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0年5月,正在山東地區領導山東軍民展開緊張的反「掃蕩」運動,發展敵後根據地的徐向前,接到了一封黨中央的電報。
「徐向前同志在山東工作一年成果顯著,山東各部隊和當地武裝力量成長迅速,現在黨中央要求徐向前同志馬上返回延安,為黨的七大做準備。」
徐向前接到電報後其實有點不舍,他才來到山東領導敵後游擊工作不過剛剛滿一年,雖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敵人的掃蕩還沒有結束,前路任重而道遠。
可他還是遵從了黨中央的命令,返回了延安,卻沒想到這一去,此後竟7年再沒到過前線,一仗未打。
究竟這當中有什麼原因?
和毛主席相見恨晚
徐向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里和毛主席結識的最晚的一位,說起來可能不相信,徐向前已經是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的時候,還沒見過毛主席一面。
但這並不妨礙毛主席對徐向前十分看重,1935年7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而在蘆花村一座小小的民房當中,徐向前見到了朝思暮想的毛主席。
毛主席沒等徐向前開口,就高興地握著他的手說:「你就是那個在鄂豫皖大別山搞鬥爭的徐總指揮啊!你辛苦了!」
徐向前激動地說「毛主席,我很早就想見到你了,如今終於實現了!」毛主席也深切地回應「我也是一樣很想念你啊!」
雖然始終沒見面,但是徐向前一直都和毛主席有在通信,也對毛主席的一系列理論尤為敬佩,不管是「農村包圍城市」,還是建設革命根據地,以星星之火之勢燎原。
也正因為如此,徐向前就向毛主席提出要到中央紅軍里去任職,毛主席卻沒有同意,當時徐向前很不解,後來看來,毛主席沒有同意果真是深謀遠慮。
是徐向前,在危急關頭挽救了紅四方面軍的命運,堅持「紅軍不打紅軍」的道理,秉持著對黨中央高度忠誠的原則做了正確的選擇。
後來毛主席高度讚揚徐向前,還舉薦徐向前出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抗戰爆發後,徐向前任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師長則是劉伯承。
「你是山西人,同閻錫山的老鄉,這樣,你和恩來同志先到太原去,做做閻錫山的工作吧」抗戰除夕,徐向前在毛主席的安排下來到了山西。
1937年11月,太原淪陷,129師從此在山西展開了長期的游擊戰運動,曾經在紅軍時期,徐向前就是搞游擊戰的好手,所以打破日寇的圍剿,粉碎敵人的包圍是拿手好戲。
不管是「六路圍攻」,還是搞伏擊,造「人山」,徐向前在逐漸顯露出一個優秀的軍事理論家才能的同時,也將自己的抗日游擊戰爭理論磨礪地爐火純青。
於是在1939年5月,毛主席決定由徐向前前去山東,領導山東地區敵後游擊工作,打破敵人掃蕩,建立穩固的山東根據地。
徐向前才到山東3個月,就接連拿下淄川等地,部隊也擴充了不少,以至於山東的八路軍一直被稱為「徐向前部」。
延安之行意外叢生
鑒於在徐向前為山東地區抗戰工作做出卓越的貢獻,1940年5月,黨中央就召他前去延安,準備讓他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
只是沒想到,徐向前在長期征戰以及在敵後抗日根據地里奮戰多年,導致他身體上早已積勞成疾,一回到延安便犯病了。
其實毛主席也有另外一層意思,除了讓他準備出席會議之外,也想藉此機會讓他好好休養一下身體,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賀龍的女兒賀捷生,曾經專門撰文回憶徐向前,她在文中寫道:徐向前元帥一生可以用「命苦」二字來形容。
早年在大別山打游擊,後來長征過草地,指揮西路軍期間又在祁連山、河西走廊歷經艱苦卓絕的戰鬥,還要背負上精神上的巨大壓力。
徐向前一生都對西路軍犧牲至千餘人耿耿於懷,一直認為是自己的過錯,在1937年和毛主席重逢之際,看起來疲憊不堪。
耿飈也說:「徐向前剛死裡逃生的時候,看起來比之前老了20歲」,毛主席還安慰徐向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些都讓徐向前的身體日益不堪重負。
後來又在抗戰中指揮敵後游擊戰鬥,山東的時候更是操心費力,和他一起的朱瑞就說:「山東工作最費勁了。」
1940年,徐向前初到延安的時候就一直犯頭疼,夜夜難以入眠,雪上加霜的是,他還在一次騎馬外出的時候,左腿被受驚的馬踢傷,導致左腿脛骨骨折。
這次受傷頗為嚴重,徐向前一邊養病一邊工作,也導致傷情癒合的緩慢了不少,不過倒是讓他得以靜下心來撰寫了許多軍事理論文章。
1940年中秋之際,徐向前的腿傷終於是好了,他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會議的準備當中,結果會議延期了。
這一延期,就讓他重返前線的想法落了空,黨中央沒有讓他到前線工作的意思,急的徐向前是日日念叨。
好不容易求得了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兼任參謀長的職位後,卻被告知這隻部隊沒有作戰任務。
陝甘寧和晉西北地區,是兩個遭受日寇掃蕩尤其嚴重的地區,經濟上基本得不到保障,人民的生活都難以自理。
徐向前的任務就是帶領著兩個地區的部隊和人民進行生產自救,這雖然和他想要去打仗的意願不相符,但徐向前也毅然地接受了。
搞生產不同於打仗,這是完全不同的兩方面,但是徐向前一樣做的很好,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全面發展。
沒多久,陝甘寧和晉西北地區就煥發出一片朝氣蓬勃的活力,可徐向前的心裡還是嚮往著到前線去打仗,畢竟那才是屬於他的本職工作。
1943年春,徐向前正在田裡勞作,毛主席派人讓他前去見面,倆人在窯洞里談了許久,毛主席遲遲不肯說出這次找他前來的目的。
從當農民到當老師
「主席,難道有什麼新的工作安排嗎?您放心交給我,我一定完成任務。」徐向前還是嚮往到前線去。
毛主席也不拐彎抹角,「向前同志,我想讓你去主持辦抗日軍政大學,你看怎麼樣?」毛主席竟然要徐向前去當抗日軍政大學的校長。
都知道毛主席看人很准,任人絕對是能發揮對方的所長,徐向前有軍事才能,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但是他有當過老師的經驗嗎?
估計就連徐向前心裡都犯嘀咕,毛主席是怎麼知道他以前當過老師的,原來徐向前的父親徐懋淮,曾經是清末秀才。
徐向前雖然在少年的時候,因為家裡貧困,上不起學,但後來還是到一個雜貨店裡當夥計攢夠了錢,考上了陝西國民師範學院,畢業後跑到陽曲縣小學當了一段時間的小學老師。
他當老師可不是要走父親那條路,他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教導學生以後救國救民,這一點也在《徐向前回憶錄》里得到了證實。
徐向前當老師也是一把好手,言傳身教,給每一個學生做好榜樣,要不是因為一場變故,他可能真就一直待在學校里當一輩子老師了。
任勞任怨教書的第二年,他就收到了學校辭退他的一封信,他委屈不已,自己認認真真教學,學校憑什麼辭退他,他跑去找校長理論,結果校長的理由讓他無話可說。
徐向前給學生們宣傳革命理論,讓學生們將來都投身革命,這樣的行為就遭到了學校的不容許,一心要培育孩子救國救民理想的他被學校所不容。
被辭退後,徐向前就投身革命去了,這還還真要感謝這個校長,不過徐向前也對當老師一直心有餘悸,得知毛主席要他再度當老師的時候,他猶豫了。
「我?我恐怕不行吧?主席,校長你還是另派人選吧,我想要到前方去帶兵打仗,那才適合我。」徐向前為難地說道。
毛主席哪裡不知道徐向前想什麼,他笑說:「向前同志,你是黃埔畢業生,又是師範畢業,再沒有比你更適合的了,就你了,至於打仗,將來有的是仗打!」
毛主席還囑咐,辦抗日軍政大學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沒有好的幹部,哪裡來的勝利呢?哪裡能堅持下去呢?
徐向前只好同意,不過臨走之前,還是戀戀不捨地說道:「既然組織決定了,我就服從,等到將來有了合適的人選,再換我。」
毛主席笑呵呵地拍著徐向前的肩膀,「你啊,去吧去吧,我答應你,不過你肯定能勝任的,我相信你。」
其實上,毛主席除了看到徐向前有軍事教學的本事之外,也在有意培養他,對於徐向前,毛主席一直都是十分看重的。
當一個高級指揮官,哪能只會指揮打仗呢?而且,在後方教學,也能讓徐向前的身體得到進一步的休養。
一直向前
從1943年到1945年,徐向前在抗日軍政大學為中國革命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將才,直至抗戰勝利。
毛主席的意圖基本上實現了,但唯有一點,就是徐向前做什麼都十分認真,他在當校長的期間,又把自己累垮了。
1945年,徐向前患肋膜炎住進了醫院,眼瞅著其他人都離開延安奔赴前線去了,他卻要躺在病床上養病。
他一直向黨中央打報告,向毛主席申請,結果無一例外地被駁回,毛主席一直回他:先養好病,有用得著你的時候。
1946年,國民党進攻延安,徐向前被迫轉移到了綏德,隨後轉移到了太行解放區,又回到了山西這塊老地方,徐向前再也坐不住了。
1947年,又閑置了一年的徐向前再度向黨中央申請到前線帶兵打仗,毛主席看其身體養的差不多了,便同意由徐向前擔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7年沒打仗,沒上前線,但徐向前在毛主席心裡的重要性絲毫不減,他也向毛主席證明了,他還是那個徐向前,只會一直「向前,向前。」
解放山西,徐向前帶病出征,先後解放運城、臨汾、太遠,創造了一次又一次戰鬥奇蹟,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長時間的厚積,等待的就是這一下薄發,他率領部隊在山西剿滅了閻錫山30多萬部隊,毛主席高度讚揚,還讓他將自己的經驗傳授全軍。
1948年,毛主席在西柏坡再度見到了徐向前,看到徐向前病懨懨的神情,心疼的直皺眉,等到徐向前作完報告後,就囑咐他再度到後方去休養。
可他就到後方待了1個月,就忍不住又回到前線,毛主席多次發電報給他,讓他去休養,去治病,他都不肯。
最後毛主席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讓彭德懷代替他指揮,強制讓徐向前去後方養病,但是彭德懷的各種命令,還是用的徐向前的名義。
新中國成立後,徐向前因為身體原因,錯過了很多重大的場合,開國大典沒能參加,工作會議一一缺席,但是該屬於他的職位一個都沒少。
解放軍總參謀長、華北軍區副司令員,毛主席一直沒有忘記徐向前,現在看來,毛主席當時讓徐向前留在延安,7年不到前線去,是實在不忍心讓這樣一個好同志累垮。
「等我死後,不搞遺體告別,不開追悼會,把骨灰灑在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就行」偉大的徐向前同志,早已經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