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與旅遊部發布了試點恢復出境游業務的通告。首批試點國家一共有20個,包括泰國,印尼,柬埔寨等國。而這些試點國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承接更多來自中國的遊客,這對他們的旅遊業恢復和發展都有積極作用,因為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有目共睹。
而在我們公布了首批旅遊國名單以後,此前一直封鎖國門,拒絕中國旅客的韓國政府態度突然軟化。援引環球網消息,根據《韓聯社》的報道,已經有多名韓國衛生部門官員公開表示,他們可能會在近期放開向中國公民發放赴韓短期簽證的辦理業務。他們會最早於2月10日下午召開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會議,韓國在堅持了一個多月以後終於選擇妥協。而在一個月前,韓國出於政治目的,要求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入境韓國時都必須提供核酸陰性證明,隨後韓國大使館宣布暫停向中國公民辦理赴韓的短期簽證業務。

在今年1月底,韓方又宣布要把對中國旅客的特殊限制措施延長至2月底。而這才剛剛過了不到半個月,韓國態度就發生了驚人轉變,準備提前解除對中國旅客的簽證限制措施。這也是因為在春節到來之際,他們沒有能夠趕上中國旅客的旅遊紅利。
在去年年底中國政府修改疫情防控政策,出台新10條,這為中國旅客出境游打下了堅實基礎。而1月底又正值中國新年,有大量中國旅客選擇去海外旅遊。不少東南亞國家都主動向中國敞開了國門,此前還有消息稱就連泰國副總理都親自帶著官員到機場歡迎中國旅客。中國遊客也確實為東南亞的旅遊業復甦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韓國旅遊業卻錯失了這一重要機會,只能看著周邊國家接受大量中國遊客,受此影響,韓國旅遊業在今年春季依舊愁雲慘淡。而在中國出台了針對性反制措施以後,大量韓國商人也無法正常前往中國,這對不少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商業鏈條也帶來了衝擊,韓國各界都期盼政府可以儘快改變策略。

對此,韓國濟州道知事吳憐勛在2月8日與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舉行了會談。吳憐勛在會談時稱,濟州道各界都十分期盼中國遊客可以早日來訪,並且他們會繼續和韓國衛生部門進行積極協商,爭取讓有關部門儘快取消對中國遊客的政策性限制。他們也會提前做好各項準備,迎接中國遊客。邢海明大使作出回應稱,中韓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國,如今全球經濟壓力較大,但中韓兩國的貿易總額卻出現了逆勢上漲的情況。在2022年兩國全年貿易額達到了3,623億美元,中韓雙方都是對方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
而在中國經濟快速復甦時期,中韓兩國還有巨大合作潛力,中國也願意和韓國一道努力深化兩國經濟貿易合作以及人文交流,進一步推動兩國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中方態度非常明確,我們願意和韓國溝通,但韓國必須放棄對中國旅客的歧視性政策。此前日本態度有所放軟後,中國也積極調整了對日短期簽證政策。

而日本如今準備更進一步,已開始協調最快於2月放寬從中國入境人員的邊境口岸防疫措施。放寬後,中國本土直飛抵日航班的入境旅客不再全體接受新冠病毒檢測,而改為抽查。數據顯示,今年赴日旅遊的中國遊客比2021年增長了640%。韓國完全可以放下政治操弄和我們溝通,挽回自身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