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2022年11月30日23:13:18 歷史 1374

前言

1971年6月的一天,北京的天氣如同往常一樣炎熱,毛主席在處理完工作後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件。信是原國家副主席高崗之妻李力群寫來的,信中李力群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的生活情況,並闡述了當前的形勢,希望能夠回到教育崗位上繼續工作,為黨和人民做貢獻。

看著眼前的信件,毛主席陷入了沉思。不久,毛主席做出指示,將李力群調回北京,安排到了教育部門工作。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在工作

李力群回到北京後,周總理親自出馬,為李力群選了一處合適的房子,並督促相關部門將之前停發的一萬多元生活費全部補發給了李力群,這讓李力群的心中十分感動。

李力群是原國家副主席高崗的妻子,那麼在高崗去世後,她又經歷了什麼呢,為何會受到毛主席如此的禮遇呢?

丈夫去世,李力群生活艱難

1949年10月,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後,高崗由於在革命戰爭年代所作出的突出貢獻,被推選為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

1952年,黨中央決定把五大行政區的領導調到北京,擔任東北局書記的高崗也在其中。中央任命高崗為中央人民政府計劃委員會主席,這也是進京的五大領導中實權最高的,被稱之為」五馬進京,一馬當先」。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高崗

此時的高崗走上了政治生涯的巔峰,一時間風頭無限。可所處的位置變了,他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身處在一個更高的職位上,應該想的是如何為老百姓服務。可他的慾望越來越大,對現在的職位仍不滿足,希望在仕途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面對這種情況,毛主席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在思想上能夠有所轉變,甚至還多次召開會議,對黨員幹部進行教育。

在生活中,高崗變得更加奢侈。為此,妻子李力群多次勸說道:」經過幾十年的革命戰爭,犧牲了那麼多的革命烈士,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和他們相比,我們很幸運了,又何必計較這些呢。」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高崗

面對眾人的勸說,高崗對自己的行為仍不思悔改,之後他又參加了一些活動,徹底走向了黨和人民的對立面。

不服輸的高崗在心理上變得錯位,面對政治上的失意和現在的處境,他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最終趁著妻子放鬆警惕的時候,走向了極端。

丈夫去世後,李力群的情緒幾乎崩潰。此時的李力群不僅是失去了丈夫的妻子,而且還是4個孩子的母親,更是一個孕婦。眾多的社會角色讓李力群沒有喘息的時間,她愧疚於丈夫生前所做的錯事,便在安葬了丈夫後,搬到了一處破舊的四合院。

隨著丈夫的去世,李力群及其子女的生活急轉直下。更令她心寒的是,曾經的一些好朋友都開始疏遠自己,生怕受到連累。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高崗夫婦

此時的李力群萬念俱灰,她覺得自己已經不再適合在教育崗位上工作,便向組織上提出請求,希望能夠換一份工作。毛主席得知此事後,卻說道:「他是他,你是你,他的思想出現了問題並不代表你這個革命戰士也出現了問題。高崗雖然犯下了錯誤,但是他曾經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此以後,高崗的子女都由組織上進行撫養。」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高崗的子女都由國家來進行撫養,同時按照國家高級別的幹部待遇進行補助,每個人每月補助40元。

此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李力群又讓孩子們暫時改了母姓。

李力群的心中感激組織上對幫助,她對未來的生活再次燃起了希望。就是憑藉著這樣的信念,李力群生下了第五個孩子,並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高崗一家人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李力群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不久,幾個孩子分別被安排到了河南、湖南、甘肅等地插隊,她自己也被下放到安徽的「五七」幹校進行勞動。

來到安徽後,李力群不僅沒有受到特殊的照顧,而且自己的行政級別還從11級降到了13級。李力群的生活過得十分艱難,可是她沒有怨天尤人,反而還在勤勤懇懇地工作。

後來,李力群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總是感慨地說道:「在幹校改造的時候,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自己的老家,一輩子能夠平平地過下去,不再過那種動蕩不安的日子。」
幸運的是,她在這段低谷的時間,受到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關注。

1971年,毛主席得知了李力群的生活情況後,感恩她為教育事業方面做出的貢獻,將她調回了北京。周總理還特意為她選了一處合適的房子,讓她繼續享受幹部的待遇。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周總理

受到毛主席如此地關愛,李力群感激涕零,為了不讓毛主席為難,她特意請求組織上為自己安排一個圖書館的工作。

毛主席得知後,卻說道:「李力群為新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如果讓她任職於一個小圖書館,那麼人民也不會答應,一定要讓她回到教育部門繼續工作。」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李力群來到了國務院的科教組工作。來到國務院科教組工作後,她一直勤勤懇懇,多次受到組織的讚賞。

奮鬥於教育事業,毛主席稱讚:她是很有名的

對於李力群,毛主席是了解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她就為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進步女性(非李力群)

李力群是江蘇省睢寧縣人,於1920年12月26日,和偉大領袖毛主席是同一天生日。

李力群出生於一戶書香門第家庭,她的父親曾是國民黨的縣長。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李力群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逐步接觸到了先進的革命思想。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國共兩黨再次攜手,號召全國軍民一起抗日。當時的延安作為革命的聖地,吸引了無數的進步青年前往,李力群作為新時代的進步女性,懷揣著革命的理想踏上了前往延安的道路。

李力群來到延安後,已經進入了寒冷的冬季。雖然天寒地凍,可李力群的心中湧出了一股暖流,因為她終於來到了實現心中理想的地方。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革命聖地延安

來到延安後,李力群成長得很快,並於193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後,李力群的革命幹勁更足了。

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李力群被分配到了黨校學習。這段時間,高崗正好在黨校講課。

李力群由於個子小,就坐在了第一排。她在學習的過程中聽得非常認真,很快引起了高崗的注意。

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在組織上的安排下,李力群留在了陝甘寧邊區委員會秘書處工作。此時的李力群意氣風發,她本想去抗日前線做貢獻,可一想到這是組織上的安排,也就無條件地服從了。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革命戰爭年代的高崗

來到秘書處工作後,李力群與高崗經常到外面出差。一路上,兩個人歷經風雪,有一絲同甘共苦、共患難的滋味,他們對彼此之間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

有一次,兩個人從外面出差回來後,突然受到了毛主席的邀請。能夠見到自己敬仰的革命領袖之時,李力群在激動的同時也充滿了疑惑,高崗立馬解釋道:「今天是你的生日,毛主席專門邀請你吃一個家常便飯,為你慶祝生日。」

李力群的心中萬分激動,她沒有想到毛主席日理萬機,竟然能夠想到自己的生日。她沒有多想,就跟隨高崗來到了毛主席所住的窯洞。

當天晚上的飯菜非常簡樸,只有一盤雞蛋炒辣椒、一小碟臘肉、一碗土豆、一鍋小米飯。吃飯的過程中,毛主席詳細地詢問了李力群的情況,並給予了高度的關心。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革命戰爭年代的毛主席

與此同時,毛主席還不斷地叮囑道:「你分配到了陝甘寧邊區黨委,這很好,一定要結合所學的知識更好的開展工作。高崗同志作為陝北的領袖,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後你和她生活在一起,更要好好地學習。」
話音剛落,李力群就明白了毛主席所要表達的意思,她的臉一下從耳根紅到了頸脖。

不久,在毛主席等人的撮合下,李力群與高崗走向了婚姻的殿堂。婚禮當天,他們殺了一隻雞,煮了些棗,開了個晚會,算是舉辦了婚禮。

成婚後,兩個人日子過得很是幸福。而李力群也一直在跟隨丈夫走南闖北,成長得十分迅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夫妻二人來到了東北工作。來到東北後,高崗擔任了北滿軍區司令員、東北局副書記,李力群則擔任了中共松花江省婦女部長秘書,兩個人在革命的過程中既是同舟共濟的戰友,還是生活中執子之手的伴侶,日子過得十分幸福。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高崗一家人

1948年底,遼瀋戰役結束後,隨著戰場形勢的發展,黨中央決定調集東北野戰軍揮師入關,爭取早日實現全國的解放。

東北野戰軍在南下的同時,哈爾濱子弟小學和東北軍區政治部後勤部子弟小學也要進行轉移。這些孩子們都由林月琴(羅榮桓的妻子)進行集中照料,跟隨大部隊一同南下。可是還有二十名學生留在了原地,需要別人照料。

在這萬分焦灼之際,組織上決定將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李力群來解決。

李力群早年在徐州女子師範學院就讀,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著深入的了解,而且她為革命事業工作多年,溝通能力、協調能力都比較強,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這件事情關係到孩子們的未來,得知組織上作出的決定後,李力群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下來,從此開始了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生涯。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孩子們在玩耍

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李力群的心中覺得當前的關鍵在於辦一所合適的學校。於是,李力群開四處考察建校的地址,不久後看中了東北軍區的衛生部大院。

1949年5月1日,學校正式開學。「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非常重視學校的建設問題,為其命名為「東北第一育才學校」,由李力群來擔任校長,負責起了學校的各項工作。

學校成立後不久,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達到了一個幼兒班、四個年級共190人,後來,諸多的幹部子女也陸續送了進來。

李力群作為學校的校長,每天的工作十分繁忙。她在每天清晨醒來後,都會簡單地打理自己的儀容儀錶,梳理好一頭整齊的短髮,之後便來到學校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學校里的孩子們

這些學生都是非常典型的「紅二代」,為了他們的成長,李力群在學校定型後的第一時間,就制定出了嚴格的管理條例。

作為校長的李力群在教育問題上非常用心,自然也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事無巨細的管理風格,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物資供給方面的匱乏,學生們的伙食很差,導致孩子們喝不上牛奶。心疼孩子們的李力群來到了全國各地進行走訪,最終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烏蘭夫那裡要來了200頭奶牛。

之後,她又僱人將奶牛運回了瀋陽,並興建了養牛場,讓學校里的孩子們都喝上了牛奶。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李力群

在李力群的努力下,孩子們的健康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這所學校為新中國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並且讓革命幹部們再也不用擔心子女的教育問題。

李力群對教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毛主席深深的看在眼裡。毛主席也曾經說過:

「李力群是很有名的,她辦的育才學校,養活了很多的幹部和軍人的子女,孩子們都親切地管她叫李媽媽呢「。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李力群離開了育才學校。可不管她在哪裡工作,一直都在心系學生的發展。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晚年的李力群

1981年,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六中全會,正式為李力群恢復了級別。1987年,李力群離職休養,離開了自己奮鬥一生的教育崗位。

退休之後的李力群沒有留在家中頤養天年,而是一直關心著國家大事,不斷地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合理的建議。

2020年4月,李力群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在靈堂上,學生們為她集體送上了一個花圈,上面寫著「不忘培育之恩,永遠紀念李校長。」

1971年,高崗之妻致信中央,希望解決工作問題,毛主席如何處理? - 天天要聞

晚年的李力群

這位堅韌的女性,她憑藉著自己堅定的革命信念,為後人留下了教育的薪火,值得我們永遠紀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