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方面不斷釋放消息,宣稱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華,甚至給出非常精確的日期,即2月4日至5日。雖然該信息尚未經過美國官方機構正式宣布,但已經得到多名高官和諸多重量級美媒認可,所以在各界看來,正式宣布只是時間問題。然而,美國方面似乎從一開始就不想促成此次訪問。先是美國頻繁圍繞台灣問題向中國挑釁,其高級將領甚至還放出讓美軍準備與中國於台海周邊地區決戰的言論。之後,拜登政府又成功說服荷蘭與日本加入美國對華晶元封鎖聯盟,進一步強化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打壓。這樣環境中,美國一些部門更加「放飛自我」,竟然以所謂「強迫勞動」為由強行扣押一批來自中國的鋁製產品。受此影響,中國方面對於布林肯的訪華之旅興趣不斷降低。很明顯,美國方面沒有絲毫誠意,布林肯本人也不過是將訪華作為例行性外交任務。
在美國方面一輪又一輪的對華挑釁中,布林肯的訪華之旅已經完全失去意義。各界對此普遍抱有悲觀態度,認為即使布林肯最終實現訪華,也不過是證明中美高層還在接觸,不可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而且隨著美方公布的訪華日期臨近,中方始終沒有通過官方渠道向外界正式發布信息。如果沒有正式官方消息,那就意味著中美並沒有就布林肯訪華一事達成協議,布林肯若來華將無法以美國國務卿的身份得到中國方面接待。恰在此時,一個來自中國的民用氣象氣球因不可抗力飄入美國領空。該事件成為布林肯推遲訪華的體面理由,他隨即致電中國方面,稱此時他「不宜訪華」。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星期五表示,國務卿布林肯當天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通話,布林肯指出,鑒於中國的一個高空偵查氣球目前位於美國領空,布林肯此時不會前往中國。普賴斯稱,布林肯在通話中承認,他曾計劃訪問中國,以對中美領導人11月在巴厘島達成的議程展開後續工作。布林肯注意到中國有關氣象氣球飄入美國領空的遺憾聲明,他認為,這是一次不負責任的行為,明確侵害美國的主權且違反國際法,破壞他的出訪目的。布林肯還進一步解釋稱,受到該問題影響,他此時不宜訪問中國。他還強調美國致力於外交接觸和保持溝通渠道的開放,他已經做好一旦條件允許便儘快訪問中國的準備。
由於此前美國方面對於布林肯的訪華之旅宣傳過於高調,如今突然取消,無論是對布林肯本人還是美國政府都是一件有失顏面的事情。所以他必須儘可能將責任推到中國身上,在與來訪的韓國外交部長官朴振一道舉行記者會時,布林肯專門強調,中國在他計劃訪問的前夕決定採取這個行動,對美國準備進行的實質討論具有破壞性,這才是他取消訪華的根本原因。但布林肯還是表明,美國仍然致力於同中國保持接觸,並表示在條件允許時他仍將訪問中國。
根據美國方面提供的消息,有美國官員周四證實,美國正在追蹤一個疑似中國高空偵察氣球的物體。過去兩天,美國在領空內發現這個氣球,由於擔心對地面人員造成傷害,五角大樓決定不將其擊落。美國國防官員周三在西北部的蒙大拿州上空發現這個氣球,這裡有操作洲際彈道導彈的美國空軍基地。發現後,美國立刻出動戰鬥機追蹤該氣球,蒙大拿州比林斯機場短暫停飛。五角大樓發言人帕特里克·萊德准將稱,這個氣球的飛行高度遠超出商業空中交通,對地面人員並不構成軍事或實體威脅。另一位國防官員則表示,軍方決定不將其擊落,因為擔心氣球可能會落在人口密集區。但美國方面依舊嚴密跟蹤氣球的動向,五角大樓周五證實,這個氣球目前在美國中部上空。
對於此次的氣球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五表示,美國看到的是中國「民用性質」的飛艇,僅用於氣象等科研。至於飛到美國領空的原因,毛寧指出,飛艇受西風帶影響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故嚴重偏離預定航線,中方對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表示遺憾。中方將繼續同美方保持溝通,妥善處理這次因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情況。可美國方面顯然不接受該解釋,一位美國高級官員告訴記者,他相信這個氣球的設計目的是偵查,而且中國明顯試圖把這個氣球飛到敏感地點上方以收集信息。
對於美國的惡意揣測,中國方面並沒有過多反應。畢竟解釋的義務已經履行,美國如何認定就是自己的事情。至於布林肯借氣球事件宣布取消訪華計劃一事,中國方面的回應也頗值得玩味。中方表示,誤入美國領空的飛艇屬於無人飛艇,中方已核查並向美方作出反饋。該飛艇屬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情況,事實非常清楚。中國一貫嚴格遵守國際法,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也從不侵犯任何主權國家的領土和領空。美國一些政客、媒體借題發揮,對中國攻擊抹黑,中方堅決反對。保持各層級接觸溝通是中美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兩國外交團隊的職責之一就是妥善管控雙邊關係,尤其是冷靜、穩妥處理一些意外情況。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沒有宣布過什麼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中國予以尊重。
稍做分析就可以看出,包括布林肯在內的一眾美國高官大肆炒作中國氣球飛艇飄入美國領空事件並非是這個氣球真的給美國帶來何種威脅,而是藉此渲染中美關係緊張,為失敗的對華政策尋找掩飾。很難想像一個擁有高解析度軍事偵察衛星和大型高空偵察機的國家會使用氣球這種原始的工具來偵察全球唯一超級大國,而且這個氣球還沒有動力,極易被發現,所以氣球事件不過是布林肯的一個「台階」而已。
事實上,即使布林肯得以訪華也註定是無功而返。一方面,美國國內並沒有形成統一的對華政策。作為一個弱勢領導人,拜登始終努力平衡不同勢力的利益。但對華問題上,不同勢力間利益錯綜複雜,甚至有很多矛盾。無論拜登怎樣努力都不可能真正平衡,所以統一對華政策才如此難產。另一方面,中國拒絕在國家核心利益上讓步。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早已經習慣說一不二的處事方式。無論是非曲折,全都以美國的說法做標準。
可當下,中國屢屢拒絕美國的蠻橫要求,堅決維護本國核心利益。特別是中美經濟爭端過程中,中國寧願承受一定程度經濟損失也不願向美國出讓國家核心利益,始終針鋒相對,甚至大規模暫停中美政治和軍事層面的很多高層交流。在中美關係持續僵化背景下,布林肯不可能以務實的態度同中方談判,而中方也不會接受美方的無理要求,所以布林肯此時暫停訪華反而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