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革命的勝利後,籌備新中國的事宜提上日程,中央讓劉少奇出訪蘇聯,並將新中國成立的日期告知,並爭取蘇聯對新中國的支持。
劉少奇將定好的時間告知後,斯大林卻一臉嚴肅地說:「敬請改期。」
那麼,他為何會不認同定好的時間?改期的好處又在哪裡?
斯大林的提醒
早在革命開始,中國百姓就等待著一個新中國,這裡不再有壓迫和戰火,每個人都能夠過上幸福而安穩的日子。
在經過艱難的戰鬥後,我們趕跑了侵略者,解放了中國,新中國的成立也被提上日程。
然而,開國大典應該定在什麼時間,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也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在經過中央的認真討論後,最終將時間定在了1950年的1月1日。
這是一個新的年頭,也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很符合傳統文化的認知。
然而,我們熟知的開國大典時間是1949年10月1日,比定好的時間提前了兩個月,而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改變,其實和斯大林還有點兒關係。
在決定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就派劉少奇去了蘇聯,除了友好外交之外,還需要將新中國成立的時間告訴斯大林,並且爭取他對新中國成立的支持。
這個任務並不十分艱巨,卻也有著一定的難度,不過,劉少奇一行人到達蘇聯後,還是受到了斯大林的熱情招待。
在訪問開始時,劉少奇並未提起有關新中國成立的事情,直到確定斯大林真的對他們表示歡迎後,訪問行程也過去了大半,劉少奇才將這個消息告知斯大林。
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斯大林聽完後卻滿臉嚴肅,他認真對著劉少奇說道:
「我想提醒你們注意防止敵人可能利用所謂無政府狀態進行干涉。這是極毒辣的一招,不能不防。」
斯大林的話給劉少奇提了醒,他連忙將消息傳遞給中央,在經過中央討論後,最終將時間提前到了1949年10月1日,並在這天舉行開國大典。
無政府狀態
在斯大林的話中,提到的無政府狀態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無政府狀態其實就是沒有政府缺乏控制的國家。
這就意味著混亂和無序,甚至可能會存在暴力,是比較混亂的一種的狀態。
那時,中國雖然獲得了抗戰的勝利,我黨也逐漸解放中國,但由於我國的落後狀態和反動力量的存在,仍然充滿危機。
美西方國家如果藉助無政府狀態對中國進行干涉,必將會影響到新中國的成立和發展,這不是一個好消息,而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所以,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和發展,也為了能夠獲得主權完整,提前成立兩個月舉行開國大典成立新中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不同的說法
斯大林的話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這些出自劉少奇出訪蘇聯時,所使用的翻譯師哲的《我的一生》中,真實性也存疑。
事實上,除了斯大林的話提醒開國大典時間改期外,對於開國大典的時間決定還有另外兩種說法。
一種是在解放戰爭之後,黨中央和毛主席就做好了決定,要在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不過這個說法也被人懷疑了真實性,覺得有關時間十分模糊。
另一種說法則是在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上,就已經商量好了要在本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在本年8月正式下達了通知,不過在經過相關查閱後發現,該會議上並沒有相關決定。
但無論是哪種說法,其實開國大典的時間決定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在開國大典當天,閱兵和群眾遊行慶祝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百姓也開始了踏上了幸福安穩生活的道路。
參考資料:
知網——劉明鋼:開國大典的日期是何時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