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4日,鄧小平決定停止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一切經濟、軍事援助。
此消息一出,阿爾巴尼亞舉國嘩然,因為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幾乎「包養了」這個僅有百萬人口的小國家
撤回援助對於阿爾巴尼亞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其領導人霍查在公開講話中直接將中國重新定義為「主要敵人」
然而對於中國而言,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對阿忍無可忍的結果......
五姓家奴阿爾巴尼亞
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阿爾巴尼亞,那就是「蕞爾小國」;而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這個小國的外交政策,那就是「五姓家奴」
這個亞德里亞海東岸的南歐國家,在上世紀中期面積不到3萬平方公里,人口僅一百二十萬
在二戰前,阿爾巴尼亞先後被奧斯曼帝國與法西斯義大利統治,戰後美蘇劃分勢力範圍時,其所在的巴爾幹半島,大部分又都劃分給了東方陣營
1946年1月,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建立,這個國家也迎來了他們的第三個主子——南斯拉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鐵托領導的游擊隊成功將德國人趕出了南斯拉夫,這一勝利,奠定了南斯拉夫戰後地區強國的位置
正因為如此,她一直有「吞併」與自己相鄰的阿爾巴尼亞的想法
1946年開始,南斯拉夫以「經濟合作」的方式向阿爾巴尼亞進行大量投資,並在阿爾巴尼亞內部扶持南斯拉夫派
看上去過不了多久,阿爾巴尼亞就會成為南斯拉夫的一個省份,就連斯大林本人都曾對南斯拉夫的行為予以默認
1948年4月,阿爾巴尼亞的南斯拉夫派正式提議成為南斯拉夫的第七個加盟國,阿爾巴尼亞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即將結束
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幾乎與此同時,蘇南關係全面惡化,南斯拉夫共產黨被開除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相比較於南斯拉夫,蘇聯自然要強大得多,因此阿爾巴尼亞當局果斷叫停了加入南斯拉夫的計劃,並開始尋求蘇聯的全面支持
阿爾巴尼亞不僅只與蘇聯陣營國家交往,還極力效仿斯大林模式建設本國經濟,這種「迷弟」作派最終打動了斯大林,1949年蘇聯批准阿爾巴尼亞加入經互會,1955年批准阿爾巴尼亞加入華約
可是對於蘇聯而言,阿爾巴尼亞的利用價值實在是太小了,這個貧弱的國家又一直需要自己輸血
因此等到赫魯曉夫執政後期,蘇聯蠻橫地告知阿爾巴尼亞,他們應該放棄發展重工業,而以成為「社會主義」的果園為奮鬥目標
雖然這個建議站在蘇聯的角度看不無道理,可是站在阿爾巴尼亞視角來看,這無疑是讓阿國人生生世世為奴,於是針對內部蘇聯支持者的清洗開始了
這樣的行為導致蘇阿關係全面破裂,1961年蘇阿斷交,蘇聯從阿爾巴尼亞撤回全部專家
赫魯曉夫訪阿
然而與中國不同,阿爾巴尼亞作為一個小國其經濟運轉全部依附於蘇聯,後者的撤回行動,直接導致阿爾巴尼亞全國陷入癱瘓
這種極端危險的情況,靠阿爾巴尼亞自己顯然是走不出來的,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下一個主子,中國
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
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更多的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
中阿兩國之間的合作始於中蘇論戰,在赫魯曉夫背信棄義撤出全部蘇聯專家時,已經與西方陣營交惡多年的中國,此時面臨空前絕後的外交孤立
而這時,阿爾巴尼亞是唯一一個公開支持中國的國家,這樣的行為既成為蘇聯報復這個小國的原因之一,也讓他們收穫了中國人的友誼
就在蘇聯撤走駐阿全部專家的同時,中國宣布對阿爾巴尼亞失去的蘇聯經濟援助進行補償
1961年中國正式開始對阿爾巴尼亞的全面援助,在此後的十年當中,中國總共向這個人口僅160萬的微型國家供應了180萬噸糧食、一百多萬噸鋼材與上萬台拖拉機,還援助小小的阿爾巴尼亞規劃興建了142個工業項目
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的噴氣式戰機
據統計,自建國以來至1978年,中國對阿援助總額高達54.33億人民幣,在這二十年左右時間中,平均每個阿爾巴尼亞人獲得的援助摺合人民幣約2700元,在1978年,中國的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僅有171元,可以說在中國全面援阿的近二十年中,舉全國之力養活了阿爾巴尼亞整個國家
阿爾巴尼亞以什麼回報中國呢?阿爾巴尼亞向中國提供的唯一報酬,就是特殊時代的政治支持
阿爾巴尼亞為中國提供的政治支持有兩點,其一就是在中蘇論戰時代自始至終站在中國的一方;其二則是在新中國重返聯合國過程當中,為中國充當「旗手」角色
在1971年10月25日獲得通過的,《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之合法權利案》,正是由阿爾巴尼亞提出
可以說正是因為霍查領導的阿爾巴尼亞,中國才能在與美蘇同時交惡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從聯合國打開一個對外交流的窗口
也正因為如此,霍查才會在離世之後獲得「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一稱呼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霍查
然而另一方面,阿爾巴尼亞是否很好的利用了中國的援助,是否對中國的援助心懷感恩,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了
中國的善意被大量浪費
客觀來講,中國對於阿爾巴尼亞的援助,從數額上來講並不多,新中國建立以來,接受中國援助最多的國家是越南
至1978年,中國援助越南的各項物資摺合人民幣達182.2億元,是對阿爾巴尼亞援助的三倍以上
然而阿爾巴尼亞的人口規模遠小于越南,而這註定了中國的援助會從根本上影響整個阿爾巴尼亞的民生
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自1960年開始阿爾巴尼亞的經濟水平穩步增長,至1978年,該國人均GDP超過600美元,是同期中國的三倍
可是對於中國的援助,阿爾巴尼亞卻並沒有有效利用,譬如中國援助的超百萬噸鋼材,大都被用於在阿爾巴尼亞境內修築地堡
據統計,霍查統治時期阿爾巴尼亞境內新修建的地堡多達75萬個,光是地堡就能滿足全體阿爾巴尼亞人的居住需求
然而事實證明,數量如此龐大的地堡,對於這樣一個沒有任何戰略縱深的國家而言毫無用處,阿爾巴尼亞只是在揮霍中國提供的資源
阿爾巴尼亞修建的大量地堡
不過阿爾巴尼亞人自己,卻並不想進行反思,當中國人問到何時能歸還貸款時,阿爾巴尼亞人的回答居然是沒有還款計劃
並且在得知了中國人的態度之後,阿爾巴尼亞依然厚著臉皮向中國要求更多的貸款
1974年阿爾巴尼亞開始了第六個五年計劃,在計劃開始前,他們就獅子大開口,向中國要求多達5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
雖然當時中國自身的經濟狀況也並不好,但還是同意先提供一筆超過十億人民幣的援助
可是中國人的善意並沒有收穫阿爾巴尼亞的感恩,雖然援助額度與日俱增,阿爾巴尼亞在面對中國人時的態度,卻越來越差
在六十年代中國外交環境相對孤立的時代,阿爾巴尼亞確實作為我們為數不多的夥伴,在國際場合下多次為中國仗義執言
聯合國上的兩阿提案
可是等到七十年代初中美、中蘇關係逐漸緩和時,阿爾巴尼亞反倒開始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
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後,長期與美國保持敵對關係的阿爾巴尼亞居然坐不住了
他們既沒有考慮到中美建交對於中國而言,有著打破外交困境的重大意義,也沒有考慮到相對於中美,阿爾巴尼亞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國
他們居然在公開場合中表示「自稱世界人民紅太陽的人,卻極其無恥地背叛了世界人民」
以不指名的方式,對毛主席及中共中央進行無端指責
雖然中國既沒有把阿爾巴尼亞「批評」當回事,也沒以此為借口立即斷掉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可是阿爾巴尼亞的行為卻開始變得變本加厲,1976年,在中國未能全部提供阿爾巴尼亞所需援助之後,阿爾巴尼亞對中國的敵意開始急劇上升
他們不僅在國內大肆逮捕親中派,還對中國的政策指手畫腳,將我國提出的「不結盟國家理論」與「三個世界理論」稱為帝國主義的兩頭怪物
這一系列行為最終導致中國不得不在1978年做出決定,「中止一切對阿援助」
鄧小平最終不得不終止對阿援助
結語
在失去了中國的援助後,「五姓家奴」阿爾巴尼亞開始尋找下一個主子,他們曾嘗試與美蘇接觸,也試圖恢復與南斯拉夫之間的經貿關係
然而不管是誰,對於這樣一個沒有戰略意義的小國都興趣寥寥
徹底失去中國援助的阿爾巴尼亞,進入了漫長的經濟衰退期
1978年開始,阿爾巴尼亞的人均GDP不升反降,在東歐劇變時甚至一度跌至200美元,位列全球最貧窮國家之列
而對於這種慘狀,阿爾巴尼亞人將之全部歸咎到中國的「背信棄義」上
1978年,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此時已年過七十,可他不顧年事已高強撐病體對中國的內政外交進行全面批判,將中國與蘇聯、南斯拉夫一道並列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甚至還表示中國是比蘇聯還要危險的敵人
對於阿爾巴尼亞的叫囂,我方卻很少回應,或許阿爾巴尼亞的故事驗證了那句老話「升米恩,斗米仇」,國與國之間用錢買來的友誼,終究還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