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前後,英國對我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由此也打開了我國的國門,開始了近代百年屈辱的歷程。
而在當時,從裡到外都腐朽無能的清政府,自然是無法對抗侵略者,無奈之下,只能息事寧人,從此將很多大好河山「租借」出去,並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
圖丨第一次鴉片戰爭
後來,得益於無數先輩們的拋頭顱、灑熱血,看著日益強大的祖國,很多列強逐漸地將屬於我們的土地,歸還給了我們。
1997年時,香港回歸,1999年時,澳門回歸,彼時一首《七子之歌》火遍大江南北。
但其實還有一塊領土,在當年也被簽訂了,長達99年的租賃期限,而且這塊領土也在七子之歌裡面。
那麼這塊領土是哪裡?是怎麼被租借出去的,又是什麼時候回歸的呢?
圖丨香港回歸
富饒之鄉湛江——廣州灣
除了香港和澳門被「租借」出去時間非常久之外,還有一個地方很少有人提及,但它的「租期」也是長達99年,而它就是廣州灣。
1898年,德國直接出兵侵佔了山東青島膠州灣,同時還非常無恥地簽訂了,「租期」為99年的《中德膠澳租借條約》。
這個舉動讓西方列強們徹底的心動了,紛紛聯合起來施加壓力,不斷地要求清政府租借土地、佔領資。
其中共有英、德、俄、法、美、日六國一起針對清政府,進而德國直接侵佔整個山東青島,意圖準備徹底瓜分中國。
圖丨清政府簽署不平等條約
而「廣州灣」則是被法國盯上了,或許聽起來這個名字可能以為它位於廣州的某地,但是實際上,它離廣州還有將近500里的距離,可以說是相當的遠,而這個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湛江。
昔日的「廣州灣」,今日的湛江,也隨之迎來了它的厄運。
1987年時,由於法國的艦隊在行駛到中國時,遭遇到了颱風,為了躲避風暴,被當地的村名所接納,並且將他們的艦隊帶進了「廣州灣」讓他們抵禦颱風。
但是誰又知道,這個舉動無異於是在引狼入室,這群「客人」不僅沒有心懷感激,甚至在看到了「廣州灣」這塊「肥肉」之後,他們又起了覬覦之心。
圖丨湛江地圖
法國人發現這裡的港口的先天條件很好,既可以停靠軍艦,駐紮海軍,尤其是那些曲折的海岸線,可以很好地抵抗自然災害,同時還可以建立商業港口,和番禺區首尾呼應,從而拉動經濟。
就這樣子,這個不僅具有著軍事價值,同時具備著很大的經濟價值的「廣州灣」,讓法國人心動不已。
法國很快便對清政府提出了「租借」廣州灣的申請,與其說是申請,倒不如說是命令。
當時我國剛剛經歷了中午甲午戰爭全線大敗,整個國家都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面對法國的要求也是一一答應,根本不敢忤逆法國,想都沒想直接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圖丨被侵佔後的廣州灣
成功的佔領「廣州灣」之後,他們便開始「跑馬圈地」準備一點點的蠶食內部土地。
而這種行為,自然引起了吳川和遂溪這兩地居民的不滿,組織了規模達到了,千人次的反抗軍,就此轟轟烈烈的湛江抗法鬥爭,也徹底拉開了序幕。
法國人見到計劃受阻,想起了英國當時直接通過簽訂條約,來取得控制權的成績,於是也逼迫清政府簽訂了所謂的條約。
1899年,清政府又一次被迫簽訂了《中法廣州灣租借條約》,同時還把遂溪和吳川兩個地區,統統劃給了法國所屬的控制轄區。
將「廣州灣」變成了法國的租界,而規定的租期便是99年,而這讓本就滿目瘡痍的國土,又失去了一塊土地。
圖丨條約內容
到了1943年時,此時的「廣州灣」在法國的經營下,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但是此時,小日本又盯上了這裡。
日本人直接對法國人悍然發動攻擊,因為當時的法國已經應接不暇,他們的本土正在和德國作戰,甚至連他們的中央政府都流亡逃竄到了英國。
於是無奈之下,法國和日本簽訂了《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由他們兩家一起來瓜分廣州灣。
到了1945年,隨著扛日戰爭的勝利,日本人投降之後,「廣州灣」繼續被法國接管,只不過此時的法國經歷了德國的戰爭之後,已經是岌岌可危,面對我們慢慢強大起來的中國,他們已經無力「掌控」廣州灣。
圖丨日軍進入廣州灣
後來,中國國民政府和法國駐華使館,簽訂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交接廣州灣租借地條約》。
這個條約的簽訂,意味著「廣州灣」正式的被收復,經歷了長達46年的「租期」之後,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在那之後,廣東省人民政府,也便把「廣州灣」地區正式劃分市級轄區,形成了今天的湛江市,時至今天,這裡已經是非常繁榮的濱海城市了。
圖丨現在的湛江
誰的拳頭大誰就平等
1840年,由於鴉片戰爭的爆發,宣布著我國正式地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英國軍隊當時從廣州的水路以及陸地,分成兩路,形成夾擊之勢力,但是清軍卻一路敗退,雖然將士們都很頑強,就連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自發的抗擊西方列強的侵略。
但是在此前,清政府實在是已經太無能、太腐朽了,不論從經濟方面還是軍事方面,早已被人家拉開了距離。
當清軍還在用冷兵器刀和劍的時候,英國的軍隊已經用槍炮一路北上,燒殺搶掠,尤其是英國的皇家艦隊,在天津的大沽口炮台,架起了大炮,直接對準了紫禁城,甚至揚言要炮轟慈禧的卧室。
圖丨侵略軍佔領炮台
而隨著天津的失守,清政府已無力再戰,最終在南京派出代表和英國議和,更是在英國的艦隊上籤訂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由於《南京條約》的簽訂,正式割讓了香港島,同時開放了廣州、寧波等五個城市的通商口岸,還有大量的賠款。
而《南京條約》的簽訂,讓各國列強似乎都看到了甜頭,都想來分一杯羹。
看到英國人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成果」,葡萄牙人早就按捺不住了,便開始了他們準備「獲取」澳門的計劃。
原來在當時,已經有大量的葡萄牙人,居住在了澳門,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從而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之後,他們不滿足現狀,便想直接佔領這塊領土,他們很快建立了葡萄牙人的聚居地。
圖丨簽訂條約
之後,他們數次想通過武力或者陰謀,直接強取澳門,但是奈何他們的實力,就連腐朽的清政府都比不過,就更不要想著通過武力來佔領此地。
而當第一次鴉片戰爭過後,英國的「碩果累累」讓葡萄牙人看到了希望,很快葡萄牙人背地裡找到了英國人,他們雙方形成了合作關係。
於是英國人在背後給予葡萄牙人的軍事幫助,給清政府繼續施加壓力,命令清政府將澳門正式租借給葡萄牙。
就這樣子,清政府統治者為了自己的地位,只能答應他們簽訂了《中葡條約》,而這個條約的簽訂,也正式意味著葡萄牙,從此擁有了澳門的管理權。
就這樣子,香港和澳門正式成為了列強的殖民地,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才回歸祖國的懷抱里。
圖丨簽署《中葡條約》
大國崛起才是真正的平等
而廣州玩看似最後順利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但是如果深究其原因的話,難道真的僅僅是因為,當時法國和德國在打仗無力顧及「廣州灣」嗎?
這其中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還是在於我們自身,在於我們這個國家,在於我們這個民族都崛起後,而導致的必然結果。
當年,法國將「廣州灣」劃為租界的時候,本來他們執意驅趕當地居民,甚至隨意射殺百姓,完全不顧及他們這麼做的後果。
常言道「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於是在當地爆發了抗法鬥爭。
圖丨法國人進入廣州灣後
在當年的「廣州灣」人民的英勇反抗下,村民們互相幫扶,雖然沒有洋人的武器先進,雖然沒有火槍和大炮,但是依舊阻擋不了他們保家衛國的決心。
他們拿起了僅有的農具以及鐮刀,用這些農業用具當成了武器,抱著必死的決心,組織了多次針對法軍的襲擊。
可以說在當地村民的鬥爭下,法國租界的實際控制區,整整削弱了將近三分之二的地盤,而當年的湛江人民抗法鬥爭,也成為在中國近代史上,反帝國主義鬥爭中一次經典的代表戰例,起碼它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心是齊的,一致對外。
圖丨法國人在廣州灣
列強們別有用心的「租期99年」
在我國近代史上這些屈辱的條約中,如果仔細觀察,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國家和國家之間,條約上的租期最大的年限是99年,而不能再寫100年以及100年以上。
而之所以有這麼個規定是因為,一直以來在西方那邊,流傳在百姓民間的說法,如果把租期寫成了100年,當所租借的國家在這塊土地上使用了100年之後,那麼就擁有了這塊土地的合法使用權。
而且這個不成文的規定,據了解還是國際法中通過的法律條文,從而受到了西方各國的認可。
圖丨各國列強
所以這時也可以理解為,當租借了100年之後,租借土地的國家也不再是單純意義的租借了,而是已經「合法」的可以擁有且管理這塊土地了,而出租土地的國家也將永久失去這塊土地的擁有權。
而這種看似荒謬的說法,從某種程度來說,它的的確確是真的。
因為即使在今天來說,歐美等國家在當地都會有一個特殊民俗,而從法律上來說,這個詞語叫做「逆權侵佔」。
所謂的這個「逆權侵佔」它的解釋為「如果一個陌生人,進入了一間房屋,而且房主由於不在家或者不知情的情況之下,這個陌生人如果長期居住,長達5年以上的期限,那麼這個陌生人就擁有了這套房屋的使用權。
咋一看,這個理論實在是有些可笑,但是這一項規定,在美國是清清楚楚、白紙黑字併入法律條文的。
圖丨逆權侵佔
比如加利福尼亞州就是5年的期限,而在美國的其他州則是也有10年、20年的期限,這些就是歐美人的思想。
而在條約上面的「租期99年」就是這種思想的另一種體現罷了,只可惜,他們似乎把算盤打錯了,以為可以如無其事的佔領我國領土長達近百年。
而這個所謂的「租期99年」也就處於半真半假的狀態之下,說它真是因為西方人確實有這種思想,但是說它不成體統,是因為這個也僅僅是在西方的一種思維想法,只是雙方私下約定的一種承諾,根本沒有成文的規定,也不像大家所說的它是國際法規定的內容。
而這種說法,最早可以起源於一個荷蘭人身上,這個人叫做胡果·格老秀斯,他從小就非常喜歡法律和神學,被後世人尊稱為國際法的鼻祖創始人。
圖丨胡果·格老秀斯
因為在早期,就是這個人提出了「租借99」年的這個說法,因為「9」這個數字,表示一個極盡,99年意味著並沒有達到100年,9是一個分割線。
而1個普通人,能活到99歲的少之又少,而這也就意味是一代人的整體壽命。於是這個自作聰明的荷蘭人胡果·格老秀斯,就提出了「租期99」年的說法,這個租期把一代人全部算計進去了。
而到了100年後,也就是後面的第2代甚至第3代人了,曾經見證或者了解,條約簽訂的人早都塵歸塵土歸土。
而這時,再加上西方人那種骨子裡貪婪無恥的思維,便可以順理成章地擁有這份「屬於」他們的土地和資源了。
圖丨無恥的列強
而這些所謂的「租期99」年的說法,說到底,也只是西方列強們的遮羞布,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通過看起來是「合理合法」的條約,來永久的佔領別的國家的領土,為的就是用這種模稜兩可的概念,來混淆他們非法侵佔的真相。
不得不說,西方國家確實是打了一手好算盤,而在當年,之所以眾多西方列強認可這個條約,則是因為當時他們都在忙於掠奪資源,在整個世界上到處燒殺搶掠。
自從《南京條約》的簽訂後,祖國母親的土地便開始一點一點地被西方人蠶食,老百姓們也是接二連三的,倒在了西方列強們的槍口之下,成為了他們的刀下亡魂,這是大恨!這是世仇!國破家亡已然是當年的真實寫照。
好在後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終於被大家推倒了,有無數先輩們的流血犧牲,把當年香港、澳門、廣州灣全部一一盡數收復了回來。
圖丨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逃跑
牢記國恥不忘初心
英國的政治家同時也是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失敗並非是末日,成功也並非是終點,這些都只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而這段話的道理,其實也非常的適合於我國,不論在什麼時候,面對任何的事情,我們都不應該因為一時間的成功而驕傲自大。
當年的乾隆皇帝初登皇位,兢兢業業,勵精圖治,正是他的治國方針,讓後世將他的在位期間評價成了「康乾盛世」。
但是到了晚年,他已經變得貪圖享受,迷失在了國泰民安的虛榮繁華美景種,從而他直接進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他一廂情願地認為,天朝是為上國,無需和任何國家進行合作往來。
圖丨乾隆
正是他這種自大的態度,讓清朝失去了最好的發展的時間,當我國還在閉關鎖國的時候,歐美各國已經進行了如火如荼的工業大革命。
許多西方國家的實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並且從封建國家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而只有我國一直沉浸在「閉門造車」中。
也正因如此,我國的整體國力,也便開始走向了沒落,但是還好後來,先輩們知恥而後勇,並沒有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戰敗而放棄,反而越挫越勇,歷盡一次又一次的流血犧牲,最終打敗了法西斯暴徒們的爪牙。
圖丨工業革命
一時的失敗不能代表什麼,它不代表我們永世不得翻身,最重要是我們如何面對失敗,一定要抱有必勝的決心,同時也要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面對曾經的苦難和恥辱,我們更應該不忘記先輩們的付出,因為今天的和平,今天的盛世,都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
作為今天的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我們也要時刻謹記當年的歷史教訓,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我們一定不能忘記。
圖丨如今盛世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而我國悠悠上下五千年,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做的就是發揚這筆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