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2020年07月17日09:52:20 歷史 1339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小說跟歷史有區別,將軍跟軍師有區別,軍師跟戰略家又有區別。所以,小說《三國演義》是一回事,三國時期那段真實的歷史是一回事;熒屏中的人物是一回事,現實中的形象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我看來,《三國演義》小說,對於諸葛亮、龐統、徐庶這樣的軍事的作用太過誇大的,現實的戰爭中,陰謀詭計也不一定有那麼大的威力,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一個集團的戰略力。

今天就來跟各位聊聊三國時期的戰略家十強,這只是個人觀點,各位有什麼想法可以在文後評論區討論。

第十名:陸遜

相比周瑜的少年得志,魯肅的忠厚沉穩,陸遜的知名度要小得多,但是不要因為他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就輕視他的戰略能力。即便是在小說里,面對劉備七十萬大軍,東吳將士連連敗退,夜裡常常能聽到戰士在偷偷哭泣,因為誰也不知道 還能不能活過明天。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國家面臨危機之際,初出茅廬的陸遜自告奮勇,堅信自己可以戰勝來勢洶洶的蜀軍。因為他心裡已經盤算好了:如果硬碰硬,自己絕對不是劉備的對手。所以只能以退為進,千萬百計保存實力,等著對方犯錯,然後一舉中的,絕地反擊。

一個士兵如果只需要作戰勇猛,他就可以做百夫長、千夫長,但是一個將軍不但需要勇敢,更需要的是對戰爭資源的調配能力。作為戰略家最重要的就是知己知彼,理性而堅定,不能意氣用事。

僅僅憑藉這一點,陸遜就配得上十強戰略家的稱號。

第九名:法正

法正雖然以作戰勇猛,有勇有謀而得名。其實劉備能夠取得西川,法正功不可沒。早在劉備剛剛得到益州之後,法正就已經提出:「降張魯,定漢中,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法正這個戰略眼光雖然比不上諸葛亮對於「三分天下」局勢的判斷,但也相當長遠,可以說是對諸葛亮戰略的細化,對於蜀漢未來的發展,法正早已成竹在胸,所以絕對不能把他當做一個簡單的將軍來看。

第八名:郭嘉

郭嘉本來在袁紹帳下效力,後來轉投曹操,為曹魏政權統一和穩定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小說和電視劇里,曹操對郭嘉十分倚重,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抱頭痛哭,感嘆道:「如果有郭嘉在,吾焉有此敗?」

官渡之戰之後,袁紹之子及其餘部紛紛逃竄,曹操欲乘勝追擊,眾謀士都擔心如果孤軍深入夷狄恐怕會遭到對方以逸待勞誓死抵抗,背後又有劉表,如果劉備勸說其襲取許都,就會很危險了。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而郭嘉則認為夷狄雖然勇猛,但是缺乏謀略,必不防備,只要找到他們中的「意見領袖」,為主公勸說,必可破之。而劉表是一個平庸之輩,膽小怕事,而且他的高層內部對劉備多有戒備,必不會重用,所以也不會聽劉備的建議。

主公可以放心追擊,一舉就可以平定北方,免除後患,此時是收復北方最好的時機。

可見郭嘉對於各方的形勢瞭然於胸,對於各個軍事集團的優缺點以及主帥的心思也摸得很透,不愧是心思深遠之人。

第七名:沮授

小說和電視劇中的沮授是一個悲劇角色,在袁紹營帳中眾謀士爭名奪利明爭暗鬥眾做了犧牲品,加上袁紹好大喜功剛愎自用,最後含冤而死。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如果袁紹聽取沮授的建議,官渡之戰就不會發生,他的江山至少還可以再延續幾年。正是因為這一戰,袁紹的實力急轉直下,從此再也沒有資格站在爭奪天下的舞台上。

更可貴的是,沮授還十分忠誠,不像普通的謀士,如果不受重用形勢不對就會馬上投靠他方,另尋明主。官渡之戰,沮授本來是有機會投向曹操的,可是他卻至死不渝,到死也不願背叛袁紹。

第六名:司馬懿

司馬懿在小說里的角色,更像是一個陰謀家,而事實上,他能夠在曹氏集團下隱忍多年,為了東晉基業奠定基礎,足見其深謀遠慮。不管是曹操還是曹丕都對司馬懿有所忌憚,也是因為知道他的野心絕不是甘居人下。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司馬懿出山之前,諸葛亮幾乎難逢對手,即便曹操的軍事才能也不低,但是每次遇到諸葛亮就歇菜了。而司馬懿總是能夠識破諸葛亮的計謀,不但不被他牽制,反而能挑出他的包圍圈,反而是諸葛亮屢屢被識破,自己開始亂了陣腳。唐太宗李世民評價司馬懿說「文以悖治,武以棱威」;史學家司馬光也說其「少聰達,多大略」。

第五名:荀彧

根據史書記載,荀彧是荀子之後,少年成名,人稱有「王佐之才」。曹操自己曾經評價荀彧:「荀彧,吾之子房也」,說荀彧就是自己的張良。之所以稱其為戰略家,就在於制定戰略的能力,眼光放得極其長遠。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曹操統一北方的方針,基本就是荀彧為他制定的,包括「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看起來「不忠不孝」的陰謀。事實上,戰爭年代,只要是有實力有機會,誰都有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官渡之戰一開始,曹操明顯佔劣勢,袁紹號稱八十萬大軍,兵力實在懸殊。沒打多久,曹操軍營就出現了糧草匱乏的情況,此時的曹操已經有了退意,正是在荀彧的勸說下才堅定信心,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中稱讚荀彧「居中持正,指揮若定,有大國謀士風範」。

第四名:諸葛亮

作為一個軍事家,諸葛亮是極其出色的,一開始他的戰略也沒有錯,但是自從劉備決意為了關長報仇而攻擊東吳之後,諸葛亮就屢犯錯誤。首先,他明知此時時機未到,必定會遭受失敗,但是卻未能阻止劉備。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明知劉備處於一時激憤很可能會做出錯誤的判斷,自己卻並未跟隨,未能及時糾正他的錯誤。從而導致劉備最終失敗,蜀國數十年積蓄的國力毀於一旦。

劉備死後,諸葛亮更像是一個「忠信的大臣」,一心輔佐劉嬋,早已失去了一個戰略家該有的格局和心胸。為了心中所謂的「忠義」,七出祁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從「隆中對」到劉備稱帝,這一段時間,諸葛亮作為一個戰略家是成功的,所有的發展也基本按照他當初所設想的在進行。可是後期的諸葛亮因為背負太多,反而畏手畏腳,最終失去了戰略雄心,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結局,令人扼腕長嘆。

第三名:魯肅

之所以把;魯肅排在諸葛亮之前,是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中,「三分天下」「聯合抗曹」包括火燒赤壁,其中很多小說加在諸葛亮身上的重要戰略,其實魯肅心中早已有了同樣的打算。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而且相對而言,魯肅為人持重,理性,性情穩定,不會像諸葛亮那樣,有時候會感情用事,思慮太多。就像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的先去荊州,次取西川,以漢中為基地,與蜀地形成連橫之勢。

孫權之所以能夠始終佔據長江天險,伺機而動,三分天下有其一,這都是魯肅在背後為他謀劃的。真實的魯肅並不像電視劇中那樣老實忠厚,而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有勇有謀的戰略家。

第二名:周瑜

周瑜氣量狹小,嫉賢妒能,這是一個謠傳。因為歷史中真實的周瑜,其計謀絕不在諸葛亮之下,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歷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描述他:「周瑜為人,性度恢郭,雅量高致」。可見他絕不是雞腸肚肚之人。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唐宋兩代文人對於周瑜的評價也很高,他還被評為「唐武廟六十四將」,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

第一名:曹操

曹操一直以「亂世梟雄」的形象著稱於世,世人多對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生性多疑」「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自私言論有詬病。

事實上,歷史上挾持皇權以實現自己的目的多得是,更有甚至就像宋太祖那樣黃袍加身自己做了皇帝。曹操只是在那個時代,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各種資源,以最大的可能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三國時期十大軍事戰略家,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聞

生逢亂世,無法用道德標準來要求一個歷史人物。就連對手諸葛亮,在其《後出師表》中也給予曹操以很高的評價,他寫道:「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彷彿孫、吳」。稱讚曹操用兵如神,就像是孫臏、吳起再世。

《三國志》中說曹操「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

破呂布、滅袁紹、擒袁術、追擊劉備;敗馬超、退張魯,曹操一生,戰仗無數,雄才偉略,難出其右者。終以非凡的軍事才能和高瞻遠矚的戰略平定北方,奠定了魏國的基業,為兩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13日消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春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李春良(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春良,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他歷任中組部地方幹部局幹部,中組部...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 天天要聞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通訊員聶貴花 近日,來自馬來西亞的廖漢威、英國倫敦的陳潤明及其侄女--來自奧地利的陳萬玲,三位身處不同國度的觀瀾華僑後代,懷揣著對故土的思念與尋親的渴望,踏上了回國尋親之路,其中陳萬玲僅持有一張1962年拍攝的奶奶照片。在觀瀾僑聯的努力下,他們找到了血脈相連的親人,也見證了觀瀾僑聯創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日前涉及歷史問題相關言論提問。林劍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給中國和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日本戰後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邊國家發展關...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聞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鮮卑貴族用家族血脈編織出一張覆蓋三個朝代的權力網路。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國,卻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冊留下印記,三個女兒先後成為皇后,兩個外孫開創盛世王朝,連曾孫都締造了被後世稱頌的治世。他就是被稱為「史上最強岳父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弟弟司馬昭而非養子司馬攸,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結果,既涉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邏輯,也與三國後期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一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晉的建立,也反映了亂世中權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 天天要聞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1945年8月,延安楊家嶺窯洞「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論斷,猶言在耳。中國人民的韌性已經耗得,二進白宮的美大總統特朗普,癲狂焦慮,抓耳撓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2025年4月2日,公然發動世界貿易大戰,一時間,世界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