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德軼事

2025年02月06日19:53:22 歷史 1235

郝天昌

四,我不能再連累鄉親們了

1942年12月,晉綏八分區五團整編為兩個營,張九德任二營營長。由於長期連續作戰,加之營養不濟,體力嚴重透支,不幸在駐地南頭村(現屬古交市常安鄉)染上了日本鬼孑播撒的傷寒病毒,三天高燒不退,昏迷不醒。幸好得到同駐南頭村的八分區衛生處和野戰醫院醫生的及時治療,終於醒了過來。當得知自己患的是傷寒病時,他的心碎了,陷入了深沉的思慮。他深知,這種病治癒率極低,死亡率極高,而且經常聽到村民因感染傷寒細菌病亡的哀痛哭聲。他想,自己沒有倒在敵人的槍囗下,卻要病亡在敵人的病毒中,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也深深地同情著同患病毒的鄉親們,他己做好隨時獻身的準備。當部隊領導前來探望他時,他向領導提出了請求,我不能再連累鄉親們了,如要治療,將我轉移至村外,與鄉親們隔離開來。領導採納了他的要求,將他轉到村外的一眼地道中,並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由八分區衛生處賀文奎醫生主治,村醫郝三喜配合,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同時將五團南頭籍戰士郝拉昌調回專門陪侍。

這條地道是1940年由交城縣抗聯主任華國鋒與三區區書記李立功率村民開挖出來的防禦工事,地道裡面兩側均有住人的生活設施,張九德就躺在其中的一處土坑上,下面鋪了一層厚厚的穀草,部隊為他準備了兩床厚被子,洞口掛上一條門帘,算是隔離帶吧。鄉親們還用鐵桶製作了簡易的火爐,用於取暖,燒開水,熬中藥。房東與村幹部還為他提供了一些營養食品,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鄉親們的熱心幫助下,張九德在地道中渡過了艱難的一個多月,奇蹟般地恢復了健康。也許是出自醫生們的高超技術,也許是出自戰士與鄉親們的精心呵護,更或許是他鋼鐵般意志的支撐。直至現在,郝拉昌現年70歲之子郝貴平依然記的父親生前講過的這段動人故事,他回憶說,父親1941年參軍,1945年負傷,1949複員,在部隊的10年中,陪侍張九德營長是他難以忘切的一件大事。當時我家距地道最近,不足200米,晚上父親與另外一位戰士一同睡在地道中,白天輪流看護。我現在只記的那位首長姓張,他對我父親很關懷。

時過境遷,這條紅色地道已被中組部確定為國家級紅色遺址,並拔出專款用於維修。而張九德在地道中養病的故事將極大地豐富地道的紅色文化內涵,成為教育後人的生動史料。


張九德軼事 - 天天要聞


張九德軼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印尼華僑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 天天要聞

印尼華僑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2025年5月11日下午3時,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25位印尼華人華僑組成的參訪團,成員平均年齡超過75歲,最年長者88歲。他們中有人坐著輪椅、有人拄著拐杖,全程緊跟講解員步伐,無一人掉隊。參訪團此行是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特意到館重溫歷史,併合唱《松花江上》。 參訪團成員雖年事已高,...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 天天要聞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當傳統婚宴遇上Z世代腦洞山西這屆年輕人徹底顛覆「結婚標配」!從電動車隊的拉風接親到火鍋店裡的誓言公交車上的浪漫他們用行動證明結婚不卷排場快樂才是終極儀式感Part.01沒有豪車轟鳴卻引得路人祝福鳴笛3月6日運城小伙帶領30輛電動車迎親車把系氣球後視鏡系紅綢帶車隊穿行大街小巷路人紛紛拍照「比超跑車隊還吸睛!環保又...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 天天要聞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兩岸關係這個大棋盤上,總有些聲音讓人耳朵一豎,特別是談到台灣和大陸統一後的事。洪秀柱那句「兩岸同屬一中,終極目標是統一」,擲地有聲,直接點燃了不少討論。而黃智賢、邱毅、王炳忠這些名字,也常跟「統一」倆字綁在一起。他們不光是喊口號,還真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