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2022年11月03日15:10:04 歷史 1738

提到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我們不得不提到林則徐虎門銷煙開啟了鴉片戰爭,戰敗後簽訂了南京條約,而這便是我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邁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在清朝依舊統治的內憂外患時期,中國被帝國列強脅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喪失了無數白銀和國土,這其中與一個清朝統治者不無關係。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那就是清朝著名「西太后」、「老佛爺」慈禧,提到這個人相信大家腦中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一個老妖婆的形象。但這種形象也只是我們腦中臆想,並不知其事實長得究竟如何,其實慈禧的「真實照片」,被美國博物館收藏至今,這才是她的真實容顏!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慈禧的前半生也很驚艷,十七歲時選秀入宮,其身世在後宮之中並不顯赫,是滿洲鑲藍旗人,在背後沒有依靠的情況下最後能夠寵愈六宮,我們可以看出其自身的實力不凡。在這後宮中的實力如何形容?那便是美貌和手段。

慈禧由於沒什麼背景,同批通過選秀的進宮的女子又十分之多,所以咸豐帝一開始並不會注意到慈禧,所以慈禧便使了一些小手段。在一個午後,她通過打賞宦官得知了咸豐皇帝的必經之路,在杏樹下、蘭花旁,十七歲的葉赫那拉氏被陽光照射得格外動人。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初見的咸豐帝當時便是驚為天人,不知自己的後宮中,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當晚便寵幸了她並封為蘭貴人。在這之後,咸豐就像著了迷一般,只獨寵慈禧一人,甚至有一次因其而停了數日的早朝。由此看來,我們可以看到慈禧手段高超,同時也是具有著後宮中都是名列前茅的顏值。

次年,慈禧便為咸豐誕下了他唯一的子嗣載淳,也是後來的同治皇帝,母憑子貴,連升兩級,成為了懿貴妃,後宮僅次於皇后的存在,這裡的皇后也是未來和慈禧並駕齊驅的慈安太后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慈禧在受到咸豐帝的獨寵,不僅在名分與財富上體現,更加體現在咸豐帝讓她涉足政治。我們都知道,自古皇帝皆有命令,那就是「後宮不得干政」,咸豐卻又是個體弱多病的主,我們可以從他只活到31歲便駕崩便可知道。在咸豐帝統治期間,恰逢鴉片戰爭,清朝面對著內憂外患的窘境,咸豐帝就讓慈禧參與到了他的政治生活之中。

政治與權力就像一個璀璨的紅寶石,將慈禧吸引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以至於在咸豐死後,慈禧就此開啟了對清朝半個世紀的傀儡統治。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在慈禧作為西太后控制清朝的這五十年里,是外來文化與科技入侵進入白熱化的一段時期,其中清廷也同樣掀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維新變法等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運動。戰爭不僅帶來了入侵,還帶來了對方的先進科技,其中不乏蒸汽火車、先進槍炮、汽車、照相機等在當時來說被視作怪物的東西。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相機對於記錄歷史來說,不如文字般細膩,卻更加寫實,能把當時最真實最原始的面貌記錄供後人觀看。但是,在民間,由於相機有著極為奇怪的樣式以及非常刺眼的閃光燈,所以在人們眼中是可以奪人靈魂的邪物。直至後來進行科學傳播和逐漸使用後,才得到進一步的推廣。

要說像相機這樣的先進產物,那第一時間出現的地方肯定是宮中。在最開始,慈禧只是讓國外的宮廷畫師來為其畫一幅油畫,但是因為畫人物需要人物十分久得保持靜止才能確保畫出來的質量。慈禧卻不願意長時間地久坐,當即便有人提出先用相機拍下,讓畫師對著拍下的相片來畫,慈禧便只好採納了這個建議。

第一位給慈禧拍照的是駐法大使的兒子裕勛齡,因為是駐法大使的兒子,思想教育方面自然會更加開闊一些,然後便由他為慈禧拍攝了其第一張照片。新的技術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總是能夠讓人產生好奇,慈禧在拍了第一張照片後便對相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就如我們現代的女士們,對於自拍十分著迷,我們的慈禧老太太同樣也是,就此愛上了攝影,拍攝了無數照片,甚至有坊間傳聞,慈禧老太太還穿著各種各樣的衣服拍攝,儼然就是我們現代的cosplay。

然而,如歷史上記錄的一般,在慈禧掌權的這些年裡,英法為首的國外列強對我國實行了數次侵略戰爭,奪取了無數我國的國寶文物,例如火燒圓明園,在這其中,就有無數財寶丟失。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大英博物館中收藏了許多非法途徑從我國掠奪的文物財寶,慈禧的這些照片也通過輾轉出現在了美國,被美國博物館收藏至今。在我們心目中,對於慈禧有著一個老巫婆一般的設定,所以對她大概的容貌是帶有貶義色彩的。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從咸豐被慈禧迷得五迷三道,從慈禧每天花費無數來保養皮膚就能看出,慈禧其實一直都是個美人胚子。為慈禧畫畫的宮廷畫師也曾說,此時已經六十多歲的慈禧看起來就像四十歲一般,由此可見慈禧對於美貌保養的執著。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慈禧統治清朝朝廷時,是外國列強大舉入侵我國的時刻,清廷的腐敗、不堪一擊,慈禧的奢靡生活,我們就一切都推到了慈禧的身上,事實可能也確實有著一部分的原因如此。

慈禧的真實照片,至今被美國博物館珍藏,原來這才是她的真實面貌 - 天天要聞

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國處於清末時期的落後,思想、文化、科學、技術每一方面的落後,才導致了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連統治者的照片都只能出現在美國博物館。這也是對於我們的警醒,對先進文化科學的學習和鑽研,牢記歷史,讓國家繁榮富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碼成語「程姬之疾」的由來——月事、權力與替身的歷史迴響 - 天天要聞

解碼成語「程姬之疾」的由來——月事、權力與替身的歷史迴響

作者:黃申在未央宮靜謐的夜幕下,更漏聲滴答作響,彷彿在輕訴著宮廷歲月的神秘與漫長。漢景帝劉啟輕輕放下手中竹簡,一旁侍從立刻心領神會,恭敬地問道:「陛下,可要召程姬侍寢?」此時,椒房殿內的程姬正對著銅鏡,愁眉緊鎖。毫無預警地,月事突然而至,而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 - 天天要聞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張自忠將軍,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中,他的英勇而壯烈事迹,無不令人動容。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中國的土地。張自忠將軍毫不畏懼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他參與了眾多激烈的戰役,每一場戰鬥都是他英勇
如果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 天天要聞

如果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在這裡,我誠懇向所有讀者(觀眾)道歉,上次講「天水事件疑點重重」的文章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我必須更正,茲事體大,必須用更大的聲量發出!上次我質疑檢測報告中的鉛含量數據不正常,假如是 1340 毫克/公斤的鉛含量,會讓做出來的饅頭「硌牙」,再結合園方動機,我嚴重懷疑添加工業顏料的說法不可信。我承認,當時寫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