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2023年10月06日09:31:05 歷史 1425

前言:

大清帝國開國之主順治,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傳奇而又悲情的皇帝。他剛強聰慧,又善感多情,一生跌宕起伏,卻以青年之姿早逝。

順治的人生折射出封建專制與宮廷爭鬥的殘酷,也映照出一個靈魂渴望自由和愛的掙扎哀嘆。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一、勤奮學習背後的無奈

玄燁從小生活壓抑,因為缺少靠山,他只能通過學習來積蓄實力。5歲起,小皇帝就展現出驚人的學習能力,他每天只睡4個小時,其餘時間都在學習。為了脫離多爾袞的控制,玄燁以一種近乎自虐的方式學習。

只見皇帝穿著黃龍袍,頭頂鳳冠,雙目炯炯有神,端坐在鳳尾書案前。案頭摞著的典籍有《四書五經》、《資治通鑒》等,筆鋒如飛,在宣紙上書寫著「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玄燁筆下的每一個字都寫得工整端莊,筆法娟秀,顯見他自小功底深厚。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玄燁學習的聲音沒有絲毫懈怠,只是偶爾在紙上打一個盹,又很快清醒過來繼續寫作。他就這樣夜以繼日地學習著,一刻也不容許自己的注意力渙散。因為玄燁深知,現在的他一無所有,唯有通過苦學積累才能獲得掌控大局的力量,才能不再被人牽著鼻子走。

皇帝搖頭拒絕,繼續揮毫疾書。他的雙眼布滿血絲,手微微有些顫抖,但仍然堅持著抄寫下去。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太監無奈退下,心中暗想,皇上這樣日復一日地勞累,恐怕白白損害龍體。但他也明白皇上這樣做都是出於無奈,因為權力稍稍鬆懈就可能被多爾袞奪去。

如此夜以繼日,玄燁度過了壓抑的童年時光。學習成為他躲避現實的方式,也是他爭取權力的唯一希望。然而,過度的操勞和失眠並不利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日復一日的高強度學習消耗著玄燁的精力,他的身體日漸虛弱和憔悴。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二、沉溺女色的逃避現實

多爾袞強佔大權,玄燁即位後也只是一個傀儡。他整日處理文件,可努力學習也無濟於事,權力仍遙不可及。玄燁開始通過納妃佳麗來逃避現實,沉溺於後宮生活。

12歲時,他就已有第一個兒子。後宮裡嬪妃眾多,美艷動人。皇帝整日與她們翻雲覆雨,忘我歡愉。後宮成了皇帝的避風港,讓他短暫忘卻權力與現實的無奈。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這一天,皇帝正在後宮遊玩。只見滿地鋪著錦帛,美人們圍坐其上。有的輕歌曼舞,有的彈琴作樂,宛如一池媚水。皇帝心花怒放,目不暇接。這讓他想起自己還是個孩子時無憂無慮的生活。

忽見一個新來的美貌女子端坐其中。她穿著淡黃裙衫,肌膚如雪,眉眼傳情。是多爾袞新送來的越女。「姑娘倒是生得俏皮,快過來陪本宮解悶。」皇帝讚歎道。美人羞赧地笑了,嬌聲應諾著挪了過來。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很快,歡笑聲傳遍整個後宮。皇帝和美人翩翩起舞,宛若天人配合。其他的嬪妃們也紛紛起身參與其中,舞姿妖嬈動人。皇帝的心情從剛開始的鬱悶轉為開懷暢快,似乎所有的不快都已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這繁華背後,皇帝內心的寂寞與苦悶並未因此減少分毫。當初的學習熱情已無處可尋,努力改變現狀的念頭也漸消。他開始習慣這樣虛度時光,任由歲月就這麼悄然流逝。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三、董鄂妃出現的天真愛戀

皇帝20歲那年,一位名叫董鄂妃的女子入宮。她貌美如花,聰明伶俐,和皇帝一見鍾情。這或許是上天對皇帝的眷顧,讓他生命中出現了這道亮色。

這天,皇帝正無精打采地坐在鳳儀殿。忽然,董鄂妃提著鮮花踏入殿內,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她似乎有種天生的活力,讓人不禁為之心動。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董鄂妃柔聲說。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春日候鳥初鳴。皇帝眼前一亮,心中像是沐春風。他悠然起身

二人來到宮中的玉蘭園,草坪綠如綢緞,紅花綻放。空氣中瀰漫著花香。涼亭里桌上擺滿吃食和美酒。董鄂妃為皇帝倒上香醇的酒,雙頰緋紅,嬌羞非常。

皇帝飲下,酒意上頭,倍感暢快。這段日子以來的鬱結一掃而空,彷彿董鄂妃出現了就驅散了他心頭的烏雲。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這一刻,皇帝望向董鄂妃明亮的眼眸,心想或許,自己真的找到了知己。和董鄂妃在一起,皇帝收穫了久違的快樂與放鬆。他開始覺得,也許高高在上的權力無法輕易到手,但他依然擁有愛,還擁有活下去的目標。

自此,皇帝和董鄂妃形影不離,整日溫存。董鄂妃的出現,讓皇帝找回了少年時的熱情與夢想。也許權力無法輕易到手,但他依然擁有愛。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四、兒子離世的打擊與絕望

然而,好景不長。董鄂妃為皇帝生下一子,皇帝喜悅異常,視為心肝寶貝。他甚至認這個孩子為長子,引起宮廷震動。然而這個得寵的孩子才一歲便夭折了,董鄂妃也隨之而去,極度悲痛令皇帝身心俱損。

那一年,皇宮被籠罩在悲傷中。皇帝整日閉門不出,不啖食物,形銷骨立。宮女們極力勸解,但皇帝置若罔聞,任由身體一天天衰弱下去。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皇帝面無血色,神情麻木地坐在龍床上。「朕現在只想與兒子母子團聚。你們都退下吧,朕要獨自靜一靜。」他的聲音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威嚴,而是虛弱無力。

宮女們無可奈何,紛紛退出殿外。夜深人靜,皇帝一個人呆坐在黑暗中。腦海里全是董鄂妃嫣然的笑靨和兒子天真的面龐。眼淚終於奪眶而出,將他的臉龐淹沒。他想念的人永遠離他而去,這是何等的絕望。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皇帝曾經也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擁有無限的可能和夢想。然而命運的打擊接二連三,最終剝奪了他生命中的光明。他再也無法振作,任由生命一點點流逝,直到身體也不再支撐。

後來,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並染上了當時幾無生還希望的天花,終於在24歲的花甲之年離開了人世。

順治皇帝短暫的一生,令人唏噓不已。他勞累學習想要權力,沉溺女色來逃避現實,愛妃兒子的離世更讓他陷入了絕望。也許,有些悲劇是註定的。但皇帝曾擁有過短暫的真愛,這已是他生命中難能可貴的幸事。

為何順治皇帝只活到24歲,看看他的生活習慣,能活24歲已是奇蹟 - 天天要聞

結語:

順治皇帝的一生是命運的殘酷玩笑,也是青春激情的燃燒跌宕。他歷盡勞苦與奢靡,愛恨交加,最後卻在悲痛中墜入黑暗。但在短暫的生命里,這位少年天子也曾懷揣理想,追求愛,哪怕轉瞬即逝,也已記入歷史長河。

時光如梭,花開花落,浮生雲散,而悲歡離合,成就一個人生的真諦。順治,一位開創帝國卻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皇帝,留給後人的,是傳奇,也是惋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著火了,這個責任……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著火了,這個責任……

昨天有網友在《從監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來搞調查,那會如何》留言說:舉個例子,10年前驗收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任監督員,到第10個監督員的時候著火了。前面9人沒事,第10個進去了,這冤不冤呢?如果隱患很好整改,沒有一點壓力,為什麼前面9個不做?為什麼就認為在第10個人身上就應該做,而且能做,還能做好?這段話是什...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原標題: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重讀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閃閃的紅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閃閃的紅星》是李心田寫於60年代的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1972年,該作品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入選教育部紅色經典閱讀書目,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範本,被譯成英、法、德等10餘種文字,19...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近日,...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七七事變」吹響了全民族抗敵禦侮的號角。作為事變中的重要場景,盧溝橋迅速為國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聞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宮裡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難。尤其對胡氏來說,她面前擺著的,不只是後宮的明槍暗箭,還有一道橫了百十年的規矩——「子貴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這規矩時說得明白:皇子立為太子,親媽就得賜死,怕的是外戚仗著太后的勢亂政。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