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西安昆明池新建了一個七夕公園,到過這裡的人才真正弄清了中國人的情人節「七夕」原來是牛郎織女故事演變而來。
屈原《離騷》:「越去漢兮南粉,襪余馬分河鼓。」銀河在古語中又稱為漢、銀漢、天漢,寓意著吉祥。楚漢相爭之時項羽封劉邦為漢中王,起初劉邦不就,蕭何就以天上的銀河與漢水相似說服劉邦:「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劉邦做了漢王,以後在奪得天下之後,劉邦繼續以「漢」作為國號。公元前130年漢武帝為了修鍊水師以攻打南越,開始修建昆明池。池成,漢武帝把昆明池又跟銀河聯繫起來,為了用昆明池以兆銀河,特意在昆明池東西兩側樹石爺石婆石像兩個,石爺象徵牛郎星,石婆象徵織女星。昭示著漢家江山就像天上的銀河一樣輝煌不滅。
中國人早在周王朝時期就對「銀漢」有了精神崇拜,《詩經》里已經有了描寫。《詩經 小雅 大東》「維天有漢,鑒亦有光。」但是《詩經 小雅 大東》里記載的牛郎織女故事的最早文字只是兩個作比喻的意象,沒有愛情故事的因素。《詩終 大雅 雲漢》:「棹彼雲漢。為章於天。」也只是詩人仰望天空,對蒼天(祭祀的天神)的想像描寫,還沒有織女牛郎故事的內容。
就在修建了昆明池這同一時期人們開始對織女牛郎故事不斷加工,收錄在梁昭明太子蕭統所編《文選 . 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才開始見到織女牛郎故事的雛形: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由此可見,昆明池、石爺和石婆對於愛情故事的形成起到了不可磨滅、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唐代以後昆明池乾涸廢為農田,當地老百姓把兩尊石像收起來又建立了石爺廟和石婆廟,供奉一千多年而且香火不斷。
所以說,昆明池是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源頭一點兒也不過分。
#為什麼說「昆明池是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源頭?」#,#濃情中國年##話題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