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6年,魏國第一任國君魏文侯崩,其子魏擊繼位,是為魏武侯。魏文侯執政期間李悝、西門豹等文臣治國,吳起、樂羊等武將領兵,文武相濟,各司其職,使得魏國成為戰國時期第一個稱霸等諸侯國。魏武侯繼位後面對空前盛事一改文侯的施政綱領,選拔人才任人唯親、任人唯貴,致使人才流失,吳起就是在公叔銼的誣陷下被迫逃亡到楚國的。
魏武侯登基不久去河西地區視察邊防情況,面對崇山峻岭感慨道:「河山這樣的險峻,我們的邊防一定固若金湯的」。
隨行的大臣也跟著附和:「昔之晉國就是憑藉這雄山峻岭,稱霸中原,我大魏江山在君侯的帶領下一定會稱霸天下,讓各路諸侯臣服!」
吳起聽後氣憤地說對大臣說:「君王的話會使我國變得危險,可是你們都附和他,不敢提反對的聲音,這就更加的危險了。」
魏武侯聽了吳起的話心裡很是不爽,但在這種場合不便發作,就讓吳起解釋理由。
吳起說:「河山的險是不能依靠的,開創霸業從因河山險要就能成功。古時候,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其北,衡山處其南,雖有天險,但政事不通,大禹將他們擊敗了;夏桀有廬山和嶧山、伊水和洛水流作為屏障,地勢險要,但是沒有治理好國政,結果被成湯滅國;商紂時期,依然山高水險,易守難攻,然而國家治理不好,牧野一役,國破身亡。再說當今,大王您率領我們攻陷過很多城邑,那些城的牆都很高很險,但我們依然能夠攻破它們,那都是因為他們內部腐敗,不思進取才給了我們可乘之機,因此看來,僅僅靠著地形險峻,是不能成就霸業但。」
魏武侯說:「吳起將軍高屋建瓴的教誨,讓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西河地區的政務,就全託付給您了。」
一段君臣間簡潔的寒暄,實際上就已經道明了魏武侯的治國方略與其父有著本質的不同。
魏文侯繼位之初,李悝為相,不久李悝去世,再拜田文為相,田文去世後又拜公叔銼為相。
吳起為了魏國的江山兢兢業業,鎮守河西,威震四方,一直盼著自己能夠當上相國,實現自己在母親面前許下的誓言。
在田文當相國的時候,他就很不爽地去找田文理論:「為什麼你田文能當相國,我吳起不能。」
田文說:「新君登基,人心浮動,百官還沒有完全歸附,百姓還對新主存在疑問,這個時候,是你做國相好呢?還是我做國相好呢?」
吳起無言以對,田文作為公卿貴族,百官還是很支持擁護他的。
據說,田文去世後很多大臣都認為吳起一定會當相國,就連吳起也這麼認為。但是當任命結果出來後,結果卻出乎意料,公叔痤成了新一任相國。在接連錯失相國當位置之後,吳起當內心起了一絲波瀾。
公叔痤當上相國後,擔心自己的影響力不及吳起,被人詬病,就經常在魏武侯面前說吳起當壞話,設計陷害吳起,想藉機把吳起幹掉。
公叔痤對魏武侯說:「吳起是天下少有的賢才,理應他出任相國,可現在我當上了相國,我擔心他會有別的想法,對主公不利啊。像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大王所用,就應該早點除掉他」
魏武侯說:「愛卿,你有什麼辦法試探一下吳起對想法嘛?」。
公叔痤說:「臣有一個方法可試探出吳起的心思。大王可以將公主許配給吳起,如果吳起有貳心,他就一定不會同意這門親事。」
魏武侯聽從了公叔痤的建議,準備把公主嫁給吳起。公叔痤為了讓吳起拒絕這門親事,在吳起面前說了不少公主對壞話,還當著吳起對面激怒公主,讓吳起看到公主潑辣對一面,這讓吳起對公主沒有了好感。
當魏武侯試探吳起,說要把公主許配給他的時候,吳起就委婉地拒絕了。魏武侯便開始懷疑吳起有貳心。在吳起得知魏武侯對他對態度後,擔心會獲罪被殺,就悄悄地離開魏國,逃到了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