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2024年01月24日18:05:36 歷史 1012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北宋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個令人矚目的故事:1057年,一家六口同行進京趕考,竟然人人皆中進士,這在士林中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波瀾。

這家人,正是曾鞏及其家族。曾鞏,一位出生於官宦之家的才子,自幼才華橫溢,卻在科舉之路上屢遭挫折。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每一次的失敗,都在他心中積累著深深的疑問:為什麼?他和他的家人又將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實現他們的夢想呢?

北宋,一個文化繁榮、科舉昌盛的時代。在這個背景下,出生於官宦家庭的曾鞏,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才華。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他的家族,一直是朝中重臣,祖輩的榮光猶如家中的明燈,照亮了曾鞏成長的路途。在這樣一個充滿期望的環境中,曾鞏的童年充滿了書籍和學問。

「鞏兒,你又在讀書啦?」父親的聲音從書房門外傳來。

「是的,父親。」曾鞏合上書本,轉過身,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我正在學習《周易》,其中的奧妙令人著迷。」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父親走進書房,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你的勤奮是你最大的財富。但別忘了,除了書本知識,人生的經驗也同樣重要。」

曾鞏的父親不僅是他的家長,也是他的啟蒙老師。他鼓勵曾鞏廣泛學習,不僅僅局限於經典文學,也包括歷史、政治、哲學等。在家族的熏陶下,曾鞏不僅學識淵博,而且思想開放,視野寬廣。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隨著年歲增長,曾鞏的學習更加刻苦。十二歲時,他已經能夠寫出堪比成人的文章。他的名聲也開始在當地傳開,人們稱他為「神童」。

這一時期,曾鞏的才華開始綻放,他的志向也愈發明確:他要成為一名進士,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然而,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十八歲那年,曾鞏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滿懷信心地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他和哥哥一起,在漫長而艱苦的考試中奮筆疾書。

考試結束後,曾鞏心中充滿期待。但當榜單揭曉的那一刻,他的名字並未出現。這次失敗,對他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打擊,但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他哥哥心情沉重地說:「鞏兒,我們都未能中榜,真是遺憾。」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曾鞏沉吟片刻,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哥哥,此次失敗,我必有所得。我會找出失敗的原因,不會讓它再次阻擋我們的道路。」

回到家後,曾鞏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他意識到,自己的文風雖然豪放,但與當時科舉的要求不完全契合。這個認識讓他開始調整自己的寫作風格,同時也加強了對策論和時政的學習。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在此期間,曾鞏的父親帶他走訪了多位學者,其中包括後來的文壇巨擘歐陽修。歐陽修對曾鞏的才華讚賞有加,甚至把他比作「百鳥之中的鄂鳥」。

在經歷了這些學習和交流之後,曾鞏的文風逐漸成熟。二十三歲那年,他再次踏上了科舉之路。但遺憾的是,他再次落榜。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這一次的落榜,對曾鞏來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挑戰。他開始更加深入地思考科舉制度和時代的要求,同時也在個人修養上下了更大的功夫。

在這些年的學習和思考中,曾鞏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風和思想。他的文章開始融合傳統與創新,既有深厚的學識底蘊,又不失時代的進步思想。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終於,在38歲那年,曾鞏帶著滿腔熱血,再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這一次,他不僅帶著自己的堅持和信念,還帶著對科舉制度的深刻理解和對時代的獨到見解。他的故事,就在這個關鍵的轉折點,開始向著輝煌的篇章邁進。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那年春天,曾鞏決定再次挑戰科舉考試。這一次,他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帶著三個弟弟和兩個妹夫,一同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家中長輩與族人都為他們送行,場面充滿了期望和祝福。

「鞏兒,這次你要是能中,那我們曾家的面子可就大了!」一位長輩笑著說。

曾鞏微笑著回應:「我會儘力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以學問取勝。」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路上,曾鞏與弟弟們討論著學問,相互輔導。他們的妹夫也不時地加入討論。這一行人的隊伍,顯得格外的團結和諧。

到達京城後,曾鞏安排好弟弟們的住宿,又仔細檢查了考試用具。他知道,這次考試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意義非凡。

「明日就是考試了,大家都準備好了嗎?」曾鞏在客棧的房間內問道。

「都準備好了,我們會全力以赴的。」弟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考試當天,曾鞏和家人們都穿著乾淨整齊的考試服,早早地來到了考場。曾鞏看著身邊的弟弟和妹夫,鼓勵道:「不要緊張,只要發揮出我們平時的水平就好。」

考試分為幾天進行。題目涉及政治、經濟、文學等多個方面,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曾鞏在答題時,思維敏捷,筆鋒犀利,展現了他深厚的學識和對時代的深刻理解。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考試結束後,曾鞏和家人們回到了客棧。他們相互交流考試感受,互相鼓勵。

「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已儘力。」曾鞏說,「能與家人共同經歷這樣的考驗,我感到非常驕傲。」

榜單揭曉的那一天,曾鞏和家人們早早地來到了公布榜單的地方。當他們看到自己和家人的名字時,都感到難以置信。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我們都中了!我們都成為了進士!」弟弟們激動地喊道。

曾鞏看著榜單,心中充滿了激動和感慨。他知道,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勝利,更是他對學問、對家族的堅持和努力的勝利。

消息傳回家鄉,整個曾家和周圍的鄉親都沸騰了。曾鞏一家六口同時中進士的奇蹟,在朝野引起了巨大的嘩然。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讚歎他們的學問和才華,有的懷疑是否有內幕。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曾鞏聽聞這些議論,只是微笑:「學問之路,本就不易。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了目標,這就足夠了。」

這一年的科舉,不僅為曾鞏和他的家族帶來了榮耀,也成為了他們傳奇故事的一部分。這一奇蹟,成為了後世提及曾鞏時不可或缺的一章,見證了他對學問和理想的堅持與追求。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在那次震驚朝野的科舉考試之後,曾鞏及其家族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鞏成為了當時文壇上的一顆璀璨之星,而他的弟弟和妹夫們也各自開啟了他們仕途上的新篇章。

「鞏兒,你不僅為自己贏得了榮譽,也為我們曾家贏得了無上的光榮。」家中長輩激動地說。

曾鞏微笑著回應:「這一切都離不開家族的培養和支持。現在,我們應當將這份榮耀轉化為服務國家的動力。」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隨著時間的推移,曾鞏在朝政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他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文學造詣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他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改革建議,為當時的政治和文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曾鞏的弟弟和妹夫們也不負眾望,他們各自在政府中擔任要職,成為了國家的棟樑之材。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曾鞏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文學追求。他的作品深受當時文人的喜愛和推崇,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既展現了深厚的學識,又充滿了人文關懷,成為後世學者研究的重要對象。

「鞏兒,你的文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位友人讚歎道。

曾鞏回以微笑:「文以載道,我只願我的文字能對世人有所啟發。」

在曾鞏晚年,他開始更多地關注學術研究和後輩的教育。他將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傳授給年輕一代,希望他們能夠繼承和發揚光大。

1057年,一家六口進京趕考,結果全中進士?朝野為之嘩然 - 天天要聞

曾鞏的一生,可以說是波瀾壯闊又充滿傳奇色彩。從一個才華橫溢的少年到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的故事激勵了無數人。他不僅在政治和文學上留下了不朽的遺產,更在精神上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堅持自己的理想,不畏困難,不斷學習和進步。

曾鞏的一生,是對理想和才華的最好詮釋。他的故事,成為了後世追尋夢想、勇於挑戰的典範。而曾鞏一家六口同時考取進士的奇蹟,更是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傳奇,傳頌至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 天天要聞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6日訊7月5日,2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大學生、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外賓走進紅巷,參觀中共五大舊址、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據了解,他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5年國際暑期學校成員,在武漢開啟為期兩周的學術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 天天要聞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於7月3日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這是山東艦首次赴港也是繼遼寧艦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第二次訪港巨艦破浪而來、氣勢磅礴「航母熱」燃爆香江線上發放參觀票全部約滿7月5日下午兩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老戰士...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 天天要聞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7月4日開始,「日本末世預言」「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消息,逐漸霸榜社交媒體平台。該網傳內容引發大量關注。7月5日凌晨4時,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萬人蹲點觀看。如今,預言時間點已過,「毀滅性大地震」沒有應驗,僅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5日發生5.4級地震。經確認,島上未有人員傷...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著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著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著。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亞塞拜然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亞塞拜然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亞塞拜然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亞塞拜然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亞塞拜然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亞塞拜然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亞塞拜然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亞塞拜然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 天天要聞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國民黨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辦首場反罷造勢。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表示,台灣不準有皇帝,民進黨不要想著當皇帝。他也轟民進黨放任自己的禽獸攻擊國民黨,世上沒有後悔葯,如果不想後悔就出來投票。連勝文宣講反罷,他說,颱風來的前一天特別悶熱,感謝大家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監督與制衡站出來,防止絕對權力絕對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