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他的母親,是中國革命史上非常知名的烈士江姐,江姐的事迹鼓舞了一代代革命人努力奮鬥,然而,江姐冒死託孤留下的獨苗,卻在功成名就後去美國定居,這麼多年,一直飽受質疑。
江姐江竹筠,這個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她是一位為了祖國事業而獻身的女烈士。
可是,你知道嗎?她的兒子彭雲竟然長期定居在美國
江姐
當這個消息曝光後,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
直到彭雲的兒子彭壯壯踏上歸國的故土,彭雲這些年一直糾結的心理才終於得到了緩解,面對大眾的質疑,他也鼓起了勇氣來回應。
到底是大眾口中的」忘本叛國「,還是另有苦衷,只有走進彭雲的內心深處,我們才能探知一二。
從書上,了解母親的事迹
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事實卻是,彭雲雖然是江姐的兒子,卻也和我們一樣,只能從書本上了解他的母親的生平事迹。
因為在彭雲三歲這一年,他的母親就已經英勇就義,而此時的彭雲卻渾然不知,依舊是一個懵懂的孩童。
提起江姐,在中國那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江姐的本名,叫做江竹筠,是一個出生在四川大江邊的曼妙女子。
江竹筠
之所以被人稱作江姐,一方面是因為她時刻沖在革命前線,是兄弟們的大姐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為她不畏艱苦的革命環境,在重刑逼壓之下,依舊絲毫不透露我黨的信息,所以敬佩的人們才稱呼她一聲「江姐「。
江竹筠的性格頗有四川當地女娃的特點,是一個地道的川妹子。她不僅潑辣,更是非常的勇敢。這樣的性格特徵離不開她的母親的培養。
從小,江竹筠就看著瘦弱的母親一個人帶著她和弟弟到處為了生計奔波。但是,就算再苦再累,她的母親也從來沒有抱怨過,反而是非常樂觀。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長大的江竹筠,也非常的開朗活潑,在面臨困苦的時候從來不叫苦不叫累,因為她認為自己所說的這些苦跟母親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麼。
儘管家庭環境如此艱苦,也沒有阻擋住江竹筠學習的步伐,聰明的她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並且順利的考入了中國公學。
在這裡江竹筠接觸到了非常先進的革命思想,秘密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共產黨知識的學習,讓江竹筠深深地愛上了馬列主義。她的心中也立下了一個夢想,那就是她要前往延安,為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但是在那個年代,戰爭形勢非常的殘酷,組織上更是需要安插各樣的人在祖國的各地。在這種情況之下,因為是四川本地人,江竹筠接受了組織安排的特殊任務,那就是留在重慶當一名聯絡員。
為了能夠更好的隱藏自己的身份,江竹筠偷偷學習了會計學,並且在工廠當起了一名正兒八經的會計。
表面上她從事的是會計工作,私底下卻負責組織當地的學生運動以及發展新黨員等等工作,無論白天還是晚上,江竹筠雲總是非常的忙碌。
在重慶的時間裡,江竹筠等人積極奔走,地下黨員建立了一支頗為強大的精銳隊伍。因為長期行走在敵人的大本營里,出於安全考慮,黨組織給她安排了一個假冒的丈夫。
而年輕的江竹筠卻和這個丈夫在長期的工作接觸中,弄假成真,最終成為了一對革命夫妻,喜結連理。
這個男子就是彭詠梧,他比江竹筠入黨的時間更早,工作能力更強。兩個人結合之後,江竹筠既是他的得力助手,又是他的溫柔妻子。
彭詠梧,彭雲,江竹筠
1946年,他們這個小家庭有了新的希望,那就是彭雲的出生。儘管彭雲出生的時候,江竹筠是一個人前往醫院做的剖腹產手術,但是她對丈夫卻毫無怨言。因為同為革命事業的參與者,江竹筠非常了解丈夫的處境,也理解丈夫的忙碌。
產後沒有多長時間,江竹筠剛做完月子就立馬投入到她的新的工作中,然而,戰爭總是殘酷的,在那個年代,無數革命烈士為了我黨事業而犧牲。
1948年春節前,本來想著趁著空閑時間能夠團聚一下的江竹韻,卻接到了丈夫被敵人抓捕並且殘忍砍頭的噩耗。
失去丈夫的悲痛令江竹筠一度痛不欲生,但是她卻漸漸的站了起來,選擇踏著丈夫的腳步繼續前進,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業。
但是間諜無處不在,最終江竹筠還是被出賣,在1948年的6月14日被抓捕入獄,而江竹筠被關押的地方
正是臭名昭著的重慶渣滓洞。
在這裡面,江竹筠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是僅僅作為一個弱小的女子,江竹筠小小的身軀之下,卻是非常頑強的意志。
就算敵人用皮鞭蘸著辣椒水在她身上鞭打,她也沒有暴露一絲一毫我黨的信息。
在這種長達一年的非人折磨之下,江竹筠非常清楚自己的未來,所以想盡辦法寫了一封」託孤書「送了出去
敵人使用過老虎凳、帶刺鋼鞭、電刑等等慘無人道的刑法。除此之外,敵人還曾殘忍地將竹籤,插進江竹筠的十指
她此刻,唯一挂念的就是兒子彭雲
這封書信裡面,寫滿了母親對孩子的不舍和期盼。
江姐犧牲的時候才29歲,正值大好青春年華,但是她自從成為黨員以來,就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為了革命事業而奮鬥。
在光環下長大的彭雲
作為一名外人,讀起紅顏里的江姐事迹,我們依舊激動的渾身起雞皮疙瘩。可想而知,當彭雲了解到母親的光榮事迹之後,內心應該有多麼的觸動。
彭雲從小跟著父親的前妻生活。這個媽媽把彭雲視作己出,一直非常的保護這位革命的後代。
每當小小的彭雲向她詢問自己親生母親的事迹的時候,繼母總是滿臉愛憐地輕撫著他的頭,告訴他,「你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報答你的母親。「
在這種鼓舞之下,彭雲從小就非常的刻苦努力,酷愛讀書的他更是在小小年紀就戴上了眼鏡。
母親的堅毅和聰明全部都遺傳給了彭雲,彭雲大大的腦袋,卻有著非常豐富的思想。
從一年級開始,彭雲的成績永遠都是班裡的第一名,班裡人緣很好,並沒有仗著自己是江姐的後代而居功自傲,反而是和同學相處的非常棒,一直以來都擔任班裡的班幹部。
國家也非常的重視這位革命的後人。不僅給他們的班級配備了最好的老師,更是給他提供各種便利。國家不能讓革命先烈白白犧牲,只有加倍的照顧彭雲,才是讓先輩在天之靈得到安慰。
在國家的關懷長大的彭雲成績很優秀,後來更是考取了本省的狀元,最終他滿懷著報國的熱血,以最高分考入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從當年的報考志願之下就可以看的出來,彭雲心裏面是滿懷著革命的鬥志的,他也想完成母親的遺願,為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之後,彭雲就按部就班在大學裡努力學習,還與自己同學相知相戀,最終結婚
大學畢業之後,彭雲服從國家安排,分配到了瀋陽的工廠,後來在妻子的幫助之下調回了北京,進入了科研所工作。
這麼多年以來,彭雲一直非常努力,在科研所的工作經歷讓他明白自己本科畢業的學歷遠遠達不到高精尖的技術水平,所以在責任的驅使之下,彭雲決定繼續深造學習。
後來,他經過努力,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公派留學生的資格,進入美國密歇根韋恩州立大學學習。
歸國之路,靠子完成
命運的安排,我們誰也無法阻擋。在美國學習期間,彭雲不僅如饑似渴的積蓄知識,更是感嘆於美國科技的發達與進步。
於是,在美國期間,他又攻讀了博士學位。他想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來回報祖國,好為祖國做一點貢獻。
但是在知識的海洋里越是遨遊,他越是發現自己的能力只是滄海一粟,與美國當地的技術相比,實在是太過渺小。
如果自己現在水平,靠著一個人回國的話,並不能給國家帶來什麼改變,他覺得自己能力太不足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延緩了自己的歸國之路,在美國不停的學習,做研究。
這樣一拖再拖,彭雲年紀逐漸增大,而且在國外待久了之後,他很怕自己回國不能再適應生活。一時的膽怯造成了阻擋,導致他好多年都不能回到國內。
但是彭雲的心裡,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江姐的後人,也從來沒有忘記江姐的遺願,他的兒子雖然從在美國長大,但是在彭雲的教導之下,不僅說的一口流淚的中國話,更是時刻提醒自己是中國人。
有人問他:「你會加入美國國籍嗎?」他突然嚴肅起來:「我是烈士後代,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點。」
後來哈佛大學畢業之後,兒子彭壯壯代替他的父親彭雲完成了歸國的心愿,畢業之後的彭壯壯回到了國內,在我國的電信通信行業做出非常大的貢獻,如今也一直奮鬥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道路上。
如今年過半百,彭雲早已放下內心的糾結,面對記者採訪的時候也坦言,「母親的遺願我只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由我的後代來完成。」
不管人在哪,心裡還有國有家就好,致敬革命先烈江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