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3日,震驚中外的九一三事件爆發,曾經的副統帥林彪和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等人乘坐的飛機在蒙古國溫都爾汗失事,機上九人全部當場身亡。
失事飛機
緊接著,林彪集團著名的四大金剛——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4人作為幫凶,也紛紛遭到了撤職判刑等結局。
在這種情況之下,四大金剛的子女們、曾經的高幹子弟,又遭到了怎樣的局面,他們最終又走上了怎樣的道路呢?
九一三事件之後,不僅僅是始作俑者被審查判刑,與他們沾親帶故的親屬也被牽連審查,四大金剛的子女們自然也毫不例外。他們不但接受了頻繁的審查,而且,生活環境和境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大征是李作鵬的女兒。李作鵬曾擔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海軍第一政委,可謂位高權重。但是,作為一個女孩兒,李大征頗為低調,她按部就班的上學讀書,畢業之後進入解放軍301醫院,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夫。
原本,按照正常軌跡發展,進入301醫院的李大征可能隨著年紀的增長和醫術的不斷進步,會成為一名醫學專家,或者成為301醫院的主任、院長,甚至再往上一步,成為衛生部長。
林彪和四大金剛
然而,這一切也只是假設而已,隨著九一三事件的爆發,受到牽連的李大征被要求離開301醫院。一番審查後,她被打發到山西一個小山溝里的野戰醫院。
當時,一起被發配的還有李大征的丈夫劉偉欽。原本在軍事博物館工作的劉偉欽更慘,由於沒有如妻子一般的醫學專長,他直接被發配到山西的一家農場里,開始養豬種地。
李大征的丈夫劉偉欽其實原本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最早在遼寧省文聯從事美術創作工作。不過,由於家室清白,相貌英俊,人品頗佳,在當年浩浩蕩蕩的林彪選婿的過程中,一度成為林彪女兒林豆豆的選擇對象之一。
不過,因為林豆豆對他沒有感覺,劉偉欽落選了。但是很顯然,這並不是劉偉欽本身不夠優秀,因此落選之後,劉偉欽又被介紹給李大征,兩個人一見如故,很快確定了戀愛關係。
不過,劉偉欽還沒來得及體會成為首長女婿的感覺,隨著九一三事件的爆發,反倒先體驗了被無辜牽連的感覺。
但是,劉偉欽的心態倒是頗好,縱然突然遭遇挫折,他依然不氣餒。他一直記得李作鵬對他說的話:我岳父對我說要愈挫愈奮,堅定的走下去,用毅力去爭取。
李大征被發配到小山溝的野戰醫院後,當地工作人員聽說李作鵬的女兒過來,都十分反對,甚至有人宣稱「堅決不與李作鵬的女兒為伍」。
然而他們沒想到,李大徵到野戰醫院後任勞任怨,不抱怨,不氣餒,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工作十分優秀的李大征很快就被當地群眾和幹部接納了。
當時,被批鬥家庭一落千丈之後,有不少人無法接受這樣的境遇,甚至有人選擇自殺。而李大征在境遇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之後,依然表現出色,其實與她的心態有很大關係。當時,李大征有一個十分堅定的生存信念:凡是有人活的地方,我就能活。
突然遭遇巨大變化卻始終不氣餒,不放棄的李大征劉偉欽夫婦,在經歷長達8年的審查下放生活之後。1979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他們終於熬出了頭,離開了被下放的山西。
當時,李大征夫婦都選擇轉業回到瀋陽,李大征進入瀋陽瀋河區第4門診部,依然從事醫學工作,而丈夫劉偉欽則被安置到瀋河區文化館。
然而,雖然結束了艱苦的下放生活,但是,夫婦兩個人的生活依然十分拮据。由於8年的下放工作毫無積蓄,兩個人又已經生育了兩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難。
當時,劉大征一家4口只能住在一間15平米的小平房裡。由於兩個人工資微薄,一家4口一度困難到,每個月還需要劉偉欽的父母來接濟才能勉強維持。
回到瀋陽的第2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再加上生活的窘境,劉偉欽明白,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否則,一家4口甚至連溫飽都出現問題。所以,為了生計,也為了求變,劉偉欽毅然選擇停薪留職,開始干起了當時被人看不起的擺地攤。
當時,人們的普遍觀感是,進入國企或公家單位才是正途,擺地攤兒做小商販,即便再賺錢也是讓人鄙視的。
李作鵬
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劉偉欽停職選擇擺地攤,可想而知是下了多大的決心。就在最艱難的時刻,岳父李作鵬也選擇了支持他。岳父的支持給劉偉欽極大的勇氣,他堅定的走上了擺地攤之路。
80年代的中國由於該剛剛改革開放,許多人對於做買賣並沒有概念,再加上普遍物資匱乏,幾乎處於賣方市場。當時,只要膽子大,有貨源,做生意的普遍都能賺錢。而意志堅定、上過大學又有見識的劉偉欽通過擺地攤賣對聯,很快賺的風生水起。
很快,妻子李大征也選擇辭職下海,夫婦兩個共同努力,從擺地攤賣對聯開始,生意越做越大。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兩個人成了全國知名的賣對聯大戶。
也正是因為生意做得十分成功,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在萬元戶仍十分稀少時候,他們就已經有財力在瀋陽買得起別墅。
而且尤其值得稱讚的是,兩個人買上別墅,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富裕生活之後,兩個人還將被釋放的李作鵬接了過來,一起生活。
晚年李作鵬
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國家的好政策,李大征夫婦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而黃永生的長子黃春光,也在賺錢方面毫不遜色。
九一三事件爆發之後,作為黃永勝的長子,黃春光自然毫無意外的受到了審查。當時,被關押起來時,黃春光的表現卻令看守者十分奇怪。
他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沒有其他人被關押的忐忑不安和焦慮。看守忍不住問他:別人在這裡,都是吃不下睡不著,你怎麼一點負擔沒有呢?
黃春光的回答是:我沒做任何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我有什麼負擔?我最大的負擔就是我的父親黃永勝。但他是他,我是我,我和他之間只不過是個父子關係。
九一三事件之前,黃春光也參軍入伍,而且發展的還頗為順利。1962年,19歲的黃春光考入西安通訊兵工程學院,並在6年畢業之後順利分配到空軍蒙自機場。
在軍隊之中為了低調,黃春光還化名項陽。黃春光歷任38師作戰科參謀、北京防止突然襲擊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當上將軍干到退休是沒有問題的。
黃永勝
九一三事件爆發之後,黃春光被抓了起來,並關押了四年之久。至於被關押的原因,他自己認為「很大可能是因為9月12號的晚上,幫父親焚燒過一些材料」。
1975年底,黃春光被通知轉業到湖北,由於他自己沒同意,這個事拖了下來。1976年,黃春光終於辦理了退伍手續,當時,按照營長的待遇,他轉業到廣東韶關一家國營工廠,擔任副廠長的職務。
1981年,黃春光的職務再次發生變動,他被調到青島,在青島無線電三廠擔任副廠長。由於他特殊的身份,雖然有待遇和職務,但權力可想而知。
而且,同樣因為身份原因,他被晉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到了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國家政策發生變化,年近40的黃春光毅然選擇辭職下海經商。
當時,黃春光在北京開了一家貿易公司。從小的就頭腦十分靈活的黃春光知道,父親雖然出事,但是,父親的關係並沒有斷絕。所以,他充分利用了父輩的幫襯,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黃春光
90年代初,在李大征夫婦買別墅的時候,黃春光的收入也絲毫不弱,他已經達到年入百萬級別,成為名副其實的成功人士。
吳法憲的兒子吳新潮也差不多,當年,黃春光軍校畢業在雲南蒙自機場工作時,作為吳法憲的長子,吳新潮同樣在這裡鍛煉,兩個人還頗有淵源。
出生於1948年的吳新潮,20歲時就參軍入伍。他甚至還隨部隊參加過抗美援越戰爭。1969年,從前線歸來的吳新潮被調入空軍12師。
不過,在空軍也沒有待多久,吳新潮很快被派往瀋陽飛機製造廠,以軍代表的身份進駐沈飛,負責監督產品質量、協調產品交付等工作。
而與黃春光一樣,隨著九一三事件的爆發,吳新潮的人生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吳法憲被羈押後,作為長子,吳新潮也很快被關押起來。
吳法憲一家
被關押審查期間,吳新潮一度隨身揣著一根電線,準備隨時自殺。不過,從始至終,他也沒有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而當日後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他曾打趣道:活著沒信心,死吧又沒決心。
1975年,吳新潮被下放到農場。當時,他下放的農場地點為陝西大荔縣蘭州軍區空軍農場。在這個農場勞作了三年之後,1978年,吳新潮轉業回到了湖北,被安置在京山縣九湯山的一個國營農場工作,當時,他已經30歲。
不過,在農場也沒工作多久,很快又被調到京山縣農機廠工作。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吳新潮的生活一度十分拮据。
1981年,已經被關押了10年之久的吳法憲被特批保外就醫,被安置到山東濟南生活。為了照顧吳法憲,吳新潮也在這一年第2次辦理了轉業手續,他不但被補發了三年的工資,還被調到濟南。
當時,被調到濟南之後,吳新潮被安排在山東藝術學院工作。被安排在父親身邊,既能照顧父親,也能工作,吳新潮也徹底安定下來。
在此之後,吳新潮一度下海經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雖然人很低調,但日子過得卻頗為滋潤。
邱會作的子女也差不多。曾經擔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後勤部部長的邱會作,與妻子胡敏一共生育了四子一女,分別為長子邱路光、次子邱承光、三子邱光光、四子邱小光,以及小女兒邱小京。
長子邱路光像他的同齡人一樣,曾參軍入伍,還曾擔過團屬機關股長的職務。1971年9月13日之後,隨著父親邱會作被關押,邱路光工作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被調往西北軍區後勤部山丹馬場,開始在中國最大的軍馬場之中工作。
改革開放之後,邱路光先是轉業到一個商學院擔任教師,後又下海經商,並賺得不菲家資。
值得一提的是,邱路光曾將某大導演告上法庭了,因為這個導演撰寫一本回憶錄,書中主人公與邱路光經歷極為類似,但被描述為一個自私、蠻不講理、愛慕權勢的人。邱路光因此將其告上法庭,法院最終判邱路光勝訴。
邱會作的次子邱承光和哥哥的經歷也差不多,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之後,同樣參軍入伍並曾在廣州軍區某部擔任參謀長一職。
九一三之後,他先是被下放,後又進入江蘇無錫冶金局機械廠工作。不過,邱承光倒是沒有選擇下海,而是一直工作到退休。
吳新潮和邱路光
三子秋光光結束下放之後,進入北京二里衛溝汽車廠工作,後來與大哥一樣選擇下海經商,而最小的兒子邱小光後來同樣進入北京市汽車公司十五場工作,並在此退休。
作為林彪四大金剛的子女,也許因為遭遇類似,也許同病相憐,九一三事件之後,他們依然關係密切,甚至互相調侃自己為「難兄難弟」。
而且,得益於曾經接受高等教育和極為豐富經歷,也包括父輩關係的幫助,改革開放選擇下海經商之後,他們普遍生意做的不錯,都有不菲的家資,也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而對於他們特殊的身份和獨特的經歷,李大征曾這樣說過:顛來倒去的生活,恰好還原了他們的本來面目,全國人民都是老百姓,我憑什麼不能當老百姓?
林彪
而對於因為被父輩的特殊遭遇,他們也被打上標記的情況,黃春光的一句話大概最能表示他們的心態:我們不認為自己是「黑二代」,我們仍然屬於這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