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2023年01月14日21:02:04 歷史 1478

長石是鎮海區九龍湖鎮南端的一個行政村,由散佈於中大河(慈溪後江)沿岸的孫陸、新宇、三星、何仙、黃楊5個自然村組成。截止2014年底,轄區總面積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7畝,山林面積260畝,有村民1,124戶,人口2,533人。沿河兩岸有東、南、西、北四個老街區,呈長方形分布,現尚留存大量的歷史建築,沿河部分建築尚保存有店鋪形式,是浙東運河文化的歷史見證。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1.長石橋與西、北、東三街

歷史沿革

長石在歷史上隸屬慈溪縣。自宋代至民國初均為德門鄉東北境,至民國5年(1916)建化東鄉,因地處化子閘之東,故名。民國21年(1932)更名為長石橋鎮。1946年與駱駝橋鎮合併後稱長駱鎮,解放後建制沿舊。1950年6月,長駱鎮析為長石、長駱、田胡、駱駝4個鄉鎮。1954年10月因慈溪、鎮海兩縣行政區劃調整,長石鄉劃屬鎮海縣,隸屬駱駝區。1956年3月,長石、長駱、田湖3個鄉合併稱長駱鄉。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時,稱駱駝(區)人民公社長石管理區,所轄各行政村改稱生產大隊。1961年10月與汶溪管理區轄8個村(生產大隊)合併,建立長石人民公社,1962年6月原汶溪所轄各村析出,另建汶溪人民公社。1983年7月恢復長石鄉建制。1992年5月因擴鎮並鄉,長石鄉建制撤銷,所轄10個行政村併入駱駝鎮。2001年9月自駱駝鎮析出,與汶溪、中心、長宏合併成立九龍湖鎮,

當年的長石鄉位於鎮海區西部,鄉政府駐地長石橋集鎮。鄉境東鄰駱駝鎮,南界江北區費市鄉,西連汶溪鄉,北毗河頭鄉。境內西南部為山丘,其餘皆為水網平原,總面積8.9平方公里。有耕地9,491畝,山地1,201畝,主種水稻。下轄長石、何仙、三星、徐王、周勝、東嚴、西嚴、孫陸、黃楊、庶來等10個行政村,含36個自然村和長石橋集鎮。1990年全鄉有2,352戶,6,02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7人。

作為長石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長石橋集鎮(今分屬長石村、長宏村及思源社區),始終以橫跨中大河,始建於宋代的長石橋命名。集鎮東起明星橋,西迄西閘橋,南至敬老院,北界駱汶公路,面積約0.3平方公里。當年常住居民218戶,376人,設有長石居民委員會。2003年12月,長石居委會改製為九龍湖鎮思源社區,總管轄面積0.7平方公里,分東南西北四個街,東至三星路、西至西閘橋、南與跨塘庵相鄰、北面以長宏菜場為界,辦公地點在長石村三星路667號。至2021年底,戶籍人口106人60戶,常住人口562人,黨支部1個黨員17人,居民代表24人。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2.中大河風光

因河而興

中大河是浙東大運河鎮海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浙東運河最終的入海處。中大河肇始於唐以前,形成於唐宋,發展於清代,有1,000多年的歷史。中大河的一支源自餘姚丈亭,另一支源自鎮海汶溪尖山,兩支江河匯合於長石黃楊橋東的安樂寺,從安樂寺分岔,一支流向寧波江北岸桃花渡,號稱六十里,稱前大河,古名夾江河,又稱顏公渠,原河久湮。另一支從安樂寺經駱駝、貴駟等到達鎮海城內,從招寶山下「第一山浦」閘出海,稱中大河。

地處江河合匯處的長石橋集鎮,舊時為慈東之腹地,鎮北、慈東之通道。內河航運要道的中大河自西向東穿集鎮而過,續西出化子閘連慈溪後江通慈城,延東可達駱駝、貴駟,南通江北大河可抵庄橋、寧波諸地。當年的長石橋,每天有快船和航船往來寧波新江橋南昌弄碼頭:快船上午六點半左右出發,下午一點後返航:航船頭天下午一兩點鐘開船,晚上抵達寧波,次日下午再從寧波返回;另有快船每天往返慈城和駱駝橋。其航線十字交叉,成為寧波北鄉水路交通的重要樞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有機動船往返於寧波、庄橋、鎮海、慈城之間。陸路大道輻輳,北經河頭雁門嶺至龍山,南達庄橋、洪塘、寧波,西通汶溪、慈城,東至駱駝、貴駟、鎮海城關。民國23年(1934)慈駱公路建成,傍鎮北側而過,設有長石汽車站。

水陸交通便捷,集鎮商貿興盛,有各類店鋪近30家,每逢一、三、五、七、九單日集市,為方圓十里內的商品交換場所。1950年後改為每日集市。上世紀末集鎮上還設有工業企業10餘家,設有供銷社的棉布、百貨、副食、煙酒、五金和生產資料等各類門市部,以及個體經營的旅社、飲食、小百貨等商店共50餘家。1990年新建長石農貿市場,設有各類攤位100餘個,日集市約1,000人左右。

在長石橋集鎮,還設有郵電所、信用社、中小學校、幼兒園、文化中心、電影放映隊、廣播站、衛生院、敬老院等單位。駱汶公路沿集鎮北側而過;長邱公路在集鎮東側起點,向北經河頭鄉達龍山邱王,銜接329國道線;黃保公路起自集鎮西側,向西南經黃楊橋達保國寺接保甬線。車運交通日益便利。電話雖創於1930年,至1962年設置電話總機,容量60門,但所裝話機不足20部;1985年總機容量改為100門,實裝話機55部;1989年改為自動電話,至1990年全鄉裝話機增至64部。

為加強對長石橋集鎮的建設管理,鄉政府於1985年編製《長石鄉村鎮建設總體規劃》,規劃年限為1985-2000年。規劃內容:對集鎮的商業網點、集市貿易、工業企業、交通道路、給水排水、公用設施、居民住房、文化教育、環境衛生、四旁綠化等方面的建設用地,進行全面合理的布局。同時對10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的住房、道路、公共設施等建設用地亦作了統一規劃。為了保證規劃的實施,還制訂鄉規民約,使村、鎮建設納入法制化規範。

集鎮的街巷分布,以長石橋為中心向東南西北四方輻射。共有街、巷7條,計長1,380米,原均為石板路面,自1980年起先後改建為混凝土路面。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3.東街風貌

東街 東起明星橋(今三星路),西迄長石橋,南沿中大河,因街處橋之東端,故名。長270米,寬4米,原系石板路面,1984年5月改建為混凝土路面。沿街曾設有長石居民委員會、玻璃纖維廠、塑料模具廠、新興玻璃廠、機械配件廠、衛生潔具廠、服裝廠、長石供銷社、食品站、飲食商店等單位。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4.西街風貌

西街 東起長石橋堍接東街,西迄西閘橋後塘,南沿中大河,因街處橋之西端,故名。長200米,寬5米,原系石板路面,1980年改建為混凝土路面。沿街曾設有長石中、小學校、供銷社、飲食店、百雜商店等單位。西閘橋西堍曾為長石鄉政府駐地。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5.南街風貌

南街 南起長石敬老院,北迄長石橋南堍,因街路處橋之南端,故名。長300米,寬5米,原系石板和鵝卵石路面,1984年5月改建為混凝土路面。沿街曾設有編織廠、銅球廠、汽配廠、建築工程隊、供銷社收購站等單位。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6.北街風貌

北街 南起長石橋堍,北迄駱汶公路,因街處橋之北端,故名。長350米,寬2.5-5米,原系石板路面,1989年改建為混凝土路面。北街是通往長石汽車站和長石農貿市場的主要道路,沿街曾設有合作商店、食品商店、五金修理店等單位。

小南街 東起長石橋南堍,西至永清橋(已圯),北沿中大河,因街處橋南側,且已有南街,故名。長100米,寬2.5米,混凝土路面。街南側曾設有長石衛生院等單位。

集鎮內還曾有南北向巷弄兩條:豆芽弄,位於東街西端北側,舊時弄南端有水作店,故名。長80米,寬2米,石板路面。線店弄,位於西街中段北側,舊時弄南端有線店,故名。長80米,寬2米,石板路面。

特色亮點

為了照明,街上原有8根天燈柱。天燈柱每根總高約2.4米,由0.3米高的基座和2.1米高的柱身組成。其中,基座邊長0.5米,柱身邊長0.2米,上面刻有字樣:「茲有年錢捐鋪路余項,議聚天燈,今得本息。共置田二畝五分零,議於止止庵管業,每夕全夜永燃,以便行人往來。庚子年論敘堂居添助民田一畝一分,繫結字一千一百三十七,土名全燈河東丁家田。」柱身頂端原先用鐵絲圍著,中間部分浸菜油,拖燈芯。天色昏暗,便燃燈長亮,天燈隸屬止止庵管轄。自1967年開始安裝電力路燈,至1990年底共裝12盞。分置在東街3盞,西街3盞,南街2盞,北街4盞,其中10盞為100瓦白熾燈,2盞為汞燈。電線總長1100米。

電力供應始於1964年10月,由寧波電力公司從庄橋變電所輸入,在孫陸、徐王、何仙3個村合裝30千伏變壓器1台,未幾增裝2台,各村1台。嗣後,又在庶來、黃楊、孫陸3個村合裝30千伏安變壓器1台,東嚴、西嚴2個村和河頭鄉西經堂村也合裝30千伏安變壓器1台,以後各村又有增裝。1988年1月,長石鄉電力管理站建立,供電範圍擴大,電源由駱駝變電所輸人。至1990年,長石鄉境內共安裝變壓器23台,計2,525千伏安。其中工業企業用電變壓器10台,計1,385千伏安;農村綜合用電12台,計980千伏安;公用事業用電1台,計160千伏安。鄉境內有10千伏供電線路3條(長石線、汶溪線、水庫線),低壓線路總長度為5.13萬米。1991年鄉境內供電總量為171.8萬度,其中工業用電84.7萬度,農業用電40.2萬度,照明用電46.9萬度。農村、集鎮用電普及率達100%。

長石於1984年12月安裝自來水,水源由駱駝自來水廠輸入,至長石集鎮西街,鋪設預應力輸水管長2,500米,管徑150毫米。1985年7月,建長石供水站管理用房4間,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初期向20個企事業單位和何仙、徐王2個行政村的部分村民供水,共250戶。嗣後,鋪設供水管增至7,500米,供水範圍擴至集鎮大部分居民和33個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孫陸、周勝、長石等行政村,供水戶增至950戶。1991年底供水管鋪設擴至東嚴、西嚴、三星、黃楊、庶來等行政村,全鄉10個行政村全部安裝自來水,供水戶數增至1,900餘戶,佔全鄉總戶數的90%以上,日供水量160立方米。

1990年興建長石農貿市場時,修建3條排水管道。其中北街,自北向南鋪設長30米管徑40厘米排水管1條,排入中大河;農貿市場至長石米廠鋪設長40米管徑40厘米排水管l條,排入徐王小河;西街,沿中大河岸鋪設塊石砌築40×40厘米方矩,長10米排水渠道1條,排入中大河。

保護利用

長石集市:長石地處周邊幾個小集鎮的中心,長石集市為單日市,而汶溪、費市、西經堂的集市是雙日市。每當集市,周邊集鎮的人,擺攤的、趕集的,都從四面八方來到長石街上,商鋪和零散的攤位前行人、商販摩肩接踵,將長石橋街市擠得水泄不通。當年集市鼎盛時,從上虞、餘姚下來的山貨船,載著竹木器具、缸、甏、陶瓷器和陸埠毛筍、毛竹等農產品來此銷售。山貨船一般從餘姚江順流而下,經夾田橋、茅筋閘、世江閘、化子閘,在長石集市停泊銷售。如果貨在長石橋賣光了,就順來時的水路回去,或帶著魚鮮和生活用品回去;如果在長石橋賣不完,再將船搖到駱駝、貴駟等地去賣貨。當時的長石橋市面特別興旺,當地人有言:「只講長石駱駝橋,勿講駱駝長石橋。」說的是長石橋的集市比駱駝橋興旺的意思。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7.沿河的過街樓

民國時期的長石街,沿河都有過街樓,不管天晴或下雨,人們在街上做買賣都不用撐傘。街麵店鋪緊挨,各業都有。米店有東街恆昌、南街瑞和;水作坊(豆腐店)有南街三友、興源;南貨店有東街豫豐、西街豫隆、裕大祥;醬園店則有百年老店盛滋記分店,開在西街中心,左為文德點心店,右為協大昌洋布店;蠟燭店有協茂、北街蘇隆泰;藥店有西街太和堂、天和堂、楊鎮葉;此外還有理髮店、貰器店、雜貨店、煙葉店、煙酒店、旅社、飯店等。小南街有鹹魚行、鹽行和其他店鋪。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8.十年前的長石集市

趕集的攤販則擺貨於岸邊,僅叫賣咸貨品者就有六七個攤位,它們多設在西街中段,比較有名的有長根、阿元、阿昌等。在這裡,農民購買咸貨可先記賬,不付錢,待早稻收割後,用稻穀代付。西街中段有六七個海貨攤;東西街還有三四爿河魚攤、柴行;水作坊外另有街頭設攤。尤其在清明、端午、七月半、過年等傳統節日,這裡生意更是紅火,走村串巷「打鄉作」賣豆腐、賣百貨和修舊補漏的手藝人天天有。

一到下午,街面供應點心、白斬、炒貨等行當就活躍起來,如比較受人歡迎的小商販豆腐阿寶,每到下午2點左右,就會挑著擔子出現。擔子一頭放火爐,爐上放口鑊,煮著油豆腐:一頭放作料等雜物。他將擔子在街上一放,便開始招攬生意。他一邊做生意,一邊講故事以吸引食客。人們邊聽故事,邊品味油豆腐。買賣之間,其樂融融,一片祥和景象。

長石橋集市還有夜市,每到傍晚時分,庵中師太步上街頭,一一點燃天燈。天燈亮後,長石橋集市上有說書的、聽書的,有更夫和巡邏隊員,直到夜晚十點人方散去。

行稻花會:舊時,每年新稻抽穗揚花的季節,農民頭頂烈日,手舉彩旗,敲鑼放炮,排著長長的隊伍,到田頭巡遊,懺念有個好收成。行稻花會的風俗就源於長石。

長石一帶是塘內灘地,田土薄、咸鹼重,每年收點「癩頭稻」,年年糠菜半年糧。一旦大旱又遭蝗災,田裡籽粒無收,人們只好挖草根、刨樹皮當飯吃,一個個餓得皮包骨頭。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某日海面上駛來了一隊糧船,泊在塘外。船上走下一位年老者,叫何行九,是福建一爿米行的賬房先生,受老闆的委託,趁這裡鬧荒,來高價賣糧,想賺一筆大錢回去。何先生上了岸,一看到旱情很重,村斷炊煙,鳥雀不飛,人們個個面黃骨瘦,餓得只剩口氣,不覺心酸。

他獃獃地想了一會兒,回到船上,吩咐夥計將幾船大米,全部施捨災民,另有兩船稻穀,也一一挨戶分贈,作來年春播種子。幾天後,船內糧食施捨光了。何先生吩咐夥計開船回去,說自己還要收取糧錢,隨後趕回交賬。當地村民得到救濟,將何先生當成救命菩薩一般,爭著請他食宿酒飯,好生招待。

光陰似箭,轉眼到了來年春上,何先生每天在田頭巡遊,看到分贈的稻穀生根發芽,沒多久又抽穗揚花,田裡騰發起陣陣的醉人稻香,他寬慰地笑了。村裡人都非常高興,也想到:沒有何先生這位義膽俠氣的老人相救,怕早被餓死了。但他為救濟大家,至今難以回去交賬,待新谷登場後,歸還他的錢款。

正當人們想把這個打算告訴何先生,四處尋找他的時光,意外發現他已跳河自盡。在他的住處還留著一封信,信里寫著:

幾船糧食贈災民,

再難回去復使命;

幸喜如今稻花香,

九泉之下目能暝。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09.何仙廟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10.何仙村廟跟老宅

人們見了都放聲痛哭,以當地最隆重的禮節為他安葬,造墳立碑,後來又建造了一座「何仙廟」作紀念,決定在每年新稻抽穗揚花季節行會,來奠祭這位老人。如今,在長石村還有一個名為「何仙」的自然村及中大河上的何仙橋佐證著這一民間傳說。

重要遺迹

化子閘:初名茅砧碶(茅洲碶),又名關潮閘、化紙閘,橫跨慈江,為引水節制閘,曾使鄞、鎮、慈三地十多萬畝農田受益。原址在長石村安樂寺邊江岸,地處中大河與江北大河交匯點,今存閘槽、天燈、光緒年間的化子閘碑記等遺迹。閘於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由吳潛創建,元明清歷朝屢有修茸。1959年拆除老閘,在原閘西側建新閘,設閘4孔、總寬9.73米,木製插板閘門、人力啟閉,閘旁另建管理房3間。1986-1987年間擴建化子閘,鋼筋混凝土構築,設2孔、孔寬各5米。2015年化子閘泵站列入浙江省「百項千億防洪排澇工程」重點推進項目,2017年6月開工建設,2019年8月通過通水驗收,12月通過機組啟動驗收和合同工程完工驗收。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11.化子閘埠站工程劃界圖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12.遠眺化子閘泵站

安樂寺:舊稱化子庵,位於化子閘後。相傳,當地百姓為紀念建閘和吳潛功勞在閘旁水上化紙,紙灰隨波而去,以保平安,故有「化紙閘」之稱。明成化間建紀念性建築為化子庵,後來逐漸擴建成寺。民國初重建,始名安樂寺。至今尚存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藍殿等建築。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13.安樂寺與殘存的燈柱

長石橋:位於長石集鎮街前中大河上,與南街直接相連。據傳始建於宋,系三孔條石大橋,為張姓所建,始名「張宅橋」,也有說稱「漲石橋」,意為河道隨潮汐漲落。明嘉靖時改建,易名「長石橋」,俗名「老橋」。清乾隆、嘉慶年間曾重修,北孔沿橋腳砌有纖路,橋東西兩側沿河築有航船埠頭,構築堅固,造型別緻,頗有名氣。尚有天燈石柱刻有有關資料。1990年8月,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單孔拱橋,跨徑長14米,橋寬3.5米;2008年隨著中大河的拓寬,重建為如今的四孔三柱的拱橋,並西移與北街直接相連。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14.1990年的長石橋

黃楊橋: 《光緒慈溪縣誌》載,「黃楊橋,相傳元時,東發族人黃楊建,人呼黃楊橋,後訛為河娘橋」,民國時則稱「何娘橋」。清道光十四年(1834),重修,2000年被列為鎮海區文物保護點。原橋三孔,全長22.5米,橋墩由大條石築成;橋墩壓頂石雕有昂首晶龍,橋腳為雕琢的捲雲石裝飾;橋右側有六柱涼亭一座。2008年因餘姚江東排整治工程的啟動,中大河拓寬,黃楊橋被就地保護起來,南邊新建連接橋。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15.黃楊橋

長石植本學校:清末民初,有鄉紳利用止止庵的庵舍辦了私塾。王伯元是長石橋人,曾是中國墾業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先在王家祠堂辦過私塾。1928年,鄉紳陸正廷牽頭和王伯元商議,建議將兩所私塾合併,另選址辦學。王伯元同意了,並要求校名用其私塾名「植本」,意為培根植土。後王伯元在止止庵舊址上買田建造教學大樓,設置操場,建成了一所頗具規模的完全小學。解放後為長石中心小學,並附設初中班,今存當年學校門樓。

葉立標:浙東運河名城古鎮——長石 - 天天要聞

圖16.植本學校門樓

參考文獻

1、萬伯春著. 甬水遺韻[M]. 寧波:寧波出版社, 2016.09:254-263.

2、寧波市鎮海區城鄉建設志編纂委員會編. 寧波市鎮海區城鄉建設志[M]. 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8.08:416-424.

3、寧波市鎮海區地名委員會辦公室編. 寧波市鎮海區地名志[M]. 寧波:鎮海區地名委員會, 1990.12:143-150.

4、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甬上風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鎮海卷[M]. 寧波:寧波出版社,2012.06:158-161.

5、蔡根泉,沈志遠主編. 中國民間故事叢書 浙江寧波鎮海卷.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5.08:125-126.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