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2023年03月19日23:50:04 歷史 1792

國產神劇《武林外傳》中有著這麼一集:廚子李大嘴為了貪便宜、圖省事買了私鹽,結果私鹽販子被抓,從而引發了捕快燕小六白展堂互換身份,設局抓來劫獄的平谷一點紅的故事。

許多觀眾看完這一集之後,紛紛疑惑,一個私鹽案子而已,至於那麼誇張嗎?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當然至於!因為在古代,鹽是錢,是國庫的稅收來源,更是一個國家掌握百姓民生的體現。

然而,從古至今從不乏住在海邊的漁民,這大海無邊無際,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為什麼這些百姓不自己打撈海水,晒成海鹽自用,大省一筆錢呢?是他們沒有想到嗎?

鹽是怎麼被古代人發明的?

人類的生存是不可能離得開鹽的。鹽不僅起著調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鹽分中含有的氯離子鈉離子是人體必不可缺的元素

鹽分的濃度控制著人體水分的流動與擴散,神經系統消息的傳遞、胃酸的形成都依賴鹽的攝入,含有鈣、碘、鉀等元素的各類無機鹽簡直就是在360度無死角的保證人類健康安全地活著。我們熟知的「大脖子病」(甲狀腺腫)就是因為缺乏碘元素造成的。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當然,以上這些科學的解釋古人是無法得知的。那他們又是如何知道鹽可以吃?又是如何學會攝入鹽分的呢?

中國人吃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時代了。據說那個時候的人們觀察到白鹿和羊會舔舐泉水和黃土,於是好奇之下也去嘗,便嘗到了其中含有的獨特味道,也就發現了「咸」這一滋味的存在。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而到了伏羲時代,沒有足夠的禽肉供人們為生了,人類被迫完成了從只吃肉類到也吃穀物的轉變。可是肉含有鹽,而穀物沒有,那人們必需的鹽分從哪兒來呢?因此就出現了一個專門曬鹽製鹽的部落——夙沙氏帶領的夙沙部落。

夙沙氏在一次偶然中發現熬干後的海水會留下一層白色的細末,嘗起來還有獨特的味道,加在烤好的肉上更是格外爽口。於是他領導著部族學會將海水烹煮後晒乾,從而得到顆粒鹽,被稱為「煮海為鹽」。夙沙氏也被尊為「鹽宗」、「鹽祖」。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可是如果按這個道理來說,製鹽如此簡單的話,那為何還會出現李大嘴私鹽案引起的這種軒然大波呢?

古代高不可攀的存在——食鹽

【1】為什麼不能吃海鹽?——會死!

1、物理原因導致會死——技術不達標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古代的鹽有好幾種獲取方式,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海鹽、井鹽以及池鹽、岩鹽。

人們最先開始嘗試的方式也正是晾曬海水製鹽。海水脫水製鹽的工序極其複雜,並不像我們所想的晒乾海水那樣簡單。而且這樣的方式也有不小的局限性!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一是海鹽只有居住在海邊才方便提取,一旦要往外地運輸的話,按古代的交通技術怕需要的車馬費就是一筆龐大的開支。第二個原因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了,海水晾曬提取出來的鹽氯化鈉含量雖然高,但是是大鹽,倒是百分百的純天然,但海鹽的雜質含量也尤其的多

海水脫水出的鹽是濕鹽,即是「無效的鹽」,要經過進一步的提煉以及處理工序,撇掉那些高含量的重金屬物質之後,才算得到了不會吃死人的「有效鹽」。不然的話古代也不會出現那麼多吃鹽中毒而死的例子了。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所以在技術不達標的情況下,很多百姓都不會冒險去吃海鹽,尤其是後來海鹽的提煉技術、乃至於所有鹽田都一直被政府官方掌握在手裡。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2、法律原因導致會死——鹽就是古代統治階層的根基

這也正是我們所要提到的第二個吃海鹽會死的原因——這裡的海鹽更多的是指私鹽了。按古代的法律規定,買賣私鹽的罪名跟如今買賣毒品差不多嚴重了。比如在唐朝,越境販賣私鹽是會被直接判處死刑的。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對鹽的爭奪很早就開始了。根據《中國文化史導論》和《中華五千年史》多本史書記載,上古時期黃帝炎帝領導爆發的阪泉之戰、黃帝與蚩尤之間的涿鹿之戰,其實質就是為了爭奪鹽池。

誰獲得了鹽池,那就相當於是拿捏住了民生與戰略的基礎物資,也就獲得了民心,得到了擔任領袖的資格。

到了後面,最先全面佔據鹽的資源的秦國,開啟了不菲的「鹽稅」制度。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捕捉關鍵詞——鹽稅!

提到鹽稅,就不得不再提食鹽官賣制度了,即食鹽由官方專賣。政府官方將境內的所有鹽田、鹽池、鹽井收歸國有,然後什麼時候生產、誰可以擔任生產方、如何生產,生產好之後怎麼運輸、誰來運輸,誰能銷售、可以銷售到哪些地方……統統都由官方說了算。

這在春秋戰國時期簡直就是無敵手段,聽話的諸侯國和分封地,可以多安排點鹽,不聽話的地方就可以拿鹽來轄制對方。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到了漢朝以後,為了休養生息,官方政府就下放了一些權力,比如說政府只負責發放鹽引、徵收鹽稅,不再對產鹽、運鹽、賣鹽的每一個環節都事必躬親,這些都可以交給鹽商和鹽民來做了。但前提就是徵稅鹽稅。

漢朝的鹽稅有多貴呢?27個郡縣能活活設立出35個鹽官,鹽稅是人頭稅,它不同於如今的按比例抽稅,而是你家有幾個人就按人頭交稅,這樣搞下來鹽稅稅收能達到國家全部稅收的20%。

百姓要是實在交不起鹽,私自製鹽的話,會有什麼懲罰呢?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敢私鑄鐵器賣鹽,鈦左趾,沒入其器物」,就是戴上腳鐐,以及沒收所有「作案工具」。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此後的朝代中,無論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還是五代十國,靠鹽來剝削這件事從來沒有停止過,只是變成了鹽稅徵收與專賣要麼間或進行,要麼一起進行。一直到了隋朝和唐朝前期,才真正實現了鹽既不專賣又沒有稅收。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可惜好景不長,也是在唐朝出現了鹽政歷史上的另一大舉措——就場專賣,給製鹽的人立籍,成鹽戶

聽著彷彿是件好事,有組織有規模了嘛,可關鍵是,民間鹽戶製鹽,然後全部都上繳官府,一點不許留藏,留了就是私鹽。官府收了鹽之後,直接轉賣給鹽商,都不帶拉回去倉庫放一放的。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而鹽稅早就包含在鹽價里了,更準確地說是轉嫁到了百姓身上——我自己制的鹽,低價賣出後,還得高價再買回來。這樣的剝削之下,唐朝的鹽稅收入佔到了整體收入的五分之二。到了宋朝更是變本加厲。

宋朝時期的鹽稅幾乎支撐著整個國家四分之三的稅收,因為誕生了一個新的斂財工具——鹽引。鹽引顧名思義,就和路引一樣,有了鹽引才能賣鹽。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最初商人是需要運送糧草到邊關才能換取鹽引,拿著鹽引可以直接領鹽、賣鹽,沒有引就是私鹽。後來逐漸演化成了不用運糧草了,直接交錢買鹽引,拿到鹽引再花錢買鹽,鹽引就是一張許可證。

於是到最後直接衍生出了登記在冊的鹽商概念,不在冊子上的商人就是拿著鹽引也買賣不了鹽,那要如何才能登記在冊呢?簡單,花錢買!買登記上冊的名額,再買有資格買賣鹽的鹽引。

簡簡單單的一粒「鹽」,卻能被當權者們衍生出無數的斂財、剝削,以及維護統治階級的手段來。這種情況下,叫他們如何不能瘋狂打擊私鹽販子,維護必須握在手中的權力呢?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2】被「官逼民反」的私鹽販子

古代國家打擊私鹽方式很簡單,法律上按規定行事,操作中對於鹽田、鹽池和鹽井,直接派人給直接一圍到底。可要是碰上住海邊的,那就真的是百密必有一疏了。海是圍不住的,所以私鹽其實也是屢禁不止的,更別提官員內部還要跟鹽販子官商勾結的了。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官府打擊私鹽一方面是覺得得拿捏住百姓的喉嚨可以一切盡在掌握;而另一方面,則是正如前文所提到,要將這個民生資本捏在手裡,不然,私鹽販子可不僅僅只是賣鹽那麼簡單。

畢竟古時歷朝歷代的造反派大軍里,不乏販賣私鹽起家的「大佬」頭子,也不乏販鹽來提供經濟支持的「股東」

掀起了反唐起義的兩大主角黃巢王仙芝,家中世世代代都是以販私鹽為生;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起義之時,也是有私鹽販子的經濟支持才能換到糧食獲得上級的批准回家招兵買馬;而朱元璋的一批對手,張士誠方國珍……也是鹽民出身,或者販賣私鹽起家。

因為販賣私鹽被國家嚴厲打擊,所以為了更好地武裝就置辦武器和人手,然而發展成武裝集團,更加引起朝廷的警惕和打擊。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看過以上這些例子,也就明白「得鹽者得天下」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更加理解官府為何會嚴厲打擊了。只是,這樣的武裝集團的出現追根究底也是因為,鹽民太苦、稅收太重,「官逼民反」。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古代的鹽民有多苦呢?

沒有工資,每年只能獲得剛夠吃的口糧和些許的生活費,被控制在鹽場里,出去就得接受脫衣檢查,以防夾帶。元朝時期的登記在冊的鹽民更苦,後代世襲鹽民身份,永遠不得改業,工作內容除了製鹽之外,還得煉鐵、運糧,已經完全變成苦役了。

就這樣的境況下,還得花高價才能買到自己制出的鹽。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這與屠格涅夫的小說《白菜湯》豈不有著異曲同工之苦。貴婦人不理解自家農婦在得知兒子死訊之後如何還喝得下白菜湯,而農婦的回答悲哀又心酸:「湯是不應該糟蹋的,這裡面放有鹽呢!」

可想而知,無論哪國,無論何時,對於貧窮的底層百姓而言,鹽都是再矜貴、又再苦難不過的東西了。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古代不僅販賣私鹽有罪,購買私鹽的人也逃不了懲罰。

那買不起官鹽的人,又不敢買私鹽的百姓,如何來補充鹽分呢?在山洞、窪地里炮製土鹽,狩獵從動物血液中獲取鹽分,甚至西南地區還會將某種鹽味的辛辣植物燒成灰後來補充鹽分……

只是這樣的鹽遠遠無法滿足人體所需的數量,所以古代也會出現無數因缺鹽而導致的疾病與死亡。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小小一粒鹽,從古至今一直卡著百姓的喉嚨,在任何朝代都不例外,哪怕是到了民國時期,政府國庫無銀怎麼辦?加鹽稅。沒有錢賠付外國怎麼辦?轉讓鹽稅。地方軍閥割據沒有經費怎麼辦?還是加鹽稅。於是吃私鹽,是死;販私鹽,也是死。前後無門,皆是死路。

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我們遇上的是一個好的時代。鹽業專營有關規定被廢止,現有食鹽生產定點經營企業退出市場,食鹽流通企業可以跨區經營,所有鹽產品價格、批發、流通經營統統放開。這麼一粒鹽,終於成為千家萬戶飯桌上增添佳肴滋味的功臣。

古代的鹽非常昂貴,為何百姓不自己從海水中曬出來?是他們傻嗎?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 黃天華:試論我國鹽稅的起源,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 2010,30(03)
  2. 蔣大鳴:中國鹽業起源與早期鹽政管理,鹽業史研究. 1996(04)
  3. 徐彤彤:唐代鹽民研究,曲阜師範大學
  4. 馬洪遠:唐代後期鹽政機構述論,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2,13(04)
  5. 郭正忠:宋代鈔引鹽的銷售體制,鹽業史研究. 1990(01)
  6. 王芳:張士城與鹽民起義,漢唐社會經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7. 周祚紹:略談宋代鹽戶的身份問題,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 1980(02)
  8. 史繼剛:宋代私鹽的來源及其運銷方式,中國經濟史研究. 1991(01)
  9. 劉曉穎:《鹽政志》研究,河南師範大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