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美蘇冷戰正酣時,華盛頓的精英們公開嘲笑蘇聯高層是「老人政治」,稱暮氣沉沉的蘇聯無法和美國做長期競爭。可是當冷戰結束32年的今天,美國就從當初的「嘲笑蘇聯」變為「成為蘇聯」。

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
據美媒《紐約郵報》27號發布的報道稱,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在當天召開的一場聽證會上,90歲高齡的參議院黛安·范斯坦,在投票環節時離奇「短路」,面對大會進程不知所措,直到助手來到她的身邊低聲叮囑,才得以讓投票流程順利結束。
根據資料顯示,出生於1933年的黛安·范斯坦,是目前美國參議院中最年長的議員,是名副其實的政壇常青樹,而且黛安·范斯坦素來是「正直敢言」聞名。在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美國反華勢力開始藉由疫情對我國進行污名化攻擊時,是黛安·范斯坦在聽證會上獨自逆行,對我國的防控工作大加讚賞,公開表示「中國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國家」,強烈反對以「新冠疫情」作為理由起訴中國,而她也是國會兩院為數不多堅決反對軍援烏克蘭的議員。

黛安·范斯坦
不過時間是公平的,會平等的賦予每個人衰老,黛安·范斯坦已經不止一次被撥款委員會的民主黨成員要求辭職,因為她的精力已經明顯不能勝任本職工作。同樣被要求辭職的,還有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
據美媒報道稱,麥康奈爾在26號當天出席國會例行記者會時,竟然當眾突然停滯僵化,整個人獃獃地望著前方,顫顫巍巍的抓著講台邊緣,整個過程持續了超過30秒。而在短暫的離場調整之後,麥康奈爾恢復了意識並且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雖然他自稱「感覺很好」,但這一突髮狀況還是引起了外界對於這位共和黨領袖身體狀況的擔憂,因為此時的麥康奈爾已經81歲了,比現任總統拜登還要年長1歲。

麥康奈爾
事實上,華盛頓上層目前正在被一群古稀老人所把控,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的統計,美國參議院的年齡中位數已經是65.3歲,而美國人的整體年齡中位數是38.8歲,國會議員里超過70歲的老人比比皆是。而放眼全世界,美國參議院的平均年齡是64歲,在全球議會機構當中排名第7,超過了日本、希臘、義大利這些公認的老齡化嚴重的國家。
也正是因為有太多的老人佔據高位,因此現在的美國政壇除了有左右之爭外,還有「新老之爭」。事實上,在上一次中期選舉時,共和黨人所期盼的「紅色浪潮」並沒有出現,無法執掌兩院的結果讓共和黨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內訌,而且共和黨內的少壯派開始將矛頭對準了現任領袖麥康奈爾,因為麥康奈爾必須承擔起全部責任。

拜登
其實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本身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建國到現在不過200多年。而助推美國登上世界霸主寶座的,除了歷史機遇之外,也和美國自身制度有密不可分的聯繫。誠然,「三權分立」讓美國化身一輛戰車,在全世界馳騁。可是當美國逐漸從「燈塔」變成一頭「巨獸」時,政客與利益群體之間的糾葛,無形之中給華盛頓的權力中樞築起高牆,將優秀的人才排斥在外。
需要注意的是,同為「老人政治」,美國與當初被他所嘲笑的蘇聯還有所不同。根據美國202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美國目前0-17歲人口,只佔總人口數量的22%,處於歷史最低。有投票資格的選民,其年齡中位數已經達到了50歲,而選民之中,老人的投票率高達71%。換言之,現在的美國不僅缺少年輕人投身政治,更缺少年輕人參與投票。

特朗普、德桑蒂斯
當然,「老人政治」也不是沒有好處,如果是在「錢主」的邏輯下,老政客可以大幅度節省溝通成本,而且在決策時更有經驗。但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今後的政策風格將會越來越保守,而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霸主,恰恰是因為「開放」,哪怕這種開放是建立在強烈的功利基礎上。可以肯定的是,老人政治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會成為華盛頓的主流,因為與當下的美國國情保持一致。
不僅如此,與老人政治伴隨出現的還有保守主義和孤立主義。但就此斷言美國霸權會走向衰落還為時尚早,因為華盛頓的少壯派勢力已經蠢蠢欲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今後美國的國內政治會變得越來越激進、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