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遵義會議在貴州召開。在紅軍的歷史上,遵義會議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當時參會人員都是我黨的重要領導,像秦邦憲、朱老總、彭老總、陳雲、張聞天等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我們的主席。
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主席在黨中央的領導位置,也是紅軍的一個轉折點。當時會議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支持主席的,但是凱豐不同,他和主席「唱反調」,那麼他後來的結局如何呢?
凱豐的早年生活
1906年,凱豐出生於萍鄉市。在他19歲的時候,凱豐考入了武昌高等師範學院。在校期間,凱豐閱讀了大量的進步書刊,這也就奠定了他日後的革命道路。
在1927年的時候,凱豐前往莫斯科學習,回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凱豐擔任廣東省的省委書記。在1931年的時候,凱豐被敵人抓捕。在這期間,凱豐堅貞不屈,終於在黨組織的營救下,凱豐獲得自由。
在紅軍長征的時候,凱豐作為代表跟著紅九軍團行動。我們都知道,紅軍長征的原因是因為博古等人的錯誤的指揮。在紅軍長征初期的時候,也因為博古的之後,紅軍的人數從剛開始的8萬多到不足三萬。於是,遵義會議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召開了。
和主席「唱反調」
在遵義會議上,凱豐是博古的忠實支持者。要說他和博古的關係,他們是在莫斯科留學時候認識的同學。當時他們都是身處異國他鄉,能夠認識一個家鄉人那是多麼地幸運。因此,他們的感情也是不一般的。
回國後,凱豐和博古的關係也是很好。在遵義會議之前,凱豐還幫助博古勸說聶帥支持博古,但是被拒絕了。凱豐還評論:「這個人真頑固。」在會議上,凱豐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博古,他還沒有認識到博古的錯誤之處。在會議的最後階段,他說:「誰正確,誰錯誤,走著瞧!」
此時的凱豐雖然沒有認識到錯誤,但是在兩個月之後,凱豐想通了,他也意識到主席是正確的,於是開始擁護主席。這樣說來,他也是一個知錯改錯的人。在紅軍到達陝北之後,凱豐擔任中央的宣傳工作。
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凱豐也是一直從事黨的宣傳工作。他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宣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振奮人們對抗日的決心。
1955年病逝
新中國成立之後,凱豐在1952年的時候擔任宣傳部的副部長,為黨的理論宣傳付出努力。在1953年的時候,凱豐還為我黨對廣大幹部和群眾的宣傳做出貢獻。在1955年的時候,凱豐病逝,享年49歲。
其實早在1948年的時候,凱豐就因為工作的原因積勞成疾前往蘇聯治療。但是凱豐一直擔心著國內的戰爭嗎,在還沒有徹底好的時候,就趕回國內參加革命,之後也是兢兢業業,最終在1955年的時候病倒了。
自從他參加革命之後,他就一直沒有回過家鄉。在1951年的時候,凱豐得知自己的女兒已經成家並開始工作,還寫信鼓勵他們在工作中繼續學習,並重點強調了廉潔奉公這四個字。
在凱豐的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光明磊落、任勞任怨、知錯改錯,他的一生都在為黨和國家付出,是一位忠誠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