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共有4任夫人,他和髮妻羅一秀無子嗣,10個子女都是後來娶的三任妻子所生,其中共有6男4女。
但這些子女中跟著毛主席長大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李訥四個人,其餘的子女不是夭折就是丟失。
目前為止,眾人所知的是毛主席還在世的子女只有李敏和李訥兩個人,李敏也一直被很多人認為是毛主席的長女,其實不然。
毛主席真正的長女叫毛金花,這是毛主席和妻子賀子珍的第一個孩子,但這個孩子從小流落民間,現正在算來如果沒有去世的話,也已93歲高齡。
那毛金花為什麼沒有和親生父母團聚?她當初又為什麼會流落民間?
「丟失」的長女
1927年9月,毛主席和盧德銘在湖南領導的秋收起義失敗,毛主席當機立斷決定帶領起義部隊向江西井岡山進軍。
與此同時,18歲的賀子珍和哥哥賀敏學在組織參與永新暴動後已經先毛主席一步來到了井岡山。
當時井岡山還沒有共產黨駐軍,賀敏學他們是最早上井岡山的一批人,賀子珍更是井岡山的第一個女共產黨員。
他們到達井岡山不久後,毛主席一行人才帶著部隊來到此地,賀子珍隨後就被派到了毛主席身邊當他的秘書。
因為倆人經常在工作中頻繁接觸,一來二去的就確定了關係,1928年5月,35歲的毛主席在井岡山娶了19歲的賀子珍。
成婚的第二年,因為革命工作需要,懷有身孕的賀子珍跟著毛主席離開井岡山南下閩西地區,準備開闢新的根據地。
途中行至福建龍岩時,賀子珍在當地的教會醫院生下了她和毛主席的第一個孩子——長女毛金花。
但不巧是毛金花出生的時候,毛主席和朱德等人在龍岩領導的革命運動也正鬧得如火如荼,處在革命的激戰時期。
而隨著紅軍的革命勢力不斷在各方相繼崛起,國民黨軍隊更是頻頻對他們發起圍剿行動。
在這種情況危急的時刻,毛金花這個剛出生的嬰兒肯定不適合跟著紅軍三番五次地轉移陣地。
多方考慮之下,毛主席只能狠心告訴賀子珍:「我們現在要把孩子寄養出去,之後再接她回來。」
賀子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深知搞革命就一定會有犧牲,所以她心中雖有太多的不舍但還是明事理地答應了下來。
賀子珍知道不能帶走女兒後,當即就找上了中共閩西特委書記鄧子恢,委託他給自己女兒找一戶好人家。
鄧子恢是龍岩本地人,經過四處打聽,他很快就物色好了一個叫翁清河的補鞋匠來收養毛主席的女兒。
為了讓賀子珍放心,鄧子恢又專門帶著她來到了翁清河家裡考察一番。
賀子珍見到翁清河和他的妻子林大姑之後,言語間感覺夫妻倆都是老實可靠的本分人,隨後就同意將尚在襁褓的女兒放在他們家裡。
臨走時,賀子珍又交給翁清河20塊大洋和一些衣服,再三囑咐他們替自己好好養著這個女兒,翁清河兩口子連聲答應了下來。
賀子珍這才紅著眼睛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女兒,當時的她絕對沒有想到,這是她見到女兒的最後一面。
賀子珍安頓好毛金花之後,很快就跟著紅軍大部隊離開了福建龍岩,此後在鬧革命之餘,毛主席和和賀子珍心中從沒有忘記這個流落在外的長女。
1932年,紅軍再次打回福建的時候,毛主席因軍務纏身便專門委託弟弟毛澤民去帶回自己的女兒毛金花。
可當毛澤民來到翁清河家中時,他並沒有見到自己的小侄女,翁清河只是支支吾吾地告訴他:「孩子得病死了。」
在那個食不果腹的戰爭年代,嬰兒得病後大多是沒法得到治療的,毛澤民沒有懷疑翁清河的話也沒有怪罪他,轉頭趕忙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毛主席。
收到消息的毛主席和賀子珍除了傷心遺憾又能有什麼辦法?他們只能把失女之痛咽進肚子里,打起精神繼續革命鬥爭。
但其實毛主席和賀子珍心中始終對長女存著一絲念想,希望她尚在人世,建國之後,毛主席也一直託人在福建尋找毛金花。
那毛金花是真的死了嗎?
毛金花變成楊月花
當年賀子珍跟隨部隊離開龍岩之後,翁清河只養了毛金花兩三個月心中就泛起了嘀咕,他害怕因為這個紅軍的女兒,國民黨會找自己的麻煩。
翁清河的小心思一動再動,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趁著夜色,翁清河抱起毛金花就出了家門。
來到四處無人的街道上,翁清河順手就將毛金花放到了一家店門口,他自己利索地轉身離開,只留下一陣嬰兒的啼哭聲。
等店家打開門發現了嚎啕大哭的毛金花之後,轉手就將她送給了一個叫翁姑的女人。
翁姑沒養多久又將毛金花賣給了一對夫妻,後來這個男人的妻子死後,毛金花最終被送到了開煤窯的邱應松家裡。
邱應松家裡只有一個兒子,他和妻子邱蘭仔對毛金花這個小女嬰倒是很喜歡,對外一直聲稱這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邱蘭仔還以自己死去前夫的姓給毛金花起了新名字——楊月花。
邱家夫婦對楊月花一直是視如己出,從來沒有虧待她,所以楊月花從小也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身份,她自然也不知曉親生父母還在找她。
1951年建國初期,在政務院內務部長謝覺哉要帶領中央慰問團去往閩西地區之時,毛主席便專門委託他到當地之後打聽打聽女兒毛金花的下落。
可惜最後仍然沒得到什麼有用的消息,但毛主席一直都沒有放棄找女兒。
兩年後,已經在中央工作的鄧子恢要回家鄉龍岩探親,毛主席又再三囑託他:「你回去幫我再打聽一下,看看我那個女兒還在不在。」
鄧子恢是寄養毛金花的經手人,他對這事也很是上心,當即就表示:「主席放心,我回去一定調查清楚。」
鄧子恢和妻子陳蘭回到龍岩一點也沒耽誤就跑到了翁清河家中,可不管鄧子恢怎麼詢問,翁清河一口咬定那孩子已經死了好多年了。
鄧子恢無功而返,毛主席只有心情複雜的感嘆一聲:「可惜啊。」
不久後,翁清河卻接連給毛主席郵了幾封信:以自己生活困難為由向毛主席要錢。
毛主席念著翁清河照顧過自己女兒,還真抽空找到鄧子恢並給了他300塊錢,由他寄給翁清河。
與此同時,在福建龍岩解放後,20出頭的楊月花就一直在當地參加革命工作,先後擔任居委會治安委員、婦女主任,後因工作表現優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期間,楊月花還和在縣糧食局工作的鄭煥章組建了小家庭,二人婚後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子女,生活的既幸福又安穩。
直到1963年,一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在龍岩縣盛大舉辦,楊月花作為共產黨員積極動員自己的舅母鄭秋地說說新舊社會的對比。
鄭秋地隨即就把自己在解放前被迫扔掉女兒的事情說了出來,說到動情處,鄭秋地順嘴又告訴楊月花:「你是從老紅軍那抱來的孩子。」
楊月花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得直發愣,腦袋裡卻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哥哥生氣時罵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孩子。
楊月花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誰的孩子,她拿起紙和筆,一封信就寄給了龍岩專署副專員吳潮芳,請求政府幫她尋找親生父母。
吳潮芳曾經受過鄧子恢委託查找毛主席的女兒,如今接到楊月花的尋親信,馬上就向福建省省長魏金水作了彙報,魏省長對此很是重視。
1964年1月17日,魏金水想方設法召集到了楊月花養母和翁清河等和此事密切相關的人談話。
期間,翁清河明確承認了:「楊月花就是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女兒。」
有了翁清河這個當事人的證明,楊月花的身份本應該很容易就得到證實,但偏偏事不如人意。
難以相認的親人
僅僅一天的時間,翁清河又反口說:「楊月花不是毛金花。」那他為什麼會出爾反爾?
翁清河的女兒翁椿木和女婿蘇仁鴻後來有提到過,翁清河當初在確定楊月花的身份後曾上門找她要錢。
可楊月花家裡有老人有小孩,手頭並不寬裕,沒拿到錢的翁清河轉頭就改口說毛金花已經死了。
況且翁清河知道,一旦他承認楊月花就是毛金花,他便是遺棄主席女兒的罪人,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不想干。
而他的臨時變卦直接讓縣委的調查沒有了頭緒,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楊月花的身份也難以確定下來。
不久後,隨著國內局勢的變化,楊月花認親的事情就此被徹底擱置,楊月花為此還擔上了「冒充毛主席女兒」的罵名。
楊月花被鬧得苦不堪言時曾先後幾次給鄧小平、朱德等人寫信,要求落實她的身世情況,得到的回復都是:「靜候處理。」
直到1971年,一個老紅軍羅萬昌回到老家龍岩時,這件事才有了一點進展。
羅萬昌的老上級正是賀子珍的親哥哥賀敏學,他回家聽到有關楊月花的風言風語後,立刻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賀敏學。
賀敏學隨即委託羅萬昌和另一位老紅軍張華南密切調查此事,1973年,賀敏學拿到了一份關於楊月花的詳細調查報告。
看著這份報告,賀敏學就已經確定了楊月花是自己的外甥女,趁著去北京開會的機會,他又趕忙這份調查報告交給了周恩來總理,請他帶給毛主席。
毛主席知道有望找到長女時非常高興,馬上就指示賀敏學將楊月花帶到北京見一面。
可過了一夜之後,毛主席不知為何就對楊月花就變了態度,稱:「從民間來還是回到民間吧。」
毛主席不打算見楊月花,但在周總理的許可下,毛主席的侄媳婦周劍霞還是專門見了賀子珍一面,從她口中了解到毛金花的右膝蓋有兩顆小痣。
知道這個特徵後,周劍霞才來到龍岩見到了楊月花,發現她的右膝上還真有黑痣,短短几天的相處下,周劍霞看著楊月花也很像毛主席和賀子珍。
經過周劍霞的一輪鑒定,眾人對楊月花的身份更是信了幾分,組織隨後便安排她先去看望賀子珍,但沒想到楊月花到上海後一直都沒有見賀子珍的機會。
楊月花一行人無奈轉頭來到福州賀敏學家中,賀敏學見到楊月花的第一面就親口認下了這個外甥女,此後就一直以舅舅自稱,這點也得到了賀敏學女兒賀小平的證實。
後來在組織的安排下,楊月花和丈夫還是來到了北京,想要見毛主席一面,但一番周折下他們始終都沒見到毛主席的身影,反而被要求:立刻離開北京。
經此一行,吃了閉門羹的楊月花再也沒去過北京。
賀子珍倒是真心實意的想見見這個女兒,但她身體一直不好,再加上種種原因,賀子珍直到離世都沒見到楊月花。
楊月花最後唯獨和賀敏學這個舅舅來往比較密切,賀敏學私下會見好友時都是稱楊月花是妹妹賀子珍的長女毛金花。
晚年的賀敏學也常去看望楊月花一家人,就像他當初給楊月花承諾過的:「別人不認你,賀家認。」
由此,楊月花對賀敏學的感情自是深厚幾分,1988年賀敏學離世時,楊月花還專門帶著兒女趕去參加了他的追悼會。
至於認親的事,楊月花是徹底淡了心思,1993年,開國上將肖克去看楊月花時曾提議:「月花,你應該姓毛。」
楊月花卻道:「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改它幹什麼。」除了是嫌改名字麻煩,她心中到底是有些委屈的。
結語
毛主席曾說過:「幹革命是造福下一代,但為了革命,我們又不得不丟下自己的下一代。」這句話在他們這些老革命家身上體現的是淋漓盡致。
他們的子女有的是夭折,有的是丟失,有的是和父親聚少離多,彭德懷元帥和周總理為了革命更是一生都沒有子女。
而毛主席和賀子珍共育有三子三女,暫且不算楊月花,因為多年的革命,他們唯一存活下來的子女就只有李敏一人。
楊月花這個疑似親女兒的人最後也因為種種因素沒能和毛主席、賀子珍見上一面,只能說是造化弄人。
但好在她的身份得到了賀子珍哥哥賀敏學以及其他人的承認,這也算是毛主席和賀子珍變相地肯定了她的身份。