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2025年03月25日18:24:06 歷史 1156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印度網友十分不理解,印度明明和中國一樣,都是文明的古老帝國,為什麼在經歷挫折之後,中國可以快速崛起,而擁有更悠久歷史的印度卻做不到這一點?

印網友不太理解,過去的這幾十年,印度到底做錯了什麼?印度擁有10000年的歷史,中國擁有4000年的歷史,印度的文化遠比中國更加長遠。

之後他開始反思,是不是印度過去太文明了,並不願意在戰爭方面做文章,是不是印度太過於理想狀態,不務實,反而讓現在的印度成為第三世界國家。時至今日的印度,都還沒有從過去的陰影之中走出來。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再過去,印度有許多非常輝煌的記錄,那些時期印度發展得非常非常好,比如孔雀王朝時期、貴霜王朝時期、笈多王朝時期,甚至朱羅王朝時期對南印度來說也是非常輝煌的。

隨後該網友表示,印度目前的問題就是人們的割裂,雖然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實際上有很多的間隙。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人們不團結,不僅僅只是政治,還有各種因素。需要以一種實際、務實的方式來處理國際關係。不要理想化地認為每個人都會像我們一樣行事。而且需要優先發展經濟和軍事力量。這就是需要做的事情。

所以這些就是在過去10000年里出了問題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們沒有單一的政府和政權,無法做到人們大團結。即使在今天,我們權力過於分散,聯邦制的成分太多了。所以這必須改變,也是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印度網友Hiking自信的表示:老兄,你怎麼知道中國人就想談論未來,而印度人就談論過去呢。印度文明遠遠不止1萬年的歷史,而且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印度網友Painter補充說:說真的,那些都無關緊要。

我們為什麼要爭論誰是最古老的文明呢?重要的是我們如今處於什麼位置。如果我們想成為超級大國,就應該拿自己和中國、美國作比較。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網友Soccer嘲諷說:

印度有1萬年曆史?你在開玩笑吧?

你能從任何地方找到相關的文字記載歷史嗎?印度是一個人為建立的國家,在此之前,在這片次大陸上只是分布著一些小邦國,而且歷史都已經遺失了。其文明也是如此。中國是這個星球上唯一一個有著從未間斷記載的古代文明。

所有其他國家都不會對自己的人民進行自我歧視,種姓制度是所有失敗的唯一原因,因為這種制度阻礙了無差別發展。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網友Cooking繼續說:

然而,中國在歷史上一直領先於印度和世界其他國家,只是在歐洲實現工業化以及由於英國發動的鴉片戰爭之後才落後了。在其長達5000年的輝煌歷史中,「百年屈辱」是中國唯一一段變得「貧窮和落後」的時期。

現在,在人工智慧蓬勃發展之後,我認為中國人會像在其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那樣,再次主宰世界。另外,印度的歷史沒有1萬年那麼久,也許6000年,但這也有點牽強了。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印度網友John說:你在說什麼呢?西方的民***主***制度是現在印度擁有最好的東西,我們也是世界最自由的國家,也是所有人認可的。

印度原本不可能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因為我們內部差異太大了。語言、飲食、種族、生活方式、信仰的神靈、穿著等等,隨著地域的變化差異都非常大。多虧了民***主***,我們才能夠把所有人團結在一起。

過去的行事方式,即種姓/宗教霸權和封建權力遊戲才是導致問題的主要因素。看看周圍,你會看到人們仍然堅守著種姓或宗教,而這是他們的領導人要求他們這麼做的。人們把領導人當作神一樣對待,而不是去質疑他們並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網友Brown說:

中國經濟加速發展只是因為在20世紀50年代受到美國核戰爭威脅,後來又在70年代受到日本經濟崛起的刺激。

他們直接照搬了日本的法西斯/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模式,而這種模式遠比我們所盲目推崇的英美模式要好。

印網友:中印都有古老文化傳承,為什麼中國可以崛起而印度做不到 - 天天要聞

如果印度的權力集中在像李光耀那樣的聰明的技術官僚手中,本可以實現更快的工業化。但如果是在像莫迪這樣的宗教人士領導下,我們就會出現印度版的「大倒退」。

中國的崛起可不是只用了30年。在已知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中華帝國在經濟上都處於領先地位。

幾千年來,印度次大陸一直由許多較小的王國組成。20世紀80年代,由於經濟改革,中國經濟出現了一定下滑,但在那之前中國仍然是領先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著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