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雍正皇帝,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比較務實,沒有那麼多的兒女情長,但即便是再鐵血的男人,也有他溫情的一面,比如說雍正對怡親王胤祥便以真情相待,可謂是榮寵至極了。在兒女方面,相比起康熙與乾隆,雍正也是比較匱乏的一位皇帝,他只有四個親生女兒,其中有三個早夭,唯一活到成年的便是本文要講的和碩懷恪公主。
和碩懷恪公主是雍正第二女,生於康熙三十四年,當時雍正才只有17歲,還只是一名年少的皇子而已,也沒有得到封爵。公主的母親李氏是康熙親自指給雍正的側福晉,是知府李文燁的女兒,這李氏長得相貌出眾,成為雍正最早寵愛的女人。
而且,李氏在生育方面也有出色表現,她先後為雍正生下了四個兒女,但只有兩人活了下來,除了和碩懷恪公主之外,另一個便是後來的皇三子弘時。
就在和碩懷恪公主三歲那一年,她的父親胤禛被封為貝勒,開始參與政事,雖然胤禛不是康熙最出色的兒子,但他卻比較踏實能幹,而且年齡比較偏長,能夠替康熙分擔很多比較棘手的問題。
和碩懷恪公主在雍正藩邸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在康熙四十八年,她的父親胤禛被晉封為雍親王,而此時的和碩懷恪公主也到了該嫁人的年紀了。
一般來講,清朝皇室宗女嫁到蒙古的居多,但康熙考慮到和碩懷恪公主是胤禛唯一存活的女兒,因此,才沒有將這個孫女嫁到蒙古。康熙五十一年,公主先後被封為多羅格格與和碩格格,隨後便嫁給了那拉氏家族的星德。
雖然和碩懷恪公主沒有遠走蒙古,不用忍受邊地惡劣的氣候,但如大多數清朝公主一樣,婚後的公主生活得並不如意,額駙星德經常外出辦差,公主一人獨守寢室,難免會多一絲寂寞與孤獨,這種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和碩懷恪公主的生命健康。
果不其然,就在康熙五十六年,和碩懷恪公主便病逝於府邸,年僅23歲,正是大好年華之際,卻匆匆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然而,沒想到的是,五年後,和碩懷恪公主的父親胤禛繼承了大清皇位,作為雍正唯一成人的女兒,懷恪得到了父親的追封,封號為和碩懷恪公主。
但是,和碩懷恪公主的弟弟皇三子弘時,卻在雍正初年捲入到奪嫡鬥爭中,被父親雍正幽禁致死,而公主的母親齊妃李氏也徹底地失去了皇帝的寵愛,終其一生,也沒有獲得貴妃之位,真是一對可憐的母呀!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清世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