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4年,李敏突然收到舅媽的一封來信。在這封信中,舅媽告訴李敏,賀子珍的病情十分嚴重,讓她趕緊來上海,給母親一些安慰。
看到李敏舅媽寫來的信後,毛主席十分關心,當即讓李敏到上海去看望,並讓她找上海的黨組織,請他們幫忙照顧一下賀子珍,帶她去看看病。在李敏臨離開時,毛主席將她叫住,囑咐道:「不要說她是因為什麼病的……」
毛主席:你媽媽是一個很有善心的人
很快,李敏便來到上海,照顧生病的母親。見到女兒李敏時,賀子珍非常高興,病體逐漸好轉。
李敏在上海期間,毛主席惦記著賀子珍的病情,又託人給賀子珍送來了一些吃的和用的,並讓人帶話給李敏,一定要等賀子珍的病情穩定後再回來。
在李敏的陪伴下,賀子珍的病情日益減輕。後來,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賀子珍終於康復,走出醫院。
出院後,賀子珍的身體比原來瘦了許多。對此,李敏十分心疼。為了不讓毛主席擔心,在李敏離開上海的時候,賀子珍特意囑咐她不要將自己的情況跟毛主席講,以免他擔心。
回到北京後,李敏蹦蹦跳跳地來到毛主席的面前。
看到女兒回來,毛主席也十分高興。想到賀子珍大病初癒,毛主席關心地問:「你媽媽現在是個什麼樣子了?她過去可苗條了,腰細細的,現在還那麼苗條嗎?」
聽了毛主席的話,李敏故意回答說:「我媽媽現在這麼胖了,像個大水桶!」
為了讓毛主席相信她說的話,李敏還舉起雙臂,划了一個大大的圈,意思是說賀子珍的身子就是這樣胖胖的。
知道李敏一定是聽了賀子珍的囑咐才這樣說的,毛主席內心十分傷感,說:「不會,你媽媽的身子骨絕不會變成個大胖子,她過去身體就瘦弱,更何況現在有病,心事重,怎麼可能胖呢。」
聽到毛主席這樣說,李敏知道無法騙過父親,便實話實說道:「媽媽身體很瘦,很弱,很……」
果然如賀子珍所說,在聽了李敏的講述後,毛主席非常難過。他咽了一口唾液,將頭轉向他處,讓李敏看不著。
隨後,毛主席從衣兜里摸出一支煙,又劃著一根火柴,默默地點上,抽了一口後,說:「你媽媽很小的時候就追求進步,投身革命了。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紅軍女戰士,她作戰很勇敢!」
緊接著,毛主席又望著遠處,對李敏說:「你媽媽是一個很開朗、很豁達、很有善心的人,常常是一高興就開懷大笑。過去,我們在茅坪河裡抓魚,她也打著赤腳,站在河的中央,看到魚游過來了,伸手就去抓。你媽媽比我靈活,有時還真能抓住一兩條警惕性不高的笨魚,她高興得開懷大笑,差點跌倒在水裡。」
說到這裡,毛主席沒有再繼續說。這一刻,毛主席心中的酸楚,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看到父親沉默了下來,李敏十分心疼。她雖然無法體會毛主席內心的感受,但還是懂事地拉著毛主席的手,溫暖著父親。
感受到女兒的溫度後,毛主席將李敏拉過來,抱在懷裡,並用自己的大手撫摸著女兒。
過了一會兒,毛主席再次提起了過去和賀子珍在一起的快樂歲月,說:「那是1928年10月的一天下午,你媽媽在井岡山的後山,撿來半籃子金黃鮮嫩的小松菇,洗乾淨後,煮了一大碗端給我吃,我吃得好香!」
說到這裡,毛主席的臉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彷彿又回到了過去……
隨後,毛主席對李敏說:「你媽媽見我吃得額頭上都出汗了,問我說:『田裡的泥鰍你吃嗎?』我跟她開玩笑說:『我這個人,4腳的不吃板凳,長毛毛的不吃蓑衣。』誰知第二天早晨,你媽媽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後來,見你媽媽褲腳卷得老高,提著一隻魚簍回來了。我一看你媽媽提的是半簍鮮活的泥鰍,才恍然大悟說:『你呀!我隨口說了聲,你就去抓泥鰍。』」
緊接著,毛主席看著懷中乖巧的女兒,繼續說:「我燒水,你媽媽煮菜,我們忙活起來。也不知你媽媽從哪裡弄來的米粉,蒸熟了粉巴泥鰍,又放上些蔥花、薑絲,還有辣椒粉,那味道鮮美可口,這頓晚餐吃得好開心喲!」
從毛主席的講述中,李敏深深地感受到了毛主席和賀子珍之間的感情。雖然他們現在無法再走到一起,但卻依然為對方著想。她覺得,父親和母親這些年都很不容易。
事實上,毛主席不讓李敏向他人提起賀子珍這次生病的原因,是因為他雖然沒有在賀子珍身邊,卻知道賀子珍為什麼會這樣,也知道賀子珍突然大病,一定和自己有關。
毛主席的猜測,是對的。李敏來到上海後,舅母便向她說起了賀子珍生病的經過。
那天,賀子珍打開收音機後,收音機里恰好播放著毛主席重要講話錄音。賀子珍聽得非常認真。然而,賀子珍聽著聽著就走神了。
這時,李敏的舅媽對賀子珍說:「主席的聲音真洪亮!」聽了李敏舅媽說的話,賀子珍說:「是啊,他的聲音很洪亮,跟過去一樣!」
當天,電台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著毛主席的講話,賀子珍便一遍又一遍地聽著,既不覺得餓,也不覺得困……
後來,賀子珍突然感到眼前一黑,便病倒了。
從李敏舅媽的講述中可以看出,賀子珍的這次生病,的確跟毛主席有關。
正因為這樣,毛主席才在李敏離開北京去上海的時候,特意叮囑女兒,不要將賀子珍生病的原因向他人講起。這也是毛主席為了保護賀子珍,而作出的決定。
李敏是一個聰明的姑娘,在上海時就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因此,李敏不怪毛主席,更是在回到北京後,特意打來了一盆熱水,給毛主席泡腳。
泡腳的時候,毛主席看著女兒,又想到了和賀子珍在一起的那些時光,對李敏說:「1928年10月23日,我率領部分隊伍向井岡山轉移,由於連續奔波,我的腳被草鞋袋子磨爛了,行動很困難,腳背腫得像個大茄子,紫里透亮,他們要擔架抬我。我是堅決不坐擔架的,堅持自己拄個棍子步行。」
毛主席一邊說,一邊用雙腳來回搓,似乎這樣可以減乏。他邊搓腳邊接著說:「隊伍到達井岡山南荊竹山下時,王佐派人接應我們上了山。你媽媽看見我這個樣子上的山來,她心疼呀!她幾乎是以命令的口吻,讓我把腳伸向她的手裡。」
說到這裡,毛主席的心裡非常難過。停頓了一會兒後,毛主席又說:「她小心翼翼的揭下我腳上的藥膏後,又起身忙著去熬藥湯,給我洗腳,敷藥。『疼嗎?』她抬頭問我,我強忍著鑽心的疼痛,笑著對她說:『世界上的萬物都是物極必反,這腳疼過了也就不疼了。』你媽媽說:『都這樣了,還開玩笑呢!」
從毛主席的講述中,李敏能夠深切體會到父親和母親之間的那種關懷。
這時,毛主席感覺到盆里的水溫有些涼了,便把腳擦乾,笑著對李敏說:「好了。」
聽了毛主席的話,李敏知道父親這是又要開始干工作了,便端起洗腳盆,走了出去。這一年,李敏剛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