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青是一種全身長有白色羽毛,點綴褐斑的隼科猛禽。成年海東青身高1米左右,兩翅展開2米多長,擅於捕捉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
大多數現代人可能會對海東青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不過早在數百年前,海東青的大名在東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海東青分布於東北地區,女真人稱之為「雄庫魯」,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此外,海東青也是女真族系的最高圖騰,是傳說中的「萬鷹之神」。不過,海東青在女真族心目中的地位雖然很神聖,但在其他一些民族眼中卻是純粹的獵殺工具。
十一至十二世紀初期,中國北方處於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統治之下。雖然當時的北方遠不如中原地區物產豐盈,但也總有幾樣東西是中原地區可望而不可及的,其中最為珍貴的就是一種被稱為「北珠」的大型珍珠。
北珠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山海關等地。它之所以無比珍貴,一是由於顆粒大、珠光強;二是由於獲取北珠的難度很高。北珠的採摘時間在每年的11月以後,只有到了這個時節,含在蚌殼內的珍珠顆粒最大,色澤最飽滿。然而大家都知道,11月以後的東北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要在此時潛入冰冷刺骨的深水裡採集珍珠,這對古人來說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如何才能獲取北珠呢?
人們通過觀察發現,有一種天鵝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捕蚌為食。珍珠無法被消化,所以留在了天鵝的嗉囊中。因此想採摘北珠不需要潛入深水去捕蚌,而只要抓到天鵝就可以。不過抓天鵝的難度也很大,因為天鵝飛得很高,即便是神箭手想要在強勁的北風中將天鵝射下也幾乎無法做到。於是人們就將目光瞄到了海東青身上。
海東青是天生的殺手,獵殺天鵝更是它的強項。因此人們就想方設法捕捉海東青,再加以馴化。然後通過海東青捕捉天鵝來獲取被天鵝吞到嗉囊里的北珠。
當時遼國貴族階層對北珠趨之若鶩,因此為了獲取北珠而捕捉海東青就成了一件重要工作。此外遼國貴族酷愛打獵,而海東青正好又是捕獵的最佳幫手,所以遼國對海東青也有近乎無限的需求。不過捕捉海東青既辛苦又危險,因此遼國統治者就將這件苦差事交給了歸附於他們的女真人,並要求女真各部每年都要貢獻足夠數量的北珠和海東青,否則後果很嚴重。
除了為滿足對北珠和打獵的需求外,遼國不斷向女真人索取海東青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為了消耗女真各部的實力。當時女真人並非一個統一的整體,而是由諸多小部落組成。遼國統治者給各個部落都攤派了任務指標,所以每個部落的女真人都要忙著捕捉海東青以完成指標。可是海東青數量稀少,而且難以捕獲。因此各部落之間經常為爭奪一隻海東青的歸屬權而拼個你死我活,每年都有許多女真人為了抓捕海東青而喪命。
這種「二桃殺三士」的招數當時被遼國統治者玩得爐火純青,女真人心裡憤恨,但迫於實力差距,只能敢怒不敢言,但是仇恨的種子在一代又一代的女真人心中不斷萌芽,直到十二世紀初期一位叫完顏阿骨打的女真人登上歷史舞台,一場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變局才拉開了序幕。
參考文獻:《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