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何為「關中」?「關中」到底在哪兒?範圍有多大?

2019年08月07日05:26:18 歷史 1756

「關中」何為「關中」?「關中」到底在哪兒?範圍有多大? - 天天要聞

關中,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勞動生息。從考古發現的五六十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大荔頭骨化石,到六千多年前的半坡人遺址的古迹來看,證明了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存。

他們通過世世代代的辛勤勞動,掲示了中華民族古代文明歷史的長長序幕,為古時候關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

「關中」何為「關中」?「關中」到底在哪兒?範圍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圖片By睜眼看西安

據說,關中之名,起源於戰國時期。對於「關中」一詞的說法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因西以散關,東以函谷關,南以武關,北以簫關,位居四關之中,因此稱為「關中」。另一種認為,左有崤山、函谷關,右有隴山、岷山、大震關,因居兩關之間,故以「關中」的說法,都是取居中之意。

而我們今天我所稱的「關中」,是西起寶雞,東到潼關的渭河平原,號稱「八百里秦川」,面積大約有34000平方公里。

「關中」何為「關中」?「關中」到底在哪兒?範圍有多大? - 天天要聞

關中平原,東臨滾滾的黃河,南依巍峨重巒的秦嶺山脈,北面是逶迤如畫的梁山,黃龍山、堯山、嵯峨山、九嵕(zong)山、岐山、湃山、隴山等北山山系。從東向西,群峰起伏,猶如條條游龍,自然而然形成了關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在《史記》中被稱為「金城千里」和「四塞以固」,的形勝之地。

「關中」何為「關中」?「關中」到底在哪兒?範圍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關中平原是由於渭河及其支流沖積而形成的。東寬西窄(三十里至八十里之問),渭水橫貫其間。兩岸平原均向河谷傾斜,它的支流猶如葉脈一樣,向關中平原的各個方向伸延。其特扁是北岸支流(如涇、洛河)源遠流長,南岸支流(如流,滬,灃水)短而湍急。而西安附近河流最為密集,有「蕩蕩乎八川分流」和「八水繞長安」之說。

「關中」何為「關中」?「關中」到底在哪兒?範圍有多大? - 天天要聞

由於這些河流的切割,使關中平原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原」,僅有名稱的就不下五、六十處,如灞、滬之間的白鹿原,灞河以東的風涼原,灞、渭之間的銅人原,渭、灞與瀘之間的龍首原,滬與秀、地之間的樂游原、鳳棲原、鴻固原、少陵原,渭河以北的咸陽原等。這些原大都高而平坦,很早以來就是人們的棲息之地。

近年來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有不少在原的邊緣和原的內部,就是有力的證明。特別在漢、唐之際,封建王朝把皇家陵園選在原上(如少凌原、咸陽原等),在原上開僻風景遊覽區風光。

「關中」何為「關中」?「關中」到底在哪兒?範圍有多大? - 天天要聞

關中平原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平均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加之這裡屬於黃土地帶,土壤疏鬆肥沃,易於農作物生長。

《史記》中就有「沃野千里」和「天府之國」的稱譽,優越的自然環墩所以,西周、秦、西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皆等(兩種特殊情況:一是東漢末年,漢獻帝被迫遷都長安。但六年後便被曹操迎到了許昌;另一個是西晉末年,晉愍帝在長安只待了3年就亡國。但東漢、西晉兩朝畢竟是正統王朝,且兩朝末年在長安定都也都是國家意志主導的行為,因此也可以算上。)十三個王朝先後在這裡建都,歷時一千多年。

「關中」何為「關中」?「關中」到底在哪兒?範圍有多大? - 天天要聞

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軍,如西漢末年的綠眉、赤眉,唐代末年的黃巢,明代木年的李自成等,也都在這裡建立過農民政權,極大地打擊了當時的封建統治者,為關中的發展增添了光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