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2025年05月08日07:03:07 歷史 1133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 天天要聞

有一個成語「身輕如燕」,專門形容一個人身體輕盈或者比喻一個人輕功了得。

不過這裡的「燕」,並非「舊時王謝堂前燕」里的燕子,而是一名漢代女子,叫趙飛燕。和曾經迷倒漢武帝李夫人、衛夫子一樣,也是某位公主精心安排的一枚棋子。

據《漢書》記載,趙飛燕的父母本是長安宮人,她出生時父母不願意養她,扔在外面讓她自生自滅,但三天都沒死,於是重新抱回了家。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疑問,即趙飛燕的父母為何如此狠心?關於這一點,正史含糊其辭,於是給了稗官野史盡情發揮的空間。據《飛燕外傳》說,趙飛燕的父親叫馮萬金,與江都孫女姑蘇公主有私情而生下了兩個女兒,姐姐叫宜主(即趙飛燕),妹妹叫合德,都冒姓公主的丈夫江都中尉趙曼的姓。

為了不被趙曼發覺,兩個女孩出生後,就抱給了馮萬金。大約棄嬰事件就發生在這一時段。

由於家貧,姐妹二人靠賣草鞋為生。一天,趙飛燕從集上買米回家,恰遇風雨天,家中沒有乾柴做飯,姐妹二人又冷又餓,夜不能寐,相擁而泣。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 天天要聞

也許正是這段苦難歲月成了姐妹二人一生的陰影,以至於後來她們為了保住榮華富貴而不擇手段,最終害人害己。

趙飛燕長大後,被召入陽阿公主家學習歌舞。趙飛燕聰明過人,腰骨纖細,善於慢步(踽步)而行,猶如手持花枝顫顫而來,於是漸漸地有了一個「飛燕」外號。另據野史記載,趙飛燕還善行氣術,甚至能在寒風中保持體溫。而她的妹妹趙合德也花容月貌,《資治通鑒》說她「姿性尤醲粹」,所到之處,聽取「哇」聲一片。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話說某天,漢成帝劉驁微服出宮,順路到陽阿公主家做客,公主於是喊來自家的「歌舞團」演出助興。

當太子時就以好色出名的漢成帝一見趙飛燕就兩眼發直,於是帶入宮中,並非常寵愛。後來,趙飛燕姐妹「俱為婕妤,貴傾後宮」。成帝對兩人的寵愛逾越了禮制,對其他妃嬪甚至才貌雙全的班婕妤也不屑一顧。

但三千寵愛在一身的趙飛燕並沒有滿足。公元前18年,許皇后的姐姐施巫蠱詛咒後宮有身孕的妃子的秘密被發覺。趙飛燕趁機告發許皇后、班婕妤等人蠱詛後宮,求己親媚。太后王政君勃然大怒,下令徹查,許皇后被廢。此後,漢成帝欲立趙飛燕為皇后,但太后嫌其出身卑微投了反對票。

但這難不倒漢成帝,公元前16年四月,成帝先封趙飛燕的父親為成陽侯。六月,立趙飛燕為皇后,封趙合德為昭儀,大赦天下。

成帝為了取悅趙飛燕,令工匠在皇宮太液池建造了一艘華麗的御船。一天,成帝帶著趙飛燕水上泛舟。飛燕裙裾飄飄,和著音樂翩翩起舞。舟至中流,狂風突起,趙飛燕搖搖欲墜,在成帝指令下,一旁的樂手扔掉樂器,牢牢拽住趙飛燕兩腳,趙飛燕繼續迎風歌舞。此後,宮中便流傳出「飛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話。

然而,盡享富貴榮華的趙飛燕還是惴惴不安,因為姐妹二人雖然相繼專寵後宮十多年,但都沒有子嗣。《飛燕外傳》說,這是因為是姐妹二人為了駐顏而長期使用息肌丸所致。而其間一旦別的妃子為沒有孩子的成帝生下兒子,自家的富貴極可能不保。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 天天要聞

為了能生個一男半女,趙飛燕煞費苦心,漢成帝迷戀自己的妹妹,顧不上自己,於是趙飛燕不停挑選兒子多的侍郎和宮奴侍寢。而妹妹趙合德則想方設法打掩護,時常提醒成帝說:「我姐姐性情剛烈,如果被人構陷,我們老趙家就滅種了。」每次說著說著就梨花帶雨。從此後,但凡有人來揭發趙飛燕的姦情,成帝即下令處決,於是再也沒有人多管閑事,但趙飛燕還是沒能「開懷」。

與此同時,後宮凡有懷上龍種的,趙飛燕姐妹二人總是想方設法斬草除根。以至於長安有童謠唱「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因此,直到漢成帝去世,仍然膝下荒涼。

班固說,漢成帝「善修容儀,升車正立,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臨朝淵嘿,尊嚴若神,可謂穆穆有天子之容者矣。」而且「博覽古今,容受直辭」。然而因為長期沉迷酒色,成帝臉色黑瘦,這讓母親王政君很是憂慮。

公元前7年春,46歲的成帝死在了趙合德床上。當天早上,漢成帝起床穿衣,準備接見辭行的楚思王劉衍和梁王劉立,誰知剛穿上褲襪,就忽然身體僵直,中風倒床,動彈不得。部分大臣群起聲討趙飛燕姐妹,趙合德自殺身亡。趙飛燕則因擁立漢哀帝有功,免於一死。

然而,該來的還是來了。公元前1年,哀帝病逝後,在野心家王莽的操控下,趙飛燕和哀帝的傅皇后一併被貶為庶人,趕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園,當天二人一同自殺。

(大眾新聞記者 武宗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 天天要聞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作為中國知名高等學府,培養了許多在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數學、教育、歷史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傑出校友,像周恩來、楊振寧、梁啟超、竺可楨等世紀名人,就出自於該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聞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兩個月了。一段充滿苦難與黑暗的舊沙市歷史已然終結,一個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歷史正式開啟。我們不會忘記,國民黨匪幫在沙市橫徵暴斂,瘋狂搶掠拆遷,致使沙市遭受嚴重破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