給杜聿明,要他作出決斷。

杜聿明畢竟是高人,一眼就看出各軍報上的情況有假。華野就算再能打,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到處是主力,必然是假象,粟裕的主攻方向有且只能有一個。他判斷戰爭重心必然是在黃百韜兵團方向,其他的都是小股共軍。

那麼怎麼辦呢?

杜聿明不想跟著粟裕的指揮棒走,他仍然是最初的思路,一定不能讓中野、華野兩大野戰軍合股,必須將其分開。不僅要分開,還要集中優勢兵力先消滅中野,吃掉劉伯承,則華野一軍不足為慮。

他提出了兩個方案:

第一,以黃百韜兵團堅守碾庄圩七至十天,以第十三兵團守備徐州,以七十二軍為總預備隊,以第二兵團、第十六兵團第十二兵團,先擊破劉鄧大軍全部六個縱隊。然而回師東向,擊破華野,解黃百韜之圍。

這個方案非常厲害,也很見杜聿明的功力。杜聿明幾乎是把徐州拋棄,以絕大部分主力,形成2倍多的兵力優勢,全力打擊劉鄧。

從國軍角度來說,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最優結果是,東線黃百韜既能守住,西線杜聿明主力又能將劉鄧包圍殲滅。

較能接受的結果是,黃百韜被重創,劉鄧亦被重創,國軍以較小代價換取中野、華野不能匯合的結果。

最差的結果是,黃百韜被殲滅,杜聿明又未能擊破或重創劉鄧。

如果當年是杜聿明任徐州剿總正牌司令,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直接揮師西進,全力打劉鄧大軍,那麼局面或能改變。可惜他只是個副司令長官,而劉峙又是個不能擔當的人。事先蔣介石又有嚴令,必須解黃百韜之圍。他怎敢冒著風險棄黃百韜於不顧,先去打劉伯承呢?何況劉伯承是何等樣人,又豈是你杜聿明說能全殲就能全殲的?


杜聿明晚年回憶淮海戰役,先打劉伯承可獲勝,卻被蔣介石否決 - 天天要聞

在劉峙的質疑與畏懼之下,杜聿明無奈又提出第二個方案,以一個兵團守徐州,其餘主力傾巢出動,向東解黃百韜之圍。同時令黃維十二兵團向東急進。

這個方案,看起來各方面都應付得過去,即使救不出黃百韜,起碼在救,事後不會引起蔣介石震怒。第二方案上報南京後,自然獲批。郭汝瑰冒著生命危險,把國軍的計劃傳遞給了我軍。

淮海國軍從此失去了扭轉戰局的唯一機會。

劉伯承敏銳地發現徐州方向的壓力驟減,不再東進支援華野,反過來就地絆住黃維兵團,於是得以放心大膽地前堵後追,以並不佔優的兵力與黃維兵團激戰,極大地為粟裕所部減輕了壓力。


杜聿明晚年回憶淮海戰役,先打劉伯承可獲勝,卻被蔣介石否決 - 天天要聞

黃維被俘

杜聿明後來被俘,怎麼也想不通,又是拔槍自殺,又是用磚頭砸頭。杜氏為蔣介石賣命固然是政治上的不智之舉,但他在軍事上的謀略與判斷,無不準確命中形勢,這是不容否認的。

他被特赦後和一眾國民黨降將回憶當年的各種決策,唯獨回師進攻中野劉鄧大軍這一招,被雙方將領同時稱讚。中野一些老將得知還有這麼一回事,也都說當年幸虧老蔣沒聽杜聿明的,否則淮海戰役還不知道打成什麼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這裡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貨大樓內部的照片,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去百貨大樓買東西時的樣子嗎?這裡是八十年代南昌電視機廠生產調試線,當時誰家要是能有一台這樣的電視機,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後的我們現在幾乎不再看電視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著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 天天要聞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開顱手術也可「微創不剃髮」?只需要開一條如筷子粗的小縫,幾乎不用剃頭髮,便可精準完成開顱手術。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神經外科探索創新開顱術式,不僅縮短恢復時間,還為患者保住一頭秀髮,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頭,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學生小方(化名)突發頭暈頭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