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的帝王之術,他被黑得體無完膚

2020年07月28日12:40:11 歷史 1822

◆文:剛子聊歷史

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卷首導語

明朝有不少因個人愛好而出名的皇帝,比如喜歡玩蛐蛐的明宣宗朱瞻基;喜歡養猛獸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今天要介紹的這位皇帝也因為個人愛好而出名,他就是「魯班的傳人」——天啟皇帝朱由校。

說天啟也許還有人不知道,但如果說愛好做木匠活,那大家立馬就會想起來他是誰,可見他的「副業」遠比「主業」知名度要高很多。

「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的帝王之術,他被黑得體無完膚 - 天天要聞

一個不務正業的皇帝名聲自然不會太好,關於他的壞名聲,除了愛做木匠活,還有兩件事也讓他「惡名遠播」:一是寵愛自己奶媽客夫人;二是重用宦官,讓大太監魏忠賢把持朝政,禍害忠良。

關於這三點黑材料,大家都比較熟悉,下面一件件來說。

縱容客夫人,禍害後宮

說到縱容奶媽,很多人可能覺得小編是不是張冠李戴?把憲宗皇帝朱見深寵幸萬貴妃的事搞混了,其實並不是。

大多數人都知道,後來的「九千歲」魏忠賢和客夫人是對食,也就是名義上的夫妻。但要知道的是,魏忠賢早期就是個最低等的太監,他怎麼爬上去的?就是靠著客夫人,而客夫人倚仗的正是皇帝的縱容。

朱由校病逝後,將皇位傳給了異母弟朱由檢,要說這對兄弟感情真不錯。可是這也是被逼無奈,因為朱由校先後有三個兒子,但都莫名其妙早夭了,據相關史料記載,這就跟他的奶媽有關係。

「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的帝王之術,他被黑得體無完膚 - 天天要聞

這位奉聖夫人客氏,她生性殘忍狠毒,而且和少年天子朱由校有不清不楚的關係,更要命的是,她「繼承」了萬貴妃的嫉妒之心。因害怕妃子生下皇子,母憑子貴,而使自己失寵,所以她想方設法的迫害妃子,這也導致了朱由校生子不少,但無一能夠長大成人。

朱由校的皇后張氏都難逃毒手,最終產下了死嬰;再比如裕妃張氏,也因為懷有龍種,被客氏假傳聖旨,活活餓死在禁宮中;還有成妃李氏,看到裕妃的下場,長了個心眼:平時藏了一些食物,果不其然客氏也對她下手了,但最終李妃靠著私藏的食物熬過了半個多月的幽禁生活。

酷愛木匠活,不理朝政

公元1620年,萬曆皇帝朱翊鈞駕崩,明光宗朱常洛繼位,可是不到一個月,老爸朱常洛也死了,年僅十六歲的朱由校被東林黨挾裹著匆忙登基。

要說朱由校酷愛木匠活,也是爺爺萬曆種下的禍根,老爸明光宗不受待見,萬曆皇帝一直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叔叔:福王朱常洵,在這種情況下,朱由校的學業自然就「荒廢了」。

如果朱由校潛心好學頗有威望,那會招來無故的禍端,為了遠離皇室的爭權,朱由校必須得找個不務正業的事來干,這也就導致了登基後的朱由校,文化水平一直不「及格」。

「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的帝王之術,他被黑得體無完膚 - 天天要聞

雖然早期是為了避禍,但上位後這種擔心應該不存在了,為什麼還是「潛心」做木匠呢?

這其實也是一種帝王策略!

父皇明光宗一月而亡,最後只有幾個替罪羊成了刀下鬼,而父皇壯年暴亡的案子,竟然草草收場,不清不楚,這讓年幼的朱由校心生恐懼之心。

此時的大明王朝需要的是皇位上有人坐著,至於是誰並不重要,朱由校可不想步父皇后塵!

而朱由校雖然貴為天子,但一年之內歷經三位帝王,他的皇位根本就不穩,如果貿然採取強硬措施,難保皇位不會再次易主。

重用宦官,「禍亂朝綱」

重用「九千歲」魏忠賢,這一點最有爭議,給朱由校扣上昏君的帽子也正是由於這點。

但是我們如果能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這是不便公諸於世的帝王之術。

我們來看看明朝亡國的原因,表面是內部農民起義加上後金的崛起,但究其根本是養不起太多的朱姓藩王和東林黨文人的誤國,簡單點就是東林黨人的治國方略導致稅收太低,國力日趨下降。

「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的帝王之術,他被黑得體無完膚 - 天天要聞

朱由校需要培植另一方勢力來制衡東林黨,身為帝王,光有忠心愛國的臣子是不夠的,還需要能幹實事的能臣,魏忠賢就是這樣的能臣。

可能有人要說小編是不是又要給宦官洗白?不可否認,魏忠賢是個絕對的大奸臣,但同時他也是能制衡東林黨的能臣!

我們來看看魏忠賢都有哪些功績:

魏忠賢首開徵收商業稅,把國家的稅收放在了相對富裕的商人身上,減輕了農民的賦稅,農民能有口飯也不至於起兵暴亂,天啟年間,光是從浙江一帶收上來茶貿稅,就是前幾任皇帝的好幾倍。

魏忠賢確實幹了不少黨同伐異、霍亂朝綱的壞事,說他是大奸臣一點都不為過,但這個奸臣同時也保障了大明王朝,他重用了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等等一批能幹實事的文臣武將,連不可一世的清太祖努爾哈赤,都拿這些被啟用的武將沒有辦法。

「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的帝王之術,他被黑得體無完膚 - 天天要聞

總結來說,天啟年間魏忠賢專權,內治東林黨外製後金軍,朱由校重用魏忠賢,雖然讓他專了權,但確實收到了很高的成效。

更重要是,朱由校躲在了幕後,萬一魏忠賢偏離了自己的目標,他可以堂而皇之的走到舞台前,收拾這顆沒有用處的棋子,而避免自己直接面對東林黨人。

終明一朝,有很多權勢滔天的奸臣,但沒有一個能凌駕於皇權之上。比如正德年間的劉瑾、嘉靖年間的嚴嵩,這些人都曾做過「二皇上」,但是當幕後的皇帝發現他們已經失去利用價值,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剷除他們。

所以,一時掌權的魏忠賢,也不過是天啟皇帝拿來制衡東林黨的棋子而已。

結語

雖然朱由校的文化水平確實不高,但論帝王御下之道,他一點也不差。他已經足夠小心了,可還是因為「不慎落水」而壯年早逝,如果再給他二十年,保不齊他又會是下一個嘉靖或萬曆——躲在幕後掌控大明全盤。

公元1627年,年僅23歲的天啟帝朱由校病逝,死前將皇位傳與信王朱由檢,並留下「善待皇嫂,忠賢可堪大任」的遺言撒手人寰,可惜崇禎皇帝一生勤勉,只是沒有聽懂皇兄的忠告,導致明朝亡國的結局。

「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的帝王之術,他被黑得體無完膚 - 天天要聞

崇禎十七年,明朝敗亡已成定局,崇禎的親信太監曹化淳在最後時刻說了一句肺腑之言: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面對曹化淳的感嘆,崇禎無言以對,最後以一根白綾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算是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承諾。

參考文獻:《明史》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從詼諧的角度解讀歷史,關注剛子聊歷史,了解更多歷史小故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著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著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