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米萊改革的經濟學道理

2024年02月07日23:05:05 歷史 1124

阿根廷總統米萊改革的經濟學道理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南部,處於溫帶地區,從氣候角度看,曾經是歐洲人口的理想移民目的地,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歐洲人口的到來。大量白人的到來讓原住民印第安人幾乎銷聲匿跡,由於移民白人曾經的自律,竟然沒有引進非洲黑人奴隸,這導致阿根廷成為拉丁美洲白人比例最高的國家。95%的人口是白人,二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四千多萬人口。是印度人口密度的二十分之一,可以稱之為地廣人稀的中等面積大國。

一百年前,以農業為主的阿根廷,土地資源豐富,人民生活富裕,人均生活水平高於歐洲,接近美國水平。從人均富裕水平看,名列世界前茅,屬於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此時,阿根廷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牧場、農場高效運行,私有經濟發展。人們主人翁精神飽滿,自私的人們積極地追求著家庭財富,勞動積極性極高。人們積極向上,樂觀未來。

此時,歐洲德國的猶太人釋放出了一個給世界帶來巨大影響的幽靈,許多地方的命運因此而改變。這個猶太人的思想幽靈本來想改變歐洲西部,結果卻影響了歐洲東部,極大地改變了俄國的命運。這種影響是一系列的,俄國的鄰國也很快會受到巨大影響。這個幽靈來到美洲,開始逐漸改變阿根廷命運。

從此,阿根廷逐漸從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向左轉變,逐漸成為半資本主義半社會主義的國家。阿根廷經濟形勢隨之逐漸惡化,從世界前列,跌落成拉美化國家的典範。不過,值得幸運的是,阿根廷沒有進一步向左發展,沒有成為朝鮮、古巴那樣的原教旨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不然,糧食出口大國阿根廷也會出現饑荒。

我們環顧全球,可以看到,歐洲白人國家,只要是典型資本主義國家,都成為發達國家。比如,阿根廷母國西班牙現在就是發達國家。阿根廷等曾經的半社會主義國家或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成為例外。

長期在拉美化國家煎熬的阿根廷人民,終於跟上了時代潮流,選舉出了一個嚮往資本主義的經濟學家。米萊橫空出世,成為扭轉阿根廷命運的轉折點。現在,經過米萊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開放政策,阿根廷已經轉變成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阿根廷人民主人翁精神倍增,勞動積極性大漲,經濟漸趨繁榮,股市扶搖直上。

按照這個趨勢,也許米萊兩個任期,長期處於發達國家門檻邊的阿根廷就可以一步踏入發達國家陣營。半資本主義半社會主義的阿根廷,經濟管制太多,不僅遏制了阿根廷人民的勞動積極性,而且還遏制了阿根廷優勢的發揮。現在,改革開放的阿根廷,激發了人民的勞動積極性,發揚光大了阿根廷的優勢領域,逐漸淘汰了阿根廷的劣勢領域。比如,阿根廷的農業生產,是阿根廷的優勢產業,取消出口管制,可以讓阿根廷的農業優勢充分發揮。對進出口管制的減少,也淘汰了阿根廷低效率的生產領域,這對阿根廷總體經濟效率的提高意義重大。阿根廷經濟效率的提高,就是阿根廷經濟水平的提高,意味著人均GDP的提高。

比如,減少政府規模,自然可以大幅度減少財富在政府領域的浪費,對提高阿根廷整體的社會運行效率幫助很大。小政府也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典型特點之一。米萊政府不再濫發鈔票,對經濟健康發展也是大有好處的。通貨膨脹其實也意味著財富的浪費,經濟發展的扭曲。穩定的貨幣政策,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阿根廷之前的政府,都是通過濫發貨幣,從而彌補龐大的福利開支或大政府的開支。

阿根廷之前是半資本主義半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掌握著選票,所以,各屆政府都是通過高福利收買人心。而整個社會並沒有創造那麼多財富,只能是濫發貨幣了。結果是福利被打折。

當然了,無論什麼樣的社會制度,福利水平體現著或對應著人民掌握的權力大小,人民掌握的權力越小,福利水平就越低。當然了,這是平均來說的。米萊的理性,或選民的醒悟,讓米萊政府不可能再搞那麼多打折福利了。

阿根廷總統米萊改革的經濟學道理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 天天要聞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12日,黑龍江省檔案館舉行慶祝「6.9」國際檔案日暨檔案開發成果公布發布會,現場《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檔案開發成果《清代黑龍江戶口檔案選編》、《鄂溫克族滿文歷史檔案譯編》首發,該資料也填補了國內外史料研究的空白。為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黑龍江省檔案館依託特色館藏,持續發力檔案價值挖潛,成功...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1942年,晉察冀軍區的某家農戶里,游擊隊隊長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滿面地沖著對面的人舉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