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罕見老照片,意氣風發的德國兵正向斯大林格勒全速推進!

2020年03月27日14:12:25 歷史 1074

1941年9月12日,第56裝甲軍軍長曼施坦因收到了元首大本營拍發的一項任命電:「出任第11集團軍司令,本命令立即生效。」

第11集團軍?

這意味著他將脫離北方集團軍群,轉而隸屬南方集團軍群,而且還是南部戰線的最前沿。

按照大本營之前訂下的作戰目標,第11集團軍的任務是:「以部分兵力奪取克里木半島,其主力將沿亞速海北部邊緣沖向羅斯托夫。」

二戰罕見老照片,意氣風發的德國兵正向斯大林格勒全速推進! - 天天要聞

曼施坦因(右),和隆美爾、古德里安並稱為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但由於手中兵力不足,曼施坦因只能將主力投入到克里木方向。

克里木很重要嗎?至少在1941年蘇德戰爭剛開始時是如此。

簡而言之:德軍控制克里木就可控制黑海,進而搭建一座連接中東阿拉伯世界的橋樑。要知道,那裡豐富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油田可極大增強德國的戰爭潛力。夠幸運的話,鏖兵埃及的隆美爾也會與東線德軍會師。

最後一點尤令希特勒關心:摧毀克里木半島的蘇聯空軍基地,確保羅馬尼亞大油田的安全。

當然,這並不能說明羅斯托夫就不重要。

因為接下來希特勒發出的第41號訓令就明白地告訴世人,德軍接下來的主攻目標已經由莫斯科換作了高加索。

羅斯托夫即是通往高加索的必經之地。

二戰罕見老照片,意氣風發的德國兵正向斯大林格勒全速推進! - 天天要聞

1941年底蘇德戰場

不得不說,雖然德軍在莫斯科附近遭到了蘇軍和寒冬的強力阻擊,但隨著1942年春天的到來,德軍似乎重新煥發出了活力。

不過,由於德軍的兵力及兵器在莫斯科戰役中折損過多,已經無力對蘇聯發動類似戰爭初期的全面進攻了。

可若是集中精銳突其一點,按照德軍的戰力還不是問題。

這一點,從「藍色行動」初期的哈爾科夫戰役便可看出。

這一戰,德軍的鉗形攻勢一如既往的好用,數十萬蘇軍再次被合圍。

加上曼施坦因在刻赤半島的合圍戰,德軍一共摧毀掉了蘇聯六個集團軍。

不久,德軍順利開過羅斯托夫,一股腦沖入了高加索地區。

二戰罕見老照片,意氣風發的德國兵正向斯大林格勒全速推進! - 天天要聞

高加索地區

高加索地區的產油量佔了當時蘇聯的70%以上,斯大林很清楚失去高加索意味著什麼。

所以,他只能調集重兵防守。

這次較量,蘇軍學乖了。

他們不再一味死守,開始在適當的時候選擇起了退卻。

當然,他們也不是一味退卻,總要殺傷一些德國士兵才好交差。

到了9月份,德軍已經推進到了高加索山脈和黑海的交界地區,如新羅西斯克、圖阿普謝、索契、蘇呼米、巴統等港口。

出乎意料的是,蘇軍至此不再退卻。

因為一旦德軍奪取上述諸港口,不僅蘇軍的黑海艦隊將失去補給基地,連美國為斯大林提供的軍事援助線也會被切斷。

好在蘇軍的縱深防禦開始顯出了效果,德軍因為補給線拉的過長,其兵鋒已不如之前凌厲。

於是,兩軍遂在高加索山脈陷入了膠著狀態。

這時,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第6集團軍傳來了好消息:他們已經突破了斯大林格勒的外圍防禦,一路殺到了市中心外的高地上。

二戰罕見老照片,意氣風發的德國兵正向斯大林格勒全速推進! - 天天要聞

高加索防禦戰

按照「藍色行動」初期規劃,第6集團軍並非此次作戰的主力,它的任務是掩護高加索德軍的側翼。

的確,當南方集團軍群的主力正按照希特勒的指令向南參加羅斯托夫合圍戰時,保盧斯率領的第六集團軍正孤獨地沿著頓河沖向斯大林格勒。

也就在頓河大彎,保盧斯再次使出鉗形攻勢完成了卡拉奇圍殲戰。

這一戰,是「巴巴羅薩」行動的最後一次成功的圍殲戰。

從此,頓河以西再無蘇軍的身影,斯大林格勒的門鎖已被鑿開。

二戰罕見老照片,意氣風發的德國兵正向斯大林格勒全速推進! - 天天要聞

第6集團軍的德國兵

保盧斯的凌厲推進震驚了斯大林,為此他專門發布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不準後退一步」。

可希特勒怎會放棄這一良機。

是啊!既然高加索方向毫無突破,倒不如試試斯大林格勒。

佔領斯大林格勒,也能間接達到將高加索油田收入囊中的目的。

於是,在派遣了霍特的第4裝甲集團軍支援第6集團軍後,希特勒緊接著又從高加索方面抽調了9個師加強給了保盧斯。

但希特勒低估了第227號命令對蘇軍的震懾力。

在接下來的城市攻防戰中,斯大林格勒的軍民們頑強抵抗,竟扛住了第六集團軍瘋狂進攻。

此刻,英美的情報機構及時散播起了他們將要開闢第二戰線的假訊息。

雖然這一虛假的訊息直到20個月後才真正實施,但的確令希特勒憂心了一把。

所以,即使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需要「最後一根稻草」決定勝負時,他也沒敢抽調西線的部隊。

換句話說,希特勒在東線已經沒有預備隊了。

無論是最北線的列寧格勒,還是最南端的高加索。

二戰罕見老照片,意氣風發的德國兵正向斯大林格勒全速推進! - 天天要聞

1942年11月,蘇軍發動天王星作戰

1942年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方面的蘇聯援兵悄然集結到位。

接下來,他們模仿起了德軍慣用的鉗形攻勢。

僅一天時間,蘇軍便突破了德國僕從軍羅馬尼亞的防禦區。

比量蘇軍的進攻方向,他們的目標對準的是第六集團軍的後方。

能征善戰的保盧斯很清楚當前的險惡戰局。

對他而言,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趕在蘇軍完成鉗形攻勢前快速撤退,避免全軍覆沒;二是依託現有陣地固守,爾後尋機突圍。

保盧斯傾向前者,但希特勒卻頑固地堅持後者。

於是在3天後,蘇軍順利完成了對第6集團軍的包圍。

二戰罕見老照片,意氣風發的德國兵正向斯大林格勒全速推進! - 天天要聞

德軍戰俘

1943年2月2日,彈盡糧絕的第6集團軍宣布投降。

此時,這支昔日的精銳部隊僅剩下了9.1萬人,包括2500多名軍官和24名將軍。

不久,他們被編成縱隊,在冰雪途中一步一拐地走向了寒冷凄涼的西伯利亞戰俘營。

(後續:1945—1955年,第6集團軍的戰俘開始陸續回到德國。統計人數,他們僅生還了5000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 天天要聞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兩岸關係這個大棋盤上,總有些聲音讓人耳朵一豎,特別是談到台灣和大陸統一後的事。洪秀柱那句「兩岸同屬一中,終極目標是統一」,擲地有聲,直接點燃了不少討論。而黃智賢、邱毅、王炳忠這些名字,也常跟「統一」倆字綁在一起。他們不光是喊口號,還真提出了
上海著名公司突發訃告!CEO庄華逝世,享年62歲…圈內人紛紛悼念 - 天天要聞

上海著名公司突發訃告!CEO庄華逝世,享年62歲…圈內人紛紛悼念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知名獵頭公司CGL德築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莊華先生,因突發心血管疾病,於2025年5月12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62歲。圖片來自CGL官方公眾號庄華被業內稱為中國「最老」的獵頭之一。公開資料顯示,庄華有22年獵頭從業經驗。庄華離世消息傳出後,不少獵頭行業人士紛紛發文悼念。庄華於2017年創立...
痛心!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去世,享年101歲 - 天天要聞

痛心!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去世,享年101歲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微信公眾號,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於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101歲。謝桂英出生於1924年9月。1937年,她家住在南京下關柵欄門3號。老人生前回憶:「日本兵進城前,母親領著我們兄弟姐妹『跑反』,留下父親在家裡看門。日本兵進城後,父親被日本兵殺害。」此後,謝桂英的母親帶著孩子們艱難度...
特朗普「二進宮」,家族到底賺了多少錢?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二進宮」,家族到底賺了多少錢?

近期,卡達王室將贈送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架價值4億美元的波音747-8型客機,並作為「空軍一號」。該消息一經曝光,迅速引發美國各界人士批評,其中存在利益衝突等道德問題以及違反法律,民主黨人也迅速借題發揮,指責特朗普「受賄」。隨著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特朗普和他的家族,人們開始質疑:特朗普再次入駐白宮以來,到底...
日本搜腸刮肚想轍,結果還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產的汽車進口回來 - 天天要聞

日本搜腸刮肚想轍,結果還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產的汽車進口回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隨著英美、中美相繼在關稅磋商中取得進展,作為較早與美國開啟談判的國家之一,日本現在非常著急,唯恐佔據談判先機的希望變得渺茫。為了減少美日貿易赤字,日本想起了一個舊策:把日本車企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再進口回日本。據日本《每日新聞》14日報道,圍繞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日本政府內部正在...
揭秘李嘉誠長子被綁架勒索10億始末,再問李家還有沒有感恩之心? - 天天要聞

揭秘李嘉誠長子被綁架勒索10億始末,再問李家還有沒有感恩之心?

為什麼李嘉誠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向香港政府報案?沒敢相信港英政府,沒敢相信香港電視劇中英勇無比的飛虎隊呢?……1996年5月23日,一個看似平常無奇的傍晚,香港深水灣道的一處單行道上,李嘉誠長子李澤鉅的座駕被數輛車逼停。綁匪張子強手持衝鋒槍,以炸藥威脅,將李澤鉅挾持至新界一處廢棄養雞場囚禁……長子李澤鉅和李嘉...
福建霞浦城區發現古代烽燧遺址 - 天天要聞

福建霞浦城區發現古代烽燧遺址

中新網寧德5月14日電 (吳允傑 陳傑)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博物館14日披露,霞浦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隊13日在霞浦縣松山街道塔下村調查《霞浦縣誌》記載的明代「龍光寶塔」遺址時,發現該遺址西3米處,有一處古代烽燧。據介紹,該烽燧高約5米,底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