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本人看白話版書籍時以白話文轉文言文所撰,非歷史古語對話原版,故請以史記對話為準,本文乃本人練筆之作,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賜教,謝謝!
本文/作者:
草歌子
2023/11/24/01:56
劉秀罹難,囚於野縣獄中,市肆小吏樊曄入獄執事,偶遇劉秀。劉秀飢甚,欲求飽腹,臨近生死,樊曄見狀,痛心疾首,然因官小而躬卑,故曰:「爾乃在押之人,吾豈敢助爾?懼惹禍上身。」
劉秀餓極,故失態大罵樊曄:「爾見死不救,竟如此狡辯!爾乃匪僻之人也,吾頂天立地,焉知爾不為人道?何故求於爾?」
樊曄返家,坐立難安,故把遇劉秀之事訴之於舍親。劉秀罪不至死,然獄中虐待於彼,朝廷無道,彼斥責於吾,乃吾膽小怕事所致。舍親曰:「劉秀與爾不識,奚以冒險助彼?吾等無權無勢,自保不足,何言他顧?爾奚以自責?」
樊曄嘆息:「吾等雖窮,然奚以因此而失德?若此為人,豈不讓人笑哉?吾樊曄雖非君子,然恥為小人也。」翌日之,樊曄早起購麵餅一筐送與劉秀。樊曄曰:「吾雖窮,但非糊塗之人也。吾爾乃苦命之人,爾昨日所求吾實不該拒之,望爾恕吾一時失。」
劉秀掩涕曰:「爾如此心善,該道歉之人乃吾也。昨日吾冒犯無禮,爾不計較於吾,還仗義相助,吾真乃無地自容也。」食過麵餅,劉秀涕零曰:「汝之麵餅救吾一命,大恩不言謝。汝定有好報焉。」
劉秀登基後,不忘樊曄之恩。與群臣商議曰:「朕落難之時,餓極臨死,幸得樊曄麵餅一筐充饑,方保一命。樊曄雖貧,然 冒險救朕。此人若不得好報,天不容朕也。」群臣聽罷為之感動。有人進言曰:「樊曄仁心救主,感天動地,不可不賞也。請陛下贈其錢財,已示不忘舊情。」
劉秀曰:「樊曄窮而有仁,實乃難得也。僅贈予錢財難表朕心。當委其官、授其職,使其光宗耀祖。」群臣無以應和。
一臣諫曰:「陛下贈其錢財,使其永不貧窮便已是樊曄之造化也。樊曄貧寒出身,並無歷練,做官恐難勝任。」
劉秀曰:「樊曄窮而有仁,實乃難得也。僅贈予錢財難表朕心。當委其官、授其職,使其光宗耀祖。」群臣無以應和。
一臣諫曰:「陛下贈其錢財,使其永不貧窮便已是樊曄之造化也。樊曄貧寒出身,並無歷練,做官恐難勝任。」
劉秀曰:「朕治理天下,乃代天行事。豈能不慎?朕重賞樊曄乃是讓天下人知道:仁愛不可丟;仁愛必受賞。天下百姓若仁愛有禮,天下豈不大治?」群臣聽之,方知劉秀良苦用心也,皆呼萬歲。
樊曄被封都尉。劉秀破例賞賜其宮宴、龍車、華服。樊曄深覺如夢,急推辭曰:當年臣只略盡綿薄,何足掛齒?陛下何須掛懷。
劉秀曰,此乃爾應得之獎賞;爾仁愛之心此乃何足焉?樊曄推辭不得,便惶惶受之。
樊曄殂後,後代皇帝不忘其善舉,仍對樊家禮遇其厚,明帝時一次便賞賜百萬錢。
故善人者施之以恩,仁人者以仁待與人,仁善雙施者德也。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