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狂買俄能源,沙特減產針對拜登,俄羅斯反制裁之戰,值得學習

2023年09月15日06:00:16 歷史 3070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回國之後,已經陸續發表過幾次公開講話,整體來看,美國的態度依然非常「彆扭」,既要出台針對中國的「限制性政策」,又要說些場面話,表示美國的政策不針對任何國家,雷蒙多說了,美國不會修改特朗普時期對中國實施的加征關稅政策,也不會向中國出售最先進的晶元,也就是說,美國「遏制」中國的大背景依然不會改變,再多的高級官員來訪,也只會做點表面功夫。

歐盟狂買俄能源,沙特減產針對拜登,俄羅斯反制裁之戰,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

之前的視頻里,我們也聊過,美國拉攏盟友「圍堵」中國,是從奧巴馬時期就定下的「大戰略」,我們不指望拜登,或者說2024年「王者歸來」的特朗普有什麼改變,兩國「脫鉤斷鏈」的速度可能會放緩,但美國方面一定會持續推進,我們發展越快,美國下手就會越狠,現在的美西方只差直接下令,不允許中國繼續發展了。

那我們要如何突破美國「圍剿」,甚至未來可能出現的全面制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從過去一年多,俄羅斯遭受到的全方位制裁上,觀察到一很些有意思的現象。眾所周知,俄烏衝突爆發之初,美西方就拎起制裁大棒,對俄羅斯發起圍攻,大到能源貿易,小到一隻貓、一棵樹,西方都能拿來做文章。當時有媒體感慨,美西方几乎是窮盡了人類所能想像到的一切制裁理由。現在效果如何?先來看兩條新聞。

歐盟狂買俄能源,沙特減產針對拜登,俄羅斯反制裁之戰,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第一個,據德國媒體報道,歐盟內部出了「叛徒」,有些國家正在大力購買俄羅斯能源。今年前7個月,俄羅斯出口到歐盟的液化氣高達2160萬立方米,占歐盟市場的16%,僅次於美國。這個數字不僅超過2022年同期,甚至比2021年同期,俄烏衝突還沒爆發前,要高出足足40%。

在俄液化氣市場上買得最歡的兩個國家,不是德、法這樣的大國,而是比利時和西班牙,他們大量進口俄羅斯液化氣之後,立馬換個標籤,加價賣給歐盟其他國家,賺取巨額差價。這就有點像,印度購買俄羅斯原油,混上其他來源的原油,煉製之後貼牌賣給歐盟,中間商賺差價,多輕鬆啊,反正付出代價的,也是德、法這樣的能源需求大國。

歐盟狂買俄能源,沙特減產針對拜登,俄羅斯反制裁之戰,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朔爾茨)

對於這樣的行為,德國當然不滿,本來他們才是俄羅斯能源輸送到歐盟的中轉站,往年沒少靠這個掙錢,現在北溪管道沒了,朔爾茨還不得不遵守美方的禁令,多付出的這些成本,就成了德國被迫「去工業化」,甚至被調侃為「歐洲病夫」的根本原因。德國媒體評論說,我們如此努力地擺脫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結果卻是用液化天然氣取代了它,這種荒謬的現象意味著對俄羅斯能源的制裁,正在全面破產。

你看啊,能源這種東西,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剛需,全世界能挖出油氣資源的國家就那麼多,美國出台的制裁令再殺氣騰騰,各國該買能源還是要買。家大業大的德國,尚且因為進口盟友的天價液化氣付出了慘重代價,其他抗風險能力沒那麼強的國家,除了繼續購買俄羅斯廉價能源,也沒有別的辦法。

歐盟狂買俄能源,沙特減產針對拜登,俄羅斯反制裁之戰,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普京)

這個邏輯,放在全球產業鏈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前兩天,咱們的駐美大使謝鋒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今年上半年,法國、英國、日本的對華投資,分別增長了173.3%、135.3%和53%,同一時間內,外商在中國投資的企業約為2.4萬家,同比增長35.7%。還是那句話,資本沒有國家屬性,而且自己有腳,他們天生就會往能賺錢的地方聚集,這不是美國政府下幾道制裁令就能改變的。

如果說這些歐洲盟友對美國,還是陽奉陰違,另一些國家,就是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美式霸權」的強烈不滿了。據中東媒體報道,為配合俄羅斯限制原油出口,沙特宣布,將延長自願減產的時限。在這個敏感時刻,做出這樣的決定,不得不說,薩勒曼王儲是條漢子,過去幾個月,拜登的心腹幕僚布林肯、沙利文,包括CIA局長伯恩斯,都造訪過沙特,提出了不少優厚條件,要沙特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疏遠中國等等,薩勒曼王儲非但沒答應,轉頭就卡住了拜登的脖子。

歐盟狂買俄能源,沙特減產針對拜登,俄羅斯反制裁之戰,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美國拉攏沙特失敗)

據美國媒體分析,薩勒曼王儲這麼做,主要有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顯示沙特對國際原油價格的絕對影響力,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二是作為金磚組織新晉成員國,主動為中、俄分擔壓力,順便還中國斡旋沙伊和解的人情。最後,沙特還想「操縱」2024年總統大選,因為油價上漲,必然會影響到拜登的選情,歐佩克上一次協同減產,是在2022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投票前,「幫助」共和黨奪取了眾議院。而據接近沙特王室的消息人士透露,這就是薩勒曼王儲赤裸裸地,針對拜登政權。

這個新聞說明什麼呢?說明當今的世界,早就不是美國一家,或者說美西方說了算了。你看俄烏衝突開打到現在,土耳其、沙特、印度、巴西包括印尼這些地區強國,都在國際事務中表現得越來越主動,他們倒也沒亮明旗幟,說要推翻「美式霸權」,但已經形成了合力,正推動著這個世界,朝著多極化的秩序發展。

歐盟狂買俄能源,沙特減產針對拜登,俄羅斯反制裁之戰,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我們必須承認,在過去近百年時間內,美國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從軍事、科技,到經濟都是,他們牽頭搞出北約、G7集團,也實實在在控制著這個藍色星球運轉的秩序,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美國沒有挑戰者的前提下,尤其是前蘇聯解體後,美國「單極霸權」的力量到達了頂峰。

可是這個世界,終究不姓美,包括中國在內,很多後發國家都想求生存、求發展,過上西方的好日子,既然美國如此霸道,不准我們發展,那被「遏制」的國家只能團結起來,用自己的方式去抵抗,近段時間,金磚組織擴員,「全球南方」抱團,就是這麼來的。當今世界確實處在百年未見的大變局中,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見證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作者:靈犀一墨提到唐史,我們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門之變」,因為此次之後唐代真正進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傑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為盛唐的到來做好了最堅實的鋪墊。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 天天要聞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引子#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年11月),羅白樺口述(原註:政協辦公室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原標題《蔣介石貴池閱兵簡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嗣後,又收買了汪精衛,致寧、漢政府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 天天要聞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胖東來怕影響居民出行承包周邊小區物業費?多方回應近日,一則關於胖東來超市為解決客流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主動承擔周邊小區物業費的消息在網路引發關注。5月11日下午,經大河報《看見》記者多方核實,該傳聞系不實信息。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殷海濤)▼⊙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氣象台發布氣象乾旱黃...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