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歷史《隆州志》

2025年06月07日23:53:04 歷史 1514

一、隆州行政區劃

1、一個倚郭縣、三個外縣。

(1)、倚郭縣:仁壽縣

(2)、外縣:井研縣貴平縣、籍縣。

2、隆州的郡號有:仁壽、南隆、仙井、隆山。

仁壽歷史《隆州志》 - 天天要聞

隆州簡易圖

二、州郡縣沿革

1、 州郡的歷史變遷

上古屬《禹貢》記載的梁州周代《職方》中屬雍州地域;秦朝時,歸屬蜀郡;漢代時,為蜀郡犍為郡武陽縣東南境;西晉時,設置西城戍;南朝梁時設立懷仁郡;北周時置陵州隋朝大業年間,改設陵山郡(即隆山郡);唐代武德年間,恢復陵州建制;天寶年間,稱仁壽郡。

2. 縣的歷史變遷

(1)仁壽縣

本是漢代武陽縣的東境;西晉時設西城戍;南朝梁時,設懷仁郡及懷仁縣西魏時,改名為普寧縣;北周時,成為州治所;隋朝開皇年間,廢除郡制,將普寧改名為仁壽;大業年間,屬隆山郡;唐代為陵州治所。

(2)井研縣

本是漢代武陽縣的南境;東晉時,設西江陽郡(因瀘州淪陷,江陽郡治所遷移至此);西魏時,置蒲亭縣;隋朝時,改為井研縣;開皇年間,分設始建縣,歸屬陵州。

(3)貴平縣

本是漢代蜀郡廣都縣的東南境;西魏時,設和仁郡及貴平、平井、可曇三縣;北周時,廢除平井、可曇二縣,併入貴平縣;隋朝,廢除郡制,貴平縣從和仁城(今簡陽市鎮金鎮)遷移至鹿川(又名淥川、綠水,今貴平河)治所;大業年間,撤銷籍縣,併入貴平縣,歸屬陵州。

(4)籍縣

本是漢代武陽縣轄地;北周時,置籍縣;隋朝時,併入貴平縣;唐代永徽年間,重新設置。

三、形勢

地理形勝: 前臨漢嘉,後靠廣都。東邊有棟牛山、鞞山。西邊有鼎鼻山、崌崍山。

四、輿地紀勝

• 大小龍淵:沙色如金。東嵎山與西嵎山相對,郡治位於兩山之間。

• 麟山、龜山、鳳山:均在井研縣境內。

• 佛岩山:在仁壽縣境內。

呂公洞:在井研縣,此地號稱「呂村」。

• 玉屏山:在城西。

• 玉淵池、金倉山、萃山、香雲山:均在仁壽縣境內。

• 紫雲洞:在郡城西邊。

• 仁壽水:在仁壽縣境內。

• 慈孝村:在籍縣境內。

• 走龍山:在貴平縣境內。

來鳳山:在井研縣境內。

• 龍岩山:距離郡城40里。

• 龍皋水:在二溪鎮。

五、其他

1. 人物

• 本朝(宋朝)人物:

- 牟永鉦與叛賊王均交戰時戰死;

- 范雍官至樞密使

- 黃千、陳祐、李新屬於「元祐黨人」;

- 馮時與其弟馮昕,在靖康年間均因忠義為國捐軀;

- 俞汝礪在張邦昌僭越稱帝時,掛冠而去,自號「捫膝先生」;

- 員與宗會見金國使者時拒不下拜;

- 何栗以狀元身份官至宰相,為國捐軀,其兄、堂弟、何矩被稱為「三鳳」;

- 虞允文南宋中興功臣。

2. 續記

• 本朝(宋朝)咸平五年,撤銷始建縣,併入井研縣。

熙寧元年,廢除陵州,改為陵井監,管轄貴平、籍二縣。

大觀年間,改名為仙井監。

隆興元年,升為隆州。

乾道年間,重新設置貴平、籍二縣。

3、詩詞引用

蘇東坡:「江邊亂石赤如赭,陵陽正在千山頭。」(註:陵陽代指隆州)

• 趙清獻:「自喜吾懷已虛白,三嵎山色更清平。」

• 趙善詔:「三山高峭拔,鼎峙各爭雄。秀氣鍾英物,衣冠屬盛平。」

• 李可:「雲山高閣倚危牆,晚意無窮在渺茫。極望不知雲幾許,滿空惟見雁交相。」

仁壽歷史《隆州志》 - 天天要聞

(南宋)隆州示意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