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吉思汗的墓到現在都找不到?

2024年04月15日07:55:17 歷史 1496

為什麼成吉思汗的墓到現在都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SAMUEL BERGSTROM

成吉思汗曾經統治著太平洋裏海之間的一切(圖片來源:Samuel Bergstrom)


這是一片富有傳奇色彩的廣袤土地。這裡沒有道路,沒有永久性建築,只有無盡的天空,叢生的乾草和呼嘯的烈風。我們停下來在牧民的圓頂蒙古包里飲用鹹味的奶茶,抓拍那裡馬匹和羊群信步的美景。有時我們只是為了停下而停下——蒙古國南戈壁省一望無際,我們一路駕車前行。我無法想像在這片土地上策馬賓士的情形。


但這就是成吉思汗的國家,他就是在馬背上征服了世界的勇士。他的故事充斥著綁架和殺戮,愛恨情仇交織在一起。


這就是歷史。直到他去世後,他的傳奇才拉開序幕。


成吉思汗曾經統治著太平洋與裏海之間的一切。他臨死前要求將自己秘密埋葬。一支悲痛的軍隊把他的屍體運回家鄉,沿途遇到的人都被格殺勿論,只為保守這一秘密。當這位君主終於入土為安,他的1000名士兵在他的墓地上騎馬踩踏,毀掉一切痕迹。


在成吉思汗去世後的800年里,沒有人能找到他的陵墓。


外國人主導的探險隊曾試圖在史書、地面甚至空中尋找他的陵墓——《國家地理》雜誌的"可汗谷項目" (Valley of the KhansProject) 就曾使用衛星圖像大規模搜索,試圖找到陵墓所在。最關注尋找陵墓都是些外國人,但是蒙古人自己卻並不希望找到它。


這並非由於成吉思汗在他的家鄉不受重視——事實恰恰相反。他的頭像被印在紙幣和伏特加酒瓶上。自 1227 年去世後,他恐怕從未像今天這般深受歡迎。所以對於局外人而言,或許很難理解為什麼當地人把尋找他的陵墓視為禁忌。


這種不情願常常被國外媒體浪漫地解釋為一種詛咒。據信,世界將隨著成吉思汗墓的發現而終結。這種說法與帖木兒傳奇遙相呼應。帖木兒是14世紀的突厥蒙古國王。1941 年,他的陵墓被蘇聯考古學家發掘。在帖木兒陵墓被發掘之後不久,納粹軍隊就入侵蘇聯,開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血腥的東方戰線迷信的人可能將此視為因果關係。


但是我的翻譯烏倫 (Uelun) 卻不以為然。作為一名在俄羅斯烏蘭烏德 (Ulan-Ude) 布里亞特國立大學 (Buryat StateUniversity) 獲得國際關係學位的蒙古年輕人,她並不迷信。在她看來,這件事只關乎敬畏。成吉思汗並不希望自己被人找到。


為什麼成吉思汗的墓到現在都找不到? - 天天要聞


一千匹馬在成吉思汗的墓地踩踏,毀滅一切痕迹(圖片來源:Samuel Bergstrom)

"他們費盡心機想要把他的陵墓藏起來,"她說。現在打開它將有違他的心愿。

這是人之常情。蒙古是一個擁有悠久傳統和崇高榮譽感的國家。很多家庭都掛著印有成吉思汗肖像的掛毯或他的畫像。有的人自認為是"黃金後代",因為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皇室。在整個蒙古,這位勇士始終是他們一個強大的象徵。


尋找成吉思汗墓


除了敬畏成吉思汗臨終遺願的文化壓力外,大量技術難題也阻礙著陵墓的搜尋。蒙古地域遼闊,屬於欠開發國家——它的面積是英國的7倍多,但是道路卻只有英國的2%。這裡人口密度極低,只有格陵蘭和一些偏遠島嶼的人口密度比它更低。自然,這裡放眼望去,遍地都是荒野。人類在這裡存在似乎只是為了在茫茫大地上提供一些參照物:遠方,牧民蒙古包的白色曲線,還有岩石寺廟上迎風飛揚的經幡。這片土地堅守著自己的秘密。


為什麼成吉思汗的墓到現在都找不到? - 天天要聞


蒙古的面積是英國的七倍多,但是道路卻只有英國的 2%(圖片來源:Samuel Bergstrom)


在考古生涯中,迪馬扎布·額爾德尼巴特爾(DiimaajavErdenebaatar) 博士曾多次克服了這樣的困難。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是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州立大學(Ulaanbaatar State University) 考古系主任,也是為尋找陵墓成立的首個聯合探險隊的成員之一。這個由日本和蒙古的合作項目名為"Gurvan Gol"(意思是"三條河流"),它重點研究成吉思汗的出生地肯特省 (Khentii Province),也就是鄂嫩河 (Onon)、克魯倫河 (Kherlen) 和圖勒河 (Tuul) 的交匯之地。那還要回到1990 年,也是蒙古民主革命爆發的同一年。當時,這個國家和平終結了共產黨政府的統治,建立了新的民主體制。同樣終結的還有成吉思汗陵墓的搜尋行動,民眾的抗議致使"Gurvan Gol"項目中斷。


烏倫和我在烏蘭巴托州立大學見到了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我們談到了陵墓,特別是他手頭的項目與成吉思汗墓之間的相似之處。自2001年以來,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已經在蒙古中部的後杭愛省 (ArkhangaiProvince) 發掘了一個擁有2000年歷史的匈奴國王陵墓。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認為,匈奴是蒙古族的祖先,這也是成吉思汗本人認可的理論。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有類似的墓葬習俗,這些匈奴陵墓也可能與成吉思汗墓類似。


為什麼成吉思汗的墓到現在都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圖像來源,SAMUEL BERGSTROM


很多人都相信,成吉思汗墓里可能充斥著從蒙古帝國各地搜羅來的珍寶。


匈奴國王被埋葬在地下20多米深的木質墓室內,在地面上設有方形石頭作為標記。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花了10年時間才發掘出第一個墓室,而且當時這個墓室已歷經盜墓者洗劫。儘管如此,墓室裡面仍然有許多珍品,它們反映了匈奴的外交觸角所及:其中有有一輛中國戰車、羅馬的玻璃器皿和大量的貴重金屬。


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帶我參觀了大學的小型考古博物館,那裡收藏著這些文物。墓地中葬有金銀飾品和殉葬的馬匹。他指出藏品圖案中的豹和獨角獸——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人也將其用於皇室圖像。


很多人都相信,成吉思汗墓里可能充斥著從蒙古帝國各地搜羅來的類似珍寶。這也是外國人尋找陵墓的興趣依然濃厚的一個原因。但是,如果成吉思汗也按照匈奴的方式埋葬(即便有此可能),情況無疑就將難以掌握。通過移動標記石塊,這樣的陵墓很容易就能隱藏起來。要在蒙古廣袤的土地找到地下20米深的墓室,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我詢問額爾德尼巴特爾博士他認為能否找到成吉思汗墓時,他鎮定而又冷淡地聳了聳肩。他的有生之年已經不足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了。歷史太過久遠。


禁入之地可能的線索


民間傳說成吉思汗被葬在肯特山 (Khentii Mountains) 一個名為不兒罕合勒敦 (Burkhan Khaldun) 的山峰上,那裡距烏蘭巴托東北部約160公里。成吉思汗年輕時曾在那座山上成功躲過敵人,他曾發誓死後要魂歸於此。但是學者們對於陵墓在這座山上的確切位置仍有爭議——如果事實果真如此。


為什麼成吉思汗的墓到現在都找不到? - 天天要聞

傳說成吉思汗被葬在肯特山 (Khentii Mountains) 上(圖片來源:Peter Langer/Design Pics Inc/Alamy)


"那是一座聖山。"烏蘭巴托州立大學專門研究13世紀蒙古歷史的歷史學教授索德諾姆·朝勒蒙 (Sodnom Tsolmon) 博士說道,"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埋葬於此。"


學者們還利用歷史記錄來尋找成吉思汗墓的位置,,但是他們的說法往往自相矛盾。1000匹奔馬錶明陵墓所在地形為山谷或平原,如同匈奴墓地一樣,但是成吉思汗的誓言又指向山脈。更為複雜的是,蒙古的民族學者S·巴丹哈坦 (S Badamkhatan) 發現,歷史上有5座山都叫做不兒罕合勒敦(不過,他認為現在這座不兒罕合勒敦山可能是正確所在)。


朝勒蒙博士和我都無法爬上不兒罕合勒敦山,這座聖山並不歡迎女性,,甚至周邊地區也曾一度只向皇室開放。曾經被稱作"Ikh Khorig("禁忌重地")的地方如今是汗肯特嚴格保護區 (Khan Khentii StrictlyProtected Area),也被認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地。自從獲得上述認定以來,不兒罕合勒敦山就禁止研究人員進入,這就意味著任何關於成吉思汗墓的猜測都無從證實。


對勇士遺願的致敬


陵墓似乎無法找到,但是為什麼它始終都是蒙古的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呢?


為什麼成吉思汗的墓到現在都找不到? - 天天要聞

成吉思汗的統治奉行外交豁免和宗教自由的理念(圖片來源:Samuel Bergstrom)


成吉思汗是蒙古最偉大的英雄。西方人只記得他的征服,而蒙古人則記得他的創造。他的帝國將東西方連接起來,促進了絲綢之路的繁榮。他的統治奉行外交豁免和宗教自由的理念。他建立了可靠的郵政服務,並推行紙幣的使用。成吉思汗不僅征服了世界,還推動了世界的文明發展進程。


直至今天,他依然廣受尊重——這也是像烏倫這樣的蒙古人希望他的陵墓不被打擾的原因所在。


"如果他們想讓我們找到,就會留下某種記號。"


這是朝勒蒙博士最後的結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
網傳廣東中考試題被泄?警方:將嚴查造謠者 - 天天要聞

網傳廣東中考試題被泄?警方:將嚴查造謠者

東莞市某校衝刺考前強化訓練試卷與廣東省中考數學科目試卷高度雷同?日前,網上流傳一條信息,廣東中考被疑「泄題」,引髮網友廣泛關注。記者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獲悉,省教育考試院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並迅速成立調查小組核查有關情況,經調查,不存在考前試題泄露情況。據悉,7月1日下午廣東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
大方縣八堡鄉舉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 - 天天要聞

大方縣八堡鄉舉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

五十載崢嶸歲月,五十載初心如磐!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7月1日,大方縣八堡鄉舉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向黨齡達到50年的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進一步增強廣大共產黨員的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獲得感,為鄉村振興發展凝聚正能量。儀式上,鄉黨委班子為老黨員們頒發了「光榮在黨50年」...
又熄滅兩盞燈,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26人 - 天天要聞

又熄滅兩盞燈,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26人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雲 文/攝)7月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近期去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劉貴祥舉行熄燈儀式。截至目前,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26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的外孫女胡靜雅說:「作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還原歷史真相,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