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2022年12月02日23:16:13 歷史 1578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三百年的強盛,三百年的衰落,它是一個地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世界的十字路口,國運興衰牽動了世界歷史的走向。是什麼原因使奧斯曼帝國在東西方夾擊中長存了600年?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1、奧斯曼是土耳其之父

奧斯曼帝國把眾多的民族納入一個統治體系中,長期共存,使眾多文明相互融合,避免了游牧帝國乍興忽衰的短壽宿命。廣泛吸收東西方的文明成果,結合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徵,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奧斯曼文明。

但這個與當時西歐先進國家相比鄰的國家,雖然早在17世紀中葉就開始覺醒,發奮改革,但它接受西歐的先進文化卻顯得那麼困難,近代化的道路是那麼漫長和曲折。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阿姆河奧斯曼人的搖籃,是中亞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內陸河,鹹海的兩大水源之一,源於帕米爾高原東南部海拔4900米的高山冰川。上源瓦赫什河位於阿富汗境內,自東向西流,與噴赤河匯合處作為它的起點,到鹹海南岸出海長1415公里,若從東帕米爾的河源起算,全長2540公里。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在中亞阿姆河流域,屬於西突厥烏古斯人的後裔,烏古斯人是現在土庫曼人土耳其人、亞塞拜然人、克里米亞韃靼人、中國撒拉爾人的祖先,信奉伊斯蘭教。

土耳其人的祖先來自中亞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們遷徙到亞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僅僅經過三位開國蘇丹的勵精圖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國」自立,在歐洲留下戰無不勝的威名。

奧斯曼約在1260年前後出生於安納托利亞東北部的瑟於特。奧斯曼(約1299-1323在位)繼位後,為了得到伊斯蘭教教會的支持,就與伊斯蘭教蘇菲派長老謝赫·艾德巴里的女兒瑪爾赫頓結為連理。老丈人在奧斯曼的婚禮上授予他一柄「勝利之劍」,並授予他伊斯蘭教聖戰者的光榮桂冠。此劍後來成為奧斯曼帝國歷代君主即位時繼承的聖物!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奧斯曼被賦予了極大的精神力量和眾多的擁護者,為奧斯曼日後成就霸業,更多的穆斯林戰士投奔到奧斯曼旗下。奧斯曼揮舞著伊斯蘭教的勝利之劍,東征西伐,開始了建立奧斯曼帝國的征戰歷程。

奧斯曼是土耳其之父。他統治下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國家還是小亞細亞半島西部的一塊彈丸之地。不過,傳說在奧斯曼的夢裡,世界成為一枚戒指,歐亞兩個大洲、地中海黑海兩片大海簇擁著君士坦丁堡,幻化成戒指上兩塊藍寶石和兩塊翡翠簇擁著一顆鑽石,戴到了奧斯曼的手上。

韃靼人第一次見到鐵的時候,把鐵叫作「帖木兒」,後來,他們開始將他們當中偉大的領導者稱作「帖木兒」。年輕的帖木兒,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從撒馬爾罕的一個頭人變成了一位統治亞洲大部分地區的雄主。他把成為俘虜的巴耶濟德一世(奧斯曼帝國的第四位蘇丹,1389—1402在位)關了起來,巴耶濟德曾征服了歐洲的大片土地,粉碎了一場反抗土耳其人的十字軍東征,最後卻敗在帖木兒手上。奧斯曼帝國差點成為被蒙古鐵蹄摧毀的眾多國家之一,淹沒在歷史的塵埃里。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蘇丹(1451—1481在位)攻陷君士坦丁堡,他毀滅了存在一千餘年的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自此定都伊斯坦布爾,真正成為兩洲兩海的主人。征服者穆罕默德設計了一套影響整個帝國歷史的宮廷及政府制度。從14世紀到17世紀,土耳其近衛軍是一支在歐亞大陸所向披靡的軍事力量。

冷酷者塞利姆一世(1512—1520在位),征服者穆罕默德之孫。奧斯曼帝國在他的統治期間極大拓展了疆土。他的大軍衝出了小亞細亞半島,征服了敘利亞紅海兩岸和埃及。他將伊斯蘭聖地麥加麥地那納入了帝國的保護之下,同時從埃及的統治者那裡奪走了哈里發的頭銜,使奧斯曼帝國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絕對領導者。

1529年蘇萊曼一世(1520—1566在位)陳兵維也納城下,史稱蘇萊曼大帝,是奧斯曼帝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蘇丹。奧斯曼帝國在他的手上達到了鼎盛,成為歐亞兩洲首屈一指的軍事和外交強權。

作為穆罕默德二世的曾孫,蘇萊曼一世將超越征服者本人的成就,在開疆拓土的同時將奧斯曼帝國推向權力與聲望的頂峰。不過,在穆罕默德二世剛剛去世之後,奧斯曼家族手足相殘的固有做法演變成了長期的內訌。爭鬥的雙方都是穆罕默德的兒子,一位是巴耶濟德二世,一位是他的弟弟傑姆皇子。

蘇萊曼大帝一生鍾愛他的皇后羅克塞拉娜,兩人的愛情留下了很多民間傳說。然而,羅克塞拉娜權傾朝野,也開啟了奧斯曼帝國歷史上延續一百餘年的後宮干政時期。

改革者馬哈茂德二世(1808—1839在位),奧斯曼帝國現代化的先驅者。16世紀的鼎盛時代,從那之後,權力的天平就開始向歐洲傾斜,奧斯曼卻走上了下坡路。帝國內部的制度和觀念逐漸陳舊,外部不斷受到神聖羅馬帝國和新興的俄羅斯帝國的擠壓。馬哈茂德克服內外阻力,將帝國帶上了現代化改革之路。

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站上歷史變革的潮頭,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國、拿破崙帝國、大英帝國,與東方強權奧斯曼發生不可避免的碰撞。

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克里米亞戰爭是一場英國、法國和奧斯曼帝國聯手對抗俄羅斯帝國的戰爭。整個19世紀,俄國和土耳其之間發生了四場大戰,大約每過20年左右就有一場俄土戰爭,其中土耳其只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取得了防禦性的勝利,其餘三場戰爭都敗給了俄羅斯。在18和19世紀,俄羅斯帝國的擴張被視為歐洲均勢的重大威脅,對奧斯曼帝國生存空間的擠壓尤其嚴重。

此後,從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中東和非洲領土上陸續分裂出二十多個國家。其中很多國家迅速淪為英國、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列強的殖民地。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蘇丹(1876—1909在位)的統治時期正是歐亞國際局勢最風起雲湧的時代,然而這位蘇丹也是帝國歷史上最抱殘守缺的蘇丹。他對內壓制改革,建立集權高壓統治,殘害少數民族,對外推行消極的外交政策。帝國領土在他的統治期間大幅縮水,土耳其也獲得了「歐洲病夫」的綽號。1909年,他的統治被青年土耳其革命推翻,奧斯曼帝國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19世紀末,土耳其和德意志帝國的關係日益密切。德國極大幫助了奧斯曼帝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土耳其面臨的外交孤立使其與德國結成了攻守同盟。

最終,奧斯曼帝國本身也在「一戰」戰敗後傾覆。

六百年世界帝國的歷史成了被人懷念、嘆惋的過去,而現代土耳其以一個共和國的面貌開啟了新的篇章。

在土耳其的跌宕國運中,中國人能找得到祖國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國際現狀的根源。那段帝國時代是歐亞兩洲,乃至整個世界近代不可磨滅、無法迴避的歷史記憶。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2、土耳其的興衰

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土耳其海峽在安納托利亞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是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統稱,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航道,形成了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天然分界線,同時也分割了歐亞大陸。國土面積78.36萬平方公里,2021年底人口為8468萬,土耳其族佔80%以上,庫爾德族約佔15%。

土耳其的陸地鄰國共八個,西北與保加利亞接壤,西部與希臘為鄰,東北面是喬治亞,東部毗鄰亞美尼亞、伊朗和亞塞拜然,東南則與伊拉克和敘利亞相接。三面海水環繞,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西瀕愛琴海

在歷史上的偉大帝國之中,有土耳其人的一席之地。在中東,曾經興起過四個大帝國,土耳其人的帝國在時間順序上排在最後,但在成就上卻超過了波斯人羅馬人和阿拉伯人先後創立的帝國。

在這片大海與大洲相連的廣闊的戰略要地上,土耳其人實現了長久的統一。作為來自東方的新生力量,土耳其在兩個方面為歷史做出了貢獻。

土耳其復興了伊斯蘭教,在亞洲重新統一了伊斯蘭世界,為屬於東方基督教世界的歐洲土地帶來了新生。土耳其人延續了歷史,聯結了東西方,在亞、歐洲分別填補了阿拉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崩潰後留下的真空,並孕育出奧斯曼文明。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奧斯曼帝國作為一個游牧民族,是一個伊斯蘭國家,是一個土耳其人的國度。它被一個土耳其家族王朝統治,使用土耳其語,擁有共同的種族認同、象徵符號和風俗習慣。奧斯曼帝國是穆斯林之間的手足之情以及他們對共同的宗教體系的崇敬之情。其特徵在於它是一個世界性大帝國。

它的版圖如此遼闊,涵蓋了各不相同的城市、平原、河谷、山地和沙漠,其上生活著不同民族、不同社會形態特別是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各色人群。奧斯曼征服者不僅成了東正教世界的主人,還成了東正教公開而積極的保護者。因此,東正教的信徒們寧願接受穆斯林帕迪沙阿的統治,也不想「受拉丁人教皇的奴役」。

希臘普世牧首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獲得了超過其他東正教教會的地位,比拜占庭帝國統治下的任何時期都更像是一個普世的宗教權威。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實現了「奧斯曼治下的和平」,從它的特徵上可以看到奧斯曼帝國與羅馬帝國的相似之處。

奧斯曼家族統治的國家是一個皇室統治下的多民族的帝國。不論國民是土耳其人還是來自其他民族,是穆斯林、基督徒或是猶太人,他們最重要的身份都是奧斯曼人,是一個超出了民族、宗教和種族觀念的單一政治體的成員。在那個時代,只有奧斯曼帝國承認全部三個一神教信仰。

在奧斯曼人的早期歷史上,他們曾經在其他地區做過奴隸,並且在奴隸身份之下繁榮壯大。這些奴隸或是在戰爭中被俘獲而來,或是受徵募而來,或是在市場上買來,或是被作為禮物送給蘇丹的,也可能是自願投效的。他們皈依了伊斯蘭教,接受禁慾生活,離開了家人,放棄了所有財產。作為回報,侍從可以接受綜合教育和嚴格訓練,有機會獲得晉陞,一路升遷成為高官。就這樣,征服者通過被征服者實現了對國家的統治。

蘇丹通過奴隸之家裡的女性繁衍後代,並在後宮裡將他們養育成人。不管是好是壞,這種做法為奧斯曼帝國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民族血統。

最初,奧斯曼帝國的奴隸只存在於軍隊之中。一開始,他們只是蘇丹的衛隊。隨著人數的增長,這些步兵逐漸成了奧斯曼軍隊的中堅力量。與他們相搭配的,是從封地上徵召的穆斯林騎兵、炮兵和非正規軍。由這些單位共同組成的奧斯曼軍隊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現代化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組織有序,紀律嚴明。無論是在指揮的統一性、武器裝備的精良程度還是頑強的戰鬥精神方面,奧斯曼軍隊都超過了同時代任何一支歐洲軍隊。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在頗具軍事才能的蘇丹的親自指揮和鼓舞下,奧斯曼軍隊在兩個半世紀的時間裡不停地進行著征服戰爭。他們兩線作戰,構建了一個橫跨三洲的帝國。

有史以來第一次,一個統一而擁有獨特體制的東方國家深入了西方世界,對歐洲的重要一部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憑藉出色的軍事能力和與生俱來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奧斯曼帝國崛起成了那個時代威震天下的大帝國。奧斯曼帝國最偉大的蘇萊曼蘇丹,是奧斯曼帝國連續十位偉大蘇丹中最後一位,在他統治之下,奧斯曼帝國達到了它的頂峰。

在蘇萊曼身後,是接連25位無法與前輩媲美的蘇丹。他們的統治能力時好時壞,奧斯曼帝國也就在命運的沉浮中又存續了三個半世紀之久。此時,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不再擁有治理國家的意願和能力,反而很容易被後宮吸引住了自己的注意力,後宮裡的女性(蘇丹娜們)也時常變成蘇丹背後的統治者。而一代又一代的儲君則被監禁在宮牆的「牢籠」里,與世隔絕。與此同時,歷史的鐘擺走向了另一邊,軍事力量的對比出現了巨變。

西方的工業和經濟實力迅速提升,在軍事領域也實現了技術進步。而東方世界此時不再擁有英明的領袖,因而無法與西方相匹敵,只能從攻勢轉為守勢。

不僅如此,一直以來在海陸兩軍上斥資甚重的奧斯曼帝國早已國庫空空,在蘇萊曼駕崩後不久更是遭受了一場席捲地中海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從西屬美洲開採出來的金銀漂洋過海,越過大西洋流入奧斯曼帝國,導致奧斯曼帝國銀幣貶值,通脹高企。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奧斯曼帝國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在沒有新的征服目標,奧斯曼帝國的土地已經無法安置這麼多的人口,造就了一貧如洗的失地農民。由於軍事技術的發展和新時代戰爭對職業步兵的需求增加,西帕希騎兵已經成了過時的兵種,他們失去了土地,心懷不滿者沆瀣一氣,參與了一系列的叛亂活動,大片的土地化為荒蕪。統治權力從中央政府落入了有地階層和地方勢力的手中。

一代代缺乏決斷力的蘇丹頂不住他們的壓力,逐漸向所有身為自由人的穆斯林開放了公職。同時,他們還可以把職務遺贈給自己的兒子。在幾個世紀的征服歲月中,奴隸之家曾經為帝國的管理體系輸送了一代代勤勤懇懇的公職人員。而現在,奴隸之家逐漸受到侵蝕,最終不復存在。

原本成分純粹的近衛軍變得魚龍混雜。在戰爭期間,這就會體現為團結和自律精神的下降。而在越來越常見的和平時期,近衛軍就會變成國內惹是生非、叛亂頻仍的力量,中央政府往往無力遏制他們。

在17世紀的後半葉,歐洲陷於內戰之中,奧斯曼帝國則在科普魯律家族的統治下享受了一段復甦時期。正當17世紀走向尾聲之際,在歐洲人的注視之下,奧斯曼人在戰場上的赫赫威名遭遇了無法忽視的沉重打擊。

奧斯曼軍隊在第二次維也納圍城戰和隨後的一系列戰役中遭到了恥辱性的失敗。奧斯曼軍隊的統帥是一位自負而無能的大維齊爾,一心妄想要創造出超越蘇萊曼的功業,但其實他只是一位不問國事的蘇丹的女婿而已。

在歐洲人看來,局勢發生了顯而易見的逆轉,土耳其穆斯林作為基督教世界重大威脅的歷史已經畫上了句號。強大的土耳其人徹底倒下了。從此以後,奧斯曼帝國接連不斷地在戰場上吃敗仗,在不利的和約上簽字,進而不停地淪喪國土。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20世紀。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3、土耳其合格的繼承人

從18世紀初開始,一個同時威脅著東方和西方的新帝國崛起了——這就是彼得大帝的俄羅斯帝國。

這位沙皇像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的蘇丹們一樣是一位絕對君主。他創建了一支裝備西式武器的現代化職業軍隊征服世界。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咄咄逼人的新威脅卻延長了奧斯曼帝國的壽命。

衰落的奧斯曼帝國成了歐洲列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制衡力量。對歐洲國家來說,它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住蘇丹的帝國,讓其充當它們和沙皇之間的緩衝。出於互利的目標,奧斯曼帝國變得越發親近和依賴西方國家

傳統上,奧斯曼人對外國人的態度十分冷漠。蘇丹不得不依靠希臘基督徒,他們在航海和經商的過程中積累了與西方世界交往的豐富經驗,並且熟悉西方的語言、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他們之中最能幹的人被蘇丹委以重任,從而在帝國的走向和把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權力。

身為自由人的基督徒開始與同樣自由的穆斯林一樣,在行政體系中擁有了一席之地。一貫擁有極強的變通能力的奧斯曼人仍然堅持著以前的靈活原則:不論種族或宗教信仰,所有臣民都可以為國出力。

就在18世紀步入尾聲的時候,奧斯曼帝國又一次在戰場上遭遇了恥辱性的失敗。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俄國人的艦隊滲透進了東地中海,並且在希臘和貝魯特登陸。接著,拿破崙又入侵了埃及。為了把法國人逐出這個富庶的省份,土耳其人只好與英國和俄國聯手。

於是,19世紀就成了改革的時代。塞利姆三世是第一位推行改革的蘇丹,法國大革命及隨之而來的戰爭成了他可借鑒的先例。他嘗試組建一支新軍,按照西方的方式裝備,用西方軍官進行訓練。結果被近衛軍推翻、廢黜,並奪走了他的生命。20年之後,繼承了塞利姆三世衣缽的馬哈茂德二世精心計划了一次無情的行動,一舉消滅了近衛軍。馬哈茂德二世本人也成了奧斯曼帝國近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改革者。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馬哈茂德二世和他的改革助手的目標是創建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恢復中央政府在地方上的影響力,進而確立新的行政體系和世俗法律體系,並最終讓蘇丹的全體子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即「坦志麥特」改革法案。在整個19世紀,坦志麥特改革法案都發揮了內部改革的模板作用。

坦志麥特改革的目標是要讓奧斯曼帝國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從一個500歲高齡的中世紀社會演變成一個構建在西方憲政原則上的現代國度。

坦志麥特改革卻飽經風霜,艱難地想要在守舊的烏理瑪宗教體系和日益壯大的、追求進步和世俗的知識精英階層之間尋找平衡點。在這50年間,奧斯曼帝國的行政和司法體系還是發生了顯而易見的變化,許多地方省份也進行了改革,非穆斯林社群的生活境遇也有了一些改善。

在19世紀70年代,奧斯曼帝國的改革事業達到了頂峰,出現了一段短暫的議會憲政時期。接著,形勢急轉直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蘇丹開始了徹底的專制統治。改進了奧斯曼帝國的教育體系,使得新的思想和社會理念根植於幾代年輕人的心中。十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恰恰在下一代人成長起來之後給蘇丹本人帶來了厄運:青年土耳其人發動革命,推翻了他的統治。

對於奧斯曼帝國這樣一個由王朝統治的多民族帝國來說,民族主義是一個陌生的東西,但它在希臘獨立戰爭之後開始嚴重地威脅到蘇丹的版圖。在20世紀初的巴爾幹戰爭時期,民族主義達到了頂峰。

西方國家出於自由主義的理念支持巴爾幹人的民族主義運動,而俄國人也為了自身利益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結果,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戰爭中戰敗,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幾乎全部從奧斯曼帝國的省份變成了獨立的民族國家。

在此之前,為了抑制俄國的力量,西方列強經常會支持身為「歐洲病夫」的奧斯曼帝國。於是,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與德國結成了聯盟,也由此為帝國敲響了喪鐘。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但是,在帝國不復存在之後,土耳其卻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存活了下來。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堪稱中東所有的民族主義領袖中最為偉大的一位。他的見地超過了同時代的青年土耳其人戰友,從年輕時起就十分清醒地意識到屬於帝國的時代即將結束,屬於民族國家的時代已然來臨。

他創立了土耳其共和國,成了奧斯曼帝國的繼承者。今天的土耳其佔據著小亞細亞,其版圖近似於其先祖的塞爾柱帝國。在歷經了跌宕起伏的半個世紀之後,當代的土耳其已經成了這個最後的中東帝國的所有繼承國中最為穩定的一個。土耳其共和國不再是一個世界性的大國,在本質上依然是一個土耳其人的國家,是堪稱帝國的延續,正是坦志麥特改革的產物。

隨著治理國家的中間階層在各個專業領域和軍隊中的崛起,他們逐漸成長、成熟,同時又滿懷著繼承民族遺產、恢復民族榮光的決心。在成為一個世俗國家之後,兼收東西方傳統文化的土耳其,在動蕩不安的中東地區保持了相對穩定。

凱末爾·阿塔圖爾克正是新的「土耳其人之父」,他不愧為歷史土耳其人之父奧斯曼蘇丹的合格繼承人。

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延續,新的土耳其,是阿塔圖爾克改革的產物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