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2020年03月28日17:12:04 歷史 1970

函谷關乃是戰國時期秦國東部極為重要的關隘,是秦國抵禦山東六國進攻的重要關隘,山東六國曆次合縱攻秦,往往最終只能望關興嘆。縱觀整個戰國時期,函谷關僅僅被攻破了一次,正是齊國名將匡章率領齊、魏、韓聯軍攻秦的這次(後期趙、宋加入),而匡章也成為了整個戰國時期唯一一位攻入函谷關的將領,那麼匡章是如何攻破函谷關的呢?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函谷關作為戰略要地,為何難以被攻破

函谷關在歷史上一共有三座,即秦函谷關、漢函谷關和曹魏函谷關,而三座函谷關中戰略位置最為重要,最為難以攻克的,便是秦函谷關。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函谷關位於「長安古道」之上,因長安古道有一段經過稠桑原,其道路深險如函,因而得名「函谷關」。而所謂的古道,其實只是稠桑原上的一道裂縫而已。稠桑原是典型的黃土高原,頂部平坦如原,但高度卻非常高,加上四周峭壁陡立,黃河從稠桑原北面緊貼原壁流過,因而關中與關東之間想要來往,沒有其他路可走,只能通過「長安古道」,且必須路過這道裂縫。

雖是道路,但卻寬不過數米,乃是真正的「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當真可謂「泥丸可塞」,而函谷關便位於這道裂縫的開口處,即今天的河南省靈寶市王垛村。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函谷關的東面,即函谷關的關前,則是緩緩流過的弘農河,這條河雖然如今水量較少,但在古代卻是一條水量充足的大河,而這條河則無疑形成了函谷關天然的護城河。敵人如果要進攻函谷關,就必須先渡過弘農河,而由於弘農河緊貼著稠桑原東側而流,河岸和關城之間只有一條狹小的窄路,大軍根本排布不開。

既然函谷關如此難攻,那麼有沒有可能繞過函谷關呢?實際上並不可能,原因在於古代的稠桑原上森林密布(從稠桑原這個名字也不難看出森林的密集程度),從崤山到潼津這一百多里路,到處都是密集的森林,古代又被稱為「桃林之塞」、「松柏之塞」。由於森林太過密集,行人都難以通過,更何況是軍隊。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正是由於這種天然的地利優勢,使得秦國在面對山東六國進攻時,只要守住了這條裂縫,便等於徹底斷絕了東西交通。再加上函谷關周圍的地形,使得敵人面對函谷關時,根本沒有其他辦法,只有正面進攻一條路可選。

匡章是如何攻破函谷關的?秦國自身的問題或許是主因

如上所述,想要攻破函谷關除了正面進攻之外,再無其他辦法。然而面對這樣一座要塞,又是大軍難以排布的地形,想要強攻難度恐怕不小,而偷襲等方式也難以使用,因此我認為除了匡章採取正確的策略之外,或許秦國自身的問題才是主要原因。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1、秦國過於輕敵。當時的天下形勢是,前301年秦國聯合齊、韓、魏三國大敗楚軍之後,趙國「結秦連宋」,從而形成了秦、趙、宋集團與齊、魏、韓集團互相對峙的局面,兩個集團戰鬥力相差不大,誰也無法壓倒對方,局勢相對焦灼。這種形勢下,再加上函谷關的堅固,或許導致秦國一定程度放鬆了警惕,對於齊、韓、魏聯軍的進攻並未真正放在心上,而這或許也就是《戰國策》上所說,秦昭襄王放走田文之後,即使田文合縱依然看不起孟嘗君的原因。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2、秦國兵力分散。雖然函谷關是秦國的重要關隘,但由於第一點的存在,秦國當時的兵力並未集中起來對付來犯的聯軍,反而出現了兵力分散的情況。一是因蜀地郡守、蜀侯公子煇在蜀地作亂反叛,司馬錯於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前往蜀地平叛,尚未平叛回返。二是就在函谷關正面吃緊的情況下,秦國卻還在與楚國衝突不斷,就在聯軍進攻函谷關的同一年,即秦昭襄王九年(前298年),秦軍還發兵出武關,攻打楚地。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3、秦國政局不穩。齊國合縱伐秦之時,秦昭襄王繼位還不足十年,此時秦國的政局其實並不穩固,先有季君之亂,後有蜀地叛亂,再加上前300年相國樗里疾剛剛病逝,之後秦國相國接連變動,可見秦國的朝堂其實並不平靜。這種情況,秦國是否能夠全力應對齊國的合縱進攻,其實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4、齊國國力不弱。公元前300年前後,齊國乃是除秦國之外的又一大國,此時距離導致齊國衰弱的「五國伐齊」事件還有十幾年的時間。因此,無論從國力還是從軍力上來講,秦齊兩國的差距其實都不大,合三國之力進攻秦國,秦國應對起來其實還是比較吃力的。此外,再加上戰爭後期趙、宋兩國的加入(另說破函谷關後兩國加入),秦國應對起來便已經極為艱難了。

如上所述,由於齊國國力並不弱於秦國,再加上秦國自身的問題,這場戰爭的結局其實並不出乎意料。至於匡章攻破函谷關到底採用了何種方式,由於史料記載實在有限,恐怕已經很難知道其中的細節了。

函谷關為何易守難攻?齊國名將匡章又為何僅用時三年便攻破函谷關 - 天天要聞

關於這一戰,史料記載實在有限,例如《戰國策》只有「三國攻秦,入函谷」短短几字,而《秦本紀》也僅有「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一段記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同樣也只有「二十六年,齊與韓魏共攻秦,至函谷軍焉。二十八年,秦與韓河外以和,兵罷」寥寥數語,我們甚至連秦國此戰的主將是誰都不知道。

因此,我們只能確定,齊、韓、魏聯兵進攻秦國,最終攻破了函谷關,而秦昭襄王則被迫割地求和,三國這才罷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13日消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春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李春良(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春良,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他歷任中組部地方幹部局幹部,中組部...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 天天要聞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通訊員聶貴花 近日,來自馬來西亞的廖漢威、英國倫敦的陳潤明及其侄女--來自奧地利的陳萬玲,三位身處不同國度的觀瀾華僑後代,懷揣著對故土的思念與尋親的渴望,踏上了回國尋親之路,其中陳萬玲僅持有一張1962年拍攝的奶奶照片。在觀瀾僑聯的努力下,他們找到了血脈相連的親人,也見證了觀瀾僑聯創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日前涉及歷史問題相關言論提問。林劍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給中國和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日本戰後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邊國家發展關...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聞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鮮卑貴族用家族血脈編織出一張覆蓋三個朝代的權力網路。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國,卻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冊留下印記,三個女兒先後成為皇后,兩個外孫開創盛世王朝,連曾孫都締造了被後世稱頌的治世。他就是被稱為「史上最強岳父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弟弟司馬昭而非養子司馬攸,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結果,既涉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邏輯,也與三國後期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一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晉的建立,也反映了亂世中權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 天天要聞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1945年8月,延安楊家嶺窯洞「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論斷,猶言在耳。中國人民的韌性已經耗得,二進白宮的美大總統特朗普,癲狂焦慮,抓耳撓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2025年4月2日,公然發動世界貿易大戰,一時間,世界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