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2022年11月03日18:42:32 歷史 1155

無論何時何地,吃喝拉撒睡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理本能。對於任何一個正常人來講,這5個生理環節無論哪一個出問題都是要不得的,將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

在古代,人們要解決「拉和撒」的問題就要上廁所,可以想像,最原始時期的廁所應該是十分簡陋、設施並不完善的。

如果翻開史籍,我們還會驚異地發現古人上廁所竟然不是一件安全的、無憂的尋常小事——有些皇帝因為上廁所而被溺死、有些妃子如廁時還受到了野豬的驚嚇,還有一些古代英雄甚至在廁所里玩起了追殺。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古人所建造的廁所都啥樣

在對陝西西安近郊的半坡遺址進行開掘、研究的時候,考古學家在原始社會的村落中發現了我國已知的最早期的廁所

儘管當時的人們只是將地面挖掘出一個淺坑,然後在如廁結束時將坑用沙土石砬填滿,但毫無疑問,這樣的「坑廁」恰恰就是中國廁所最原始的雛形。

現代人對廁所的稱呼多種多樣,廁所又可被稱為洗手間、盥洗室、衛生間等各種雅稱。

但在先秦時期,廁所被稱作「圂」。這個「圂」字的裡邊有個「豕」,而「豕」正是古人對豬的稱呼。

因此不難想像,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廁所是與豬圈「捆綁」在一起的,那個時期的人基本上出於「方便收集人畜糞便」之目的而將廁所搭建在自家的豬圈之上故,將廁所和豬圈並稱為「圂」。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等到了秦朝之時,民間百姓又發明了一種新的廁所:這種廁所的「主體」乃是一口直徑近乎1米的瓦缸,缸內事先放入少量水,人們在缸的外面搭起一個「台架子」,然後再放上兩條寬一點的木板以備如廁之人踏腳所用。

這樣的廁所貌似更利於尋常百姓收集糞便尿溺,更利於衛生清潔,但因為腳踏木板懸空在缸上方的「不穩定性」,常常使如廁者不慎跌入缸中,輕者會沾染上一身屎尿、污濁不堪,重者則有被尿液糞水當場溺斃的可能。

《左傳·成公十年》有載:晉景公有一天晚上做了個吃麵條的夢,翌日一覺醒來他便找來廚子,非要吃上一碗用當季新麥子磨粉而製成的麵條。

麵條剛吃完不久,晉景公就腹痛難忍,於是他就跑去上廁所。孰料因為匆忙與慌亂,晉景公竟失足跌落在糞缸之中,當場溺斃。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到了周代,宮廷中的內侍官還發明了一種能夠沖水的露天廁所,當時人們稱其為「井匽」。

「井」是取其象形義,代指排出屎尿、污水的通道,「匽」則指代收集屎尿的池子。故「井匽」實際指的是排掉穢物及污淖的水池。

西漢時期,人們設計出的廁所就稱作「便池」,這種「便池」和今天的蹲式廁所極其相似,四周半封閉的設計能防止安全隱患,而且上面還雕刻了些許紋飾,以愉悅如廁者的視覺感官。

而到了唐代,廁所就是一個四周有圍牆的「小室」,稱為「更衣室」。這種廁所的樣式是「下挖深坑、上設蹲位」,與現如今的旱廁幾乎完全相同。

宋代,在皇宮內苑中出現了製造精巧的「便盆」,社會上亦出現了「公共茅廁」。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而到了明清之時,皇族家眷上廁所的時候都是在「官房」中完成的。「官房」中央放上一個由「便凳」和「便桶」組成的坐便器,便桶中事先放有香灰、木屑,使用者如廁時坐在上面便會感到既舒服又衛生。

如廁結束後,香灰木屑會很好地掩蓋住排泄物的氣味,隨後宮中的侍女、太監會及時將坐便器轉運、清理,整個如廁過程可謂十分乾淨完美,絲毫沒有尷尬和異味產生。

古人如廁的兩則奇葩軼事

漢景帝時期,宮中盛寵在身的賈姬有一次到可用來遊園賞景、圍獵小住的上林苑中玩樂幾天。

一天中午時分,賈姬忽然有了尿溺之意,便匆匆趕去如廁。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正當賈姬在排泄之時,一頭獠牙粗壯、兇悍無比的野豬就直衝進了廁所,其速度之快令眾人皆猝不及防。

生怕賈姬遇險的漢景帝見狀,立刻吩咐近前的衛兵速速趕過去營救。

但衛兵們害怕有人藉此機會暗殺漢景帝,於是說什麼都不肯離開漢景帝身邊。

所幸,那頭野豬並無傷人之意,它徘徊了一會兒就離開了廁所,而驚魂未定的賈姬則隨後被宮女架離了上林苑,返回宮中接受太醫的壓驚調治。

漢代賈姬上廁所最終只是有驚無險,而到了唐朝之時,封疆大吏史思明的某次「廁所之行」可就沒那麼好運了。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唐代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里有一位名為史思明西域突厥叛將,他生性暴虐殘忍,對部下嚴苛暴力、對兒子也沒有愛惜之心。

史思明有好幾個兒子,但他卻不喜歡恭謹善良、體恤部下的大兒子史朝義,反而偏愛小兒子史朝清。

史思明這個性如虎狼的父親還曾數度對下屬說自己要殺掉大兒子史朝義,將來會立小兒子為太子。

後來,史思明果真要仗著軍事防務不能如期完成的借口,欲誅除史朝義,史朝義的心腹們紛紛勸上司不要再任人魚肉,應當為求自保而奮起反抗。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最終,史朝義把心一橫,默許了心腹將士們趁著夜色前往史思明的住處去刺殺這個暴君。

彼時史思明恰巧去如廁了,而史朝義的心腹們立即緊隨而至,在廁所中將史思明當場殺掉。

看來,古時候的廁所也不是什麼靜謐安生之地,有人會在廁所里遇到野豬,就有人能在廁所里溺斃、甚至是遇刺身亡。

總而言之,古人連上個廁所也有幾分遇險的幾率,那麼就等同於說古人的如廁之舉尚需謹慎對待,切不可放鬆警惕、優哉游哉。

即便是在古代,人們也會締造出不同程度的「廁所文化

在古時候,民用的廁所通常是簡陋的、粗鄙的、露風的。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而王宮貴族的廁所則要講究許多,不但在建造廁所的時候更加註重私密性,而且還對廁所內部的陳設、裝潢及置物巧用心思,並由此而形成了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廁所文化」。

西漢時期,梁孝王的墳塋內有一處廁所,該廁所雖然不是給活人使用的,但它卻考慮到了墓主人的各種「實境體驗感」,不但在廁所內壁以及頂棚做了硃砂塗飾,而且還仔細地打磨了扶手和腳踏等處,力求讓使用者擁有更加貼心的如廁體驗

西晉大將王敦因戰功赫赫而有幸被皇帝賜婚,最終迎娶了公主為嫡妻。

公主來自於皇家內苑,成婚後便將皇家的如廁習慣帶進了將軍府。

為了如廁舒適便利,公主就仿效宮中的廁所把將軍府中的廁所給進行了一番徹徹底底的改造。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不久,王敦將軍凱旋迴家,可他在上廁所的時候竟有點不知所措——進入比原來大上一倍的廁所後,先是迎上來2位手捧著干棗托盤的婢女,王敦便接過托盤,將干棗全部吃了下去。

而後又迎上來2名婢女,她們端著一個盛有澡豆及溫水的洗手盆站在將軍面前。

將軍撓撓頭,最終選擇端起水盆,將盆中之物一飲而盡。

幾名婢女見狀,終於再也無法止住笑意,她們一邊笑一邊告訴將軍:那干棗是用來堵塞鼻孔的,以防異味引起不適。而那盆帶有澡豆的溫水則是便後用於濯手的,實在不應該被將軍一飲而盡,鬧出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笑話。

到了清末之時,慈禧太后老人家如廁就更加講究、更有儀式感了。

每當慈禧要解手時,就會命身邊的太監傳喚「官房」。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不一會兒,小太監就會把一個用黃龍錦套包裹著的「恭桶」送到慈禧所在的殿內。

恭桶擺好之後,慈禧會在宮女的伺候下鬆脫褲帶,然後輕輕扶著老太后穩穩噹噹地坐在恭桶上。

等慈禧排泄完畢,宮女會用特殊加工的白棉紙略微濡濕,然後用其為慈禧太后做身體清理。

最後,宮女們迅速將恭桶抬到殿外的廊檐處,叫小太監將恭桶原樣包裹好,隨後小太監再用頭頂著恭桶回到專門刷洗恭桶的清潔房。

古人有條件去研究、改進廁所的樣式和功能,繼而締造出不同程度的「如廁文化」,都表明了古人的衛生意識是在慢慢地向前進步與發展的。

在古代上廁所,有多高危?皇帝被溺死,妃子遇野豬,大官被刺殺 - 天天要聞

後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中國還出現了有男女之分的廁所,此事則更加顯示出了古人早已具備了既科學又講究的傳統衛生觀念。

難怪史學家們稱:在清代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城市衛生、廁所建造最積極、最富有領先意識的國家。


#頭條創作挑戰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著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