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打30萬,劉伯承問誰願打頭陣?眾將沉默時突然站起一人:我去

2023年09月24日07:31:06 歷史 1607

1946年9月,剛剛在隴海線取得勝利不久的劉鄧大軍,在菏澤城郊休整待命。這一戰,劉鄧大軍的減員很大,多達5000餘人,兵力降至5萬左右。但此戰勝利取得的戰果也很豐厚,真正打痛了蔣介石,也打怒了蔣介石。

5萬打30萬,劉伯承問誰願打頭陣?眾將沉默時突然站起一人:我去 - 天天要聞

為了報一箭之仇,蔣介石的反應激烈又快速,調集了整整30萬重兵,向劉鄧大軍所在的區域圍了過去,不打算給劉鄧大軍喘息之機。

敵軍來襲

蔣介石親自點將劉峙陳誠白崇禧,負責此次戰事。從這樣的人員安排來看,蔣介石此次調兵確實是下了狠心的,不僅派出了兩位嫡系國民黨高級將領,還叫上了和他不是很合拍的白崇禧,求勝之心可見一斑。

劉峙和陳誠是蔣介石嫡系,替蔣介石分憂沒什麼好說的。但白崇禧可是桂系,與胡宗南是一條船上的人,很多時候都在跟蔣介石對著干,蔣介石為什麼要找白崇禧來給兩位嫡系將領添亂呢?

5萬打30萬,劉伯承問誰願打頭陣?眾將沉默時突然站起一人:我去 - 天天要聞

其實,蔣介石找白崇禧來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希望白崇禧能夠為劉峙和陳誠出謀劃策。從這樣的安排來看,蔣介石自己心裡也清楚,劉峙和陳誠的能力一般,他們二人即便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恐怕仍然不是劉鄧的對手。

所以,蔣介石才讓白崇禧加入進來,給這兩個人當軍師。白崇禧與劉峙和陳誠相比,是有幾分小聰明的,無論是戰略和戰術層面,都要比他們二人強。蔣介石利用白崇禧當「大腦」,但不給他兵權的情況,這不是最後一次,後來在東北戰局時,也整過這樣一出鬧劇。

5萬打30萬,劉伯承問誰願打頭陣?眾將沉默時突然站起一人:我去 - 天天要聞

30萬大軍在白崇禧的策划下,兵分兩路,一路由三個整編師組成,另外一路則由一個軍和兩個整編師組成,以鉗形態勢向劉鄧大軍所在地圍了過去。

客觀來講,國民黨軍的兵力是劉鄧大軍整整六倍,這招迂迴包圍的策略,對當時剛剛打完仗,還沒來得及補給和休整的劉鄧大軍來說,確實存在著較大的威脅。

但陳誠卻有不同觀點,他認為劉鄧大軍擅長打運動戰,對穿插迂迴包圍的戰術很熟悉,這樣打很容易被劉鄧大軍反包圍,不如利用絕對的優勢兵力,步步為營,向前推進,逐步壓縮劉鄧大軍的活動空間,不給劉鄧大軍分割殲滅的機會。

陳誠此舉看似穩妥,但其實是愚蠢至極的辦法,白崇禧對此也無可奈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白崇禧的這個迂迴包抄的策略,屬於一擁而上,多點開花。劉鄧大軍是疲憊之師,兵力又有限,無論分兵對抗,還是單獨攻打其中一路,都會遭到敵人的包圍。

5萬打30萬,劉伯承問誰願打頭陣?眾將沉默時突然站起一人:我去 - 天天要聞

但陳誠改變策略以後,雖然兵力仍然佔優,但步步為營有穩妥的優勢,也有機動性不足,無法快速形成優勢兵力的缺點。只要有一路兵馬露出破綻,就容易被逐個擊破,援軍趕來時只能亡羊補牢。

用劉伯承的話來說,白崇禧的戰術相當於飯館吃飯時,吃完一桌接著給你上一桌,讓你一直吃,撐死你。而陳誠將戰術改變之後,就成了早上吃完一桌後,等到中午才上另外一桌,剛好讓人吃得好,吃得飽。

主動請戰

劉鄧發現國民黨軍戰術的變化以後,頓時有了反擊的計劃,在戰前會議上,劉伯承慷慨激昂的問道:「這一戰,誰來打頭陣?」話音落下,眾將一陣沉默,即便是國民黨軍改變戰術後,戰場形勢稍微好轉,但畢竟還是5萬打30萬,稍有閃失,恐怕就要陷入絕境了。

眾將的心裡都清楚,這第一仗不好打,所以誰都沒敢輕易表態。就在場面陷入僵局時,突然有一個人站起來,底氣十足的大喝了一聲:「我去」。眾人循聲望去,站起身的人是時任六縱司令員的王近山。

為了打一個開門紅,劉鄧有意將第一仗的目標避開了敵軍五大主力部隊,準備打敵整編第三師。這個師雖然不是五大主力部隊,兵力卻已接近一萬五千人,裝備了一部美械,機動性很高,不僅在中原突圍時給我軍造成過大麻煩,還在滇緬公路與日軍交過手,實力不容小覷。

5萬打30萬,劉伯承問誰願打頭陣?眾將沉默時突然站起一人:我去 - 天天要聞

王近山不是衝動之人,他決定打頭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倒不是因為他有必勝的把握,而是因為他有拚死一搏的決心。當時,王近山是這樣說的,「我們六縱是年輕的縱隊,打光了也不要緊,只要主力縱隊還在,晉冀魯豫解放區就在。」

說完這番話,王近山又當眾表態,願意立下軍令狀,不打敗趙錫田就不回來了。王近山的話,震撼了所有人的心,就連劉鄧二人也激動起來,當場表示全力支持王近山。

另一邊,趙錫田也沒閑著,在電話里囂張地向劉峙表態,半個月之內就將劉鄧大軍趕回太行山。趙錫田的傲慢話語,不僅沒有令劉峙惱怒,反而讓他對趙錫田信心倍增。原本的計劃是趙錫田與敵第47師攻打定陶,聽到這番話以後,劉峙直接安排趙錫田去攻菏澤。

劉峙的這個安排,讓劉鄧大軍的計劃更加容易實施了,此前還要顧忌第47師,現在不僅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了,而且趙錫田還主動送上門來,省下了許多的麻煩。就這樣,趙錫田的整三師,像一隻無頭蒼蠅一般,一頭就撞進了劉伯承在大楊湖地區布置的口袋陣中。

敵整編三師進入我軍的包圍圈以後,老天似乎也要助我軍一臂之力,一場瓢潑大雨適時的下來,此前堅硬的泥土地頓時成為一片爛泥地,令敵軍的機械化部隊再也無法跑起來,如同陷入沼澤的老牛一般,只能艱難的緩慢前行。

5萬打30萬,劉伯承問誰願打頭陣?眾將沉默時突然站起一人:我去 - 天天要聞

敵整編三師的坦克和裝甲車成了活靶子,對我軍的威脅極大降低,劉伯承看準時機,下令收緊口袋,向包圍圈內的敵人發起總攻。這邊命令一下,王近山率領六縱一馬當先,直奔敵軍猛撲過去,打響了殲滅敵整編三師的槍聲。

王近山率領的六縱,雖然是年輕的縱隊,但在衝鋒陷陣時不畏犧牲,面對收縮在村莊的敵人猛打猛衝,很快就將敵整編三師的防禦陣型撕開了一道口子。其餘縱隊趁機沖了進去,如同風捲殘雲一般,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僅半天時間就全殲敵整編三師,活捉了趙錫田!

5萬打30萬,劉伯承問誰願打頭陣?眾將沉默時突然站起一人:我去 - 天天要聞

整編三師被全殲,令國民黨軍的計劃再也無法實施,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狼狽撤兵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蓋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蓋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著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著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