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季漢秘史114】羅憲的絕境:孤城鐵血守永安

2025年03月27日07:33:07 歷史 1780

景耀元年秋,羅憲攥著貶謫詔書立在巴東城頭,江風裹著濕氣撲在臉上。閻宇的旌旗在城樓上獵獵作響,這位將軍正眯眼打量著他:"你可知黃皓為何將你發配至此?"羅憲望著城牆外雲霧繚繞的瞿塘峽,手指摩挲著腰間的青銅劍柄:"無非是嫌我諫言太直。"他分明記得半月前在朝堂上,黃皓聽聞"閹宦不可干政"時那張青白交加的臉。

【三國季漢秘史114】羅憲的絕境:孤城鐵血守永安 - 天天要聞

一、風雨欲來

五年光陰在練兵聲中流逝。景耀六年深秋,探馬跌跌撞撞沖入太守府:"魏軍鄧艾偷渡陰平!"羅憲的筆尖在竹簡上洇開墨團,他望著案頭堆積如山的軍報,忽然聽見身後甲胄鏗鏘——閻宇帶著親兵大步流星闖入:"本將要回防成都,這兩千兒郎便託付你了。"

當夜羅憲獨自登上譙樓,望著北斗七星下黑沉沉的巴山,忽然聽見城中喧嘩大作。原來是將領張休帶著家眷要逃,被羅憲當街攔住。"成都已降!"張休揮舞著密信嘶吼,"劉禪都系著素車白馬出降了,我們還守什麼永安!"

寒光閃過,張休的頭顱滾落在青石板上。羅憲甩去劍上血珠,對著戰慄的百姓高喊:"永安在,則巴東咽喉不斷!"三日後,他率眾將面朝成都方向三拜九叩,鎧甲撞擊聲驚起江邊白鷺。侄子羅尚看見主將甲胄縫隙里滲出血痕——原來羅憲暗地將麻布塞進嘴裡,硬生生咬碎了滿口鋼牙也沒讓眼淚落下。

二、吳國出兵

咸熙元年春,東吳盛曼的樓船遮天蔽日而來。吳軍使者登城時,正看見羅憲在教孩童辨識星斗。"只要你降吳不降魏,吳帝願以江陵太守相贈。"使者話音未落,羅憲突然抓起案上《春秋》,書頁在江風中嘩嘩作響:"齊桓公伐楚,尚問'包茅不入'之罪,如今吳人趁火打劫,豈配談仁義!"

城下箭雨紛飛時,老卒李三狗拖著斷腿爬上門樓:"大人,北門糧倉著火了!"羅憲解下披風扑打火苗,火星在鬚髮間爆開。待到擊退吳軍第一波攻勢,他摸出懷中的蜀錦荷包——裡面藏著劉禪當年賞賜的西域胡椒,如今已化作護城將士碗里的薑湯。

陸抗圍城的第三個月,瘟疫開始在瓮城裡蔓延。軍醫捧著發黑的艾草跪地痛哭:"只剩這些了..."羅憲卻把最後半株艾草塞給發著高燒的孩童。當部將勸他棄城時,這位向來溫文爾雅的太守突然暴起,劍鋒劈斷案幾:"今日誰敢言退,便如此案!"

三、忠魂不滅

城頭刁斗敲響第二百一十三聲時,魏國胡烈的援軍終於撕開吳軍防線。陸抗望著城牆上那個血染征袍的身影,忽然想起父親陸遜臨終所言:"東吳缺的,正是這般鐵骨。"是夜暴雨傾盆,羅憲卻昏倒在滿是血水的城垛旁,手裡還死死攥著半面殘破的"漢"字旗。

捷報傳到洛陽時,司馬昭正在把玩蜀宮繳獲的玉璜。他聽完楊宗稟報,忽然將玉璜擲入香爐:"傳令,羅憲所部將士皆賜雙倍撫恤。"爐中青煙裊裊升起,恍惚化作巴東群山間的烽火。而在千里之外的永安城頭,倖存的百姓正看著他們的太守親手栽下棵柏樹,虯曲的枝幹倔強地刺向蒼穹。

這場跨越六月的孤城守衛,最終化作《晉書》中短短百字記載。唯有長江水記得,有個書生將軍曾在絕境中,用兩千殘兵寫下"忠義"二字。當江霧漫過永安城遺址時,樵夫們都說能聽見金戈鐵馬之聲,還有那首飄蕩了三百年的《秦風·無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少先隊員清明節祭掃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少先隊員清明節祭掃 傳承紅色基因

山西青年報記者孟存田 通訊員張琪 為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在清明節來臨之際,4月3日上午,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部分師生前往郊區河底鎮河底村革命烈士墓碑前,開展「紅色耀三晉,青年永傳承」主題清明節祭掃活動,少先隊員們通過敬獻花束、集體默哀
黑龍江一縣發現侵華日軍遺留炮彈 - 天天要聞

黑龍江一縣發現侵華日軍遺留炮彈

新華社哈爾濱4月3日電(記者王君寶)近日,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普查隊在推進孫吳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和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時,發現一枚侵華日軍遺留炮彈。「在普查中,工作人員來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孫吳鎮侵華日軍地下隱蔽部,在文物本體西北側發現了這枚炮彈,經過現場勘查初步分析,此炮彈為侵華日軍遺留。」孫吳縣文物保...
英烈縱無名,山河永不忘! - 天天要聞

英烈縱無名,山河永不忘!

19490826349、19490826350、19490826351……墓碑上這一串串數字背後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76年前,蘭州戰役烽火熊熊解放大西北的關鍵一役,許多戰士血灑蘭州474位烈士長眠於蘭州市烈士陵園名字被歲月隱沒,生命卻融入山河大地蘭州市烈士陵園華林坪革命烈士紀念塔航拍照片。新華社記者 多蕾 攝蒼松翠柏簇擁一顆顆深埋黃土的...
諸葛亮神機妙算,奇才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神機妙算,奇才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讓人驚掉下巴,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從小家裡貪困,童年以羊為伴,並且八九歲還是個啞巴。諸葛亮每天穿行在大山上,邊放羊,邊到處玩,有一天他爬上山巔,瞧見一個小庭子,裡面坐個鬚髮皆白,行雲流水的道家,他的出現引起老道人的注意。
吉林各界人士在偽滿皇宮紀念抗日英烈 - 天天要聞

吉林各界人士在偽滿皇宮紀念抗日英烈

中新社長春4月3日電 (高龍安 李彥國)「緬懷烈士 銘史礪新」——偽滿皇宮博物院清明節紀念活動3日舉行,吉林長春各界人士走進偽滿皇宮博物院東北淪陷史陳列館參加紀念儀式。 長春曾是日本侵華時炮製的偽滿洲國「首都」,坐落於此的偽滿皇宮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偽政權所在地,留存有大量日本侵華罪證。4月3日,吉林長春,民...
雲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 天天要聞

雲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4月3日,雲南昆明,警察向烈士敬獻鮮花。當日,社會各界人士齊聚雲南師範大學,在西南聯大舊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舉行 "清明祭英烈" 活動,共同追思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獻出生命的烈士們。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4月3日,雲南昆明,社會各界人士齊聚雲南師範大學,在西南聯大舊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舉行 ...
抗戰影像記憶|狼牙山五壯士 - 天天要聞

抗戰影像記憶|狼牙山五壯士

清晨的狼牙山,晨霧如紗。五尊青銅雕像在熹微中沉默佇立,嶙峋山岩將他們的身影勾勒成永恆的剪影。狼牙山的名字,是從什麼時候叫起來的,或許沒人說得清楚,但是因為什麼叫響的,在中國卻人盡皆知。「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2017年10月27日攝)。
「中國骨髓移植之父」陸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歲 - 天天要聞

「中國骨髓移植之父」陸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歲

4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委、政協第九屆北京市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內科主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創始所長陸道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2日16時58分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